視頻標簽:木瓜恰恰恰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唱歌課《木瓜恰恰恰》江蘇省 - 鹽城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木瓜恰恰恰》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學唱歌曲《木瓜恰恰恰》 教學目標:
1.學生能在聆聽音樂中用自己喜歡的動作表現XX X節奏,能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2.在聆聽、對比、模唱、學唱的過程中準確的演唱歌曲,表現印尼歌曲歡快、熱情的風格特點。
3.了解一些相關文化.學生喜歡投入到音樂活動中,能用歡快活潑的情緒,有表情地、自信地、完整地演唱歌曲。 教學重點:把握印尼歌曲的風格,準確的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
1. 歌曲中同音反復的旋律。
2. 正確地演唱《木瓜恰恰恰》的弱起小節和切分節奏 教具:
多媒體、鋼琴、打擊樂器、木瓜、豎笛 一、聽音樂,感受音樂風格。 1、聽音樂,感受歌曲情緒和特點
師:這節課我們先來聽一段音樂,聽一聽這段音樂能帶給你什么樣的感受?
有什么特點?(引導學生聽辨。)
師:你們聽出來了嗎,哪最有特點呢?是什么樣的聲音在反復出現呢?
(生略)
2、特點節奏的情緒、出現的位置以及“恰恰恰”的模仿
師:這個節奏是輕快的,還是笨重的?出現在每個樂句的什么地方? 3、師:你覺得這個沙沙沙的聲音像什么打擊樂器的聲音啊? (沙錘)拿起你們課前自制的小樂器就在剛才沙沙沙的地方我們試著為它伴奏,仔細聽好音樂。 (學生隨著音樂用打擊樂器伴奏。)
師:我覺得同學們做的真好,動作非常輕巧,小沙錘加的也比較準備! 4、師:這會兒請大家仔細聽,劉老師隨著音樂加了什么襯詞?
(師隨音樂在每句末尾XX X節奏處輕巧的說出“恰恰恰”(輕聲說)。)
師:聽出來了嗎?這是什么樣的“恰恰恰”我們一起來說一次,有點歡快的情緒,再來一遍,嘴角翹起來笑著說。 能讓自己的聲音像拍皮球一樣輕巧又有彈性嗎?
恰恰是源自古巴的一種民間舞蹈,也是拉丁舞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舞蹈。咱們班有學拉丁舞的同學嗎?
簡介“恰恰恰”指明同學表演恰恰恰舞。
2
7、師:發現了嗎?恰恰主要是胯部的節奏運動,讓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看誰的動作能合上音樂的感覺,聽聽誰的恰恰恰唱的最準確。
表揚:同學們動作做得很好
8、分析B段情緒、節奏、音高、體驗
師:我覺得同學們非常聰明,這回你們來唱恰恰恰,我來加上另一段旋律。聽一聽這段旋律是輕快的?還是優美的?
(播放音樂,教師在長音處邊唱邊加上舞蹈動作。)
師:這段旋律有幾個樂句?大家仔細聽,他們的音高是否相同?師彈琴,手勢
師:大家發現了,這兩句旋律是相同的,讓我們一起隨著琴來感受一下這段旋律的變化。
9、師:覺得大家唱得非常好,剛才我們說這段旋律是優美的,這回請大家唱,我來做動作,注意觀察我的動作是怎樣隨著你們的歌聲而變化的。
10、師:剛才這段音樂中不但有輕巧的“恰恰恰”還有非常連貫的優美的“嗨”這個音。現在就讓我們一起用聲音和動作完整的來表現這段音樂吧! (師生共舞,完整的感受音樂。)邀請學生 二、導入情境,學習歌曲 1、范唱,引出是賣水果的歌曲。
師:這么豐富的音樂讓我們太高興了。今天我還給大家帶來了一種水果,
想不想看,那你們先閉上眼睛,看――(神秘的拿出木瓜。) 師:這是什么水果啊?
師:它到底是不是木瓜呢?味道怎樣呢?價格是貴還是便宜呢,就請大家在我的歌聲中尋找答案吧!
師:這是木瓜,說說看它的味道怎么樣?價格呢---兩毛六還是一毛三。 師:那么我剛才在歌聲中干什么呢?
師:喔,你們猜對了,我在賣水果。我的水果很多,但主打產品是――木瓜。今天我們就要在這首好聽的歌曲中賣水果。那么這首歌的名字叫什么呢?我們一起來看看——《木瓜恰恰恰》。齊讀:情緒(出示課題)
2、簡介印尼(地理位置,千島之國、火山之國、旅游圣地、風情、音樂)
學生分享課前搜集到的關于印尼的資料。
師:大家看——木瓜長在什么地方?(出示木瓜樹圖片) 生:樹上
師:主要產地是哪兒呢?(出示地圖)
師:木瓜主要產自印度尼西亞。印度尼西亞簡稱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群
島國家,被人們稱為――(生略)。那里的火山十分活躍,所以又被人們稱為――(生略)。印尼最富盛名的旅游勝地是“巴厘島”。因為那
3
里風景如畫、四季如春,所以又有神仙島、花之島、天堂島的美稱。那里的房子和我們的也不一樣,它的房頂是彎彎的、尖尖的,像牛角一樣。來看一看我們的同齡人,可愛的印尼小朋友他們的膚色怎樣呢?(黑)因為太陽總曬總曬就把他們給曬黑了,再來看一看,頭頂物品的印尼婦女,她們厲害嗎?東西不是用手拿的而是用頭頂的。再看看印尼姑娘漂亮的服飾和翩翩的舞姿,還有他們甜美的歌聲。
4、學習第一部分歌曲
(1)讓我們看一看這段旋律的簡譜,仔細聽旋律錄音,思考:這段旋律有幾個樂句構成?他們的節奏有什么特點?(節奏相同,弱起)跟琴齊唱一遍曲譜
(2)現在試一試把這段旋律用豎笛跟老師合作吹奏出來。吹奏時要注意,這
里還有休止符,把它停住。(曲譜相同的學生吹奏,不同的老師吹奏) (3)學唱第一部分歌詞
師:聽!水果市場里傳來了賣木瓜的歌聲(教師范唱第一段歌詞)。 a學生自己唱,表揚學生:唱的不錯!(唱兩遍) b再來試一次,讓我們的聲音輕巧清脆些,情緒再歡快些。 5、學習B段歌曲
⑴、切分節奏的學習
師:聽著同學們歡快的歌聲啊,老師仿佛看到了賣瓜人,樂滋滋的樣子,瞧,他已經把水果攤擺好,準備叫賣了,這么多的水果,誰來替他吆喝吆喝,招呼一下客人呢。
咱們一起來聽聽賣瓜人是怎么吆喝的,他的吆喝聲跟我們有什么不一樣?
咱們再來聽聽他是以什么節奏來吆喝的。(切分節奏)這個節奏好聽吧,咱們也學著他吆喝,我來起,師生合作吆喝,恩,不錯,我們吸引十個人來了,再熱情點,現在我們的客人越來越多了。 (2)范唱B段旋律
這賣瓜人為了招攬更多的顧客,他把這些水果譜成了曲......咱們一起來
聽聽賣瓜人熱情的歌聲吧
(3)、生慢速隨琴填唱歌詞,不唱襯詞。
唱完后師總結:想一想,我們現在已經在水果市場了,看著自己挑來的一擔擔又香又甜的水果,你們的心情是怎樣的呢?非常得意的心情用你的聲音來告訴我。
6、完整演唱歌曲 (1) 提示反復記號
聽到你們的歌聲我太有信心了,不過老師有個友情提醒,這里有一個記號,你還認識嗎?
4
(2)指明同學演唱第二段歌詞
第二段是介紹木瓜的,我想請一個同學拿著木瓜唱著介紹一下呢 ⑶、完整齊唱歌曲
我們現在就一起去賣水果啦,跟著我的琴聲出發吧,記住我們可是用歌聲去推銷水果哦。演唱時能再熱情一點好嗎?速度再稍快一點?
高興,生用稍快的速度熱情的聲音演唱全曲。 (4)給B段加入二聲部伴唱
我們的水果又大又好,我覺得你們的歌聲更好,吸引了很多的顧客來,是不是感覺特高興呢!這么高興的心情我想用一段歌聲來表達,我們一起來聽聽,這個歌聲你一點都不陌生,(快來吧,我的水果可好啦,) (5)這段是招呼客人來的,我們一起來熱情地試試吧 (6)學生分組演唱整首歌曲。
來了這么多客人我們都忙不過來了,現在我們分工,一部分同學招呼客人來,一部分同學介紹水果。(播放伴奏音樂)
(7)我們唱得真好,現在水果市場里熱鬧極了,有輕巧的恰恰恰,有介紹水果的,有招呼客人的,現在我們來合作一下,誰愿意來賣水果介紹水果,誰來唱恰恰恰和招呼客人。我們來完整地感受一次!
你們如此熱情,如果我是顧客,我一定非常愿意來, 三、 拓展資料鞏固歌曲
師:你們看,他們是誰啊?生:印尼水果市場里賣水果的,他們很開心,露出了白白的牙齒。讓我們一起走進印度尼西亞,去傾聽印尼姑娘賣水果時歡快特別的歌聲吧!印尼姑娘是用印尼語言唱的,大家聽聽印尼語中的“木瓜”是怎么說的!
師:聽出來了嗎?印尼語的木瓜怎么說的呀,大點聲說:“巴巴呀” 我們一會兒就要去賣水果了?那么在水果市場里,我們怎么喊?生: 齊說:巴巴呀!再來一次:巴巴呀
那我們也要加入到他們的隊伍中,一起去賣水果。剛才我們已經有了明確的分工,現在我們來合作一次,如果我們的水果賣得好,我們最后就喊起:生:巴巴呀。(起立)
師:來吧,現在你的那個位置就是你的水果攤兒,(師拿木瓜)我也不能閑著,我也來叫賣。
四、課堂小結
我們的“巴巴呀”已經賣光了,你們真了不起,從歌聲中,老師充分感受了你們的熱情,讓我們再次唱響《木瓜恰恰恰》,在它輕快優美的旋律中結束今天的音樂旅程吧!
Papaya mangga pisang jambu, dibawa dari pasar minggu. Disana banyak penjualnya, dikota banyak pembelinya.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