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維也納的音樂鐘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音樂人音版三年級上冊第7課聆聽維也納的音樂鐘-浙江省 - 金華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教材
人音版《音樂》第五冊,第七單元
3教材分析
本曲是匈牙利作曲家柯達伊(1882~1967)所作的管弦樂組曲《哈里•亞諾什》中的第二段。組曲就是根據作曲家自己創作的歌唱劇《五個冒險故事》的主題音樂改編的。《維也納的音樂鐘》描寫哈里從戰場上歸來,美麗的公主邀請他到維也納宮作客時人們歡迎他的情景。主題共出現四次(每次旋律重復一遍),每次之間穿插有插部(有新的材料),屬于回旋曲式結構。
4學情分析
三年級學生的生活范圍和認知領域較之二年級有了進一步擴展,他們對新知識十分的好奇,能夠較快的掌握教師教授的知識,體驗感受與探索創造的活動能力也不斷增強。在感知音樂節奏和旋律的過程中,能夠初步辨別節拍的強弱,能夠聽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強弱。所以這節課設計了看旋律線模唱主題旋律和合唱二聲部旋律,通過情境的創設使學生更好地參與、合作、探究。三年級的學生還十分的好動,表現欲望較強,對各種音響感到好奇和有趣,能隨著熟悉的樂曲哼唱,或在體態上作出反應,能夠在音樂中初步地把自己的想法表現出來。我設計了參觀歡迎儀式的體驗活動,讓孩子初步了解樂器音色及演奏方式。
5設計理念
音樂是審美的藝術,是情感的藝術。本課從始至終都是在音樂審美之中度過,以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本課的音樂知識不是割裂開來傳授的,它始終與音樂是一體的,始終是在音樂審美之中來進行音樂知識的滲透。通過體驗(演唱主題音樂、畫旋律線)、模仿(相互模仿主題音樂形象)、合作(分角色表演)來探究主題音樂的旋律走向、速度快慢,從而在美的情境中愉悅地學會了主題旋律的演唱。教學中在充分聆聽音樂的基礎上,積極鼓勵學生參與音樂實踐(分組或單獨表演,)激勵學生進行音樂表現,用表演的形式表現自己對音樂情緒、情感的理解與感受,對回旋曲式的理解和領悟,鼓勵學生創造性地表達對音樂的領悟。從而培養學生聆聽音樂的良好習慣和樂于聽賞音樂的興趣。
6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作品的欣賞,感受樂曲歡快活潑的情緒,能夠初步了解西方音樂文化。
2.過程與方法:通過不同形式的反復聆聽、參與及合作,學會用輕柔的聲音哼唱主題音樂,并樂于參與音樂表演,能夠用肢體動作表達對音樂的感受。
3.知識與技能:通過對樂曲的整體感知,初步了解回旋曲式,初步感受和辨別幾種樂器的音色。
7教學重點
課堂圍繞“鐘聲”這一主題,從聽、唱、畫、演、創等音樂活動中感受和體驗美妙的“鐘聲”音樂,并能聽辨出主題音樂和插部。
8教學難點
初步了解回旋式曲式。
9教學媒體
鋼琴、多媒體教學系統、教學課件、頭飾、鋁板琴
10教學過程
10.1第一學時
10.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故事導入——走進維也納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故事,故事發生在維也納這個美麗的城市,這個城市三面環山,有一條美麗的多瑙河從中間穿過。這還是一個音樂之都,許多的音樂家像貝多芬、莫扎特、海頓都曾經在這個音樂王國里面創造出許多舉世聞名的樂章,瞧!連這里的鐘也很特別!
1.播放音樂鐘的聲音,學生聆聽后描述鐘聲的特點。(清脆的、神奇的......)
2.引導學生為鐘取名字,出示課題——《維也納的音樂鐘》
(設計意圖:通過故事導入,讓學生對音樂之都維也納有初步的了解,激發學生對維也納的向往并對本樂曲產生學習的興趣和愿望。)
活動2【講授】故事發生——初聽音樂
師:今天,維也納城堡里正在舉行歡慶,歡迎一位英雄的回來,他的名字叫哈里,他不是哈利波特,他是哈里•亞諾什。據說哈里剛剛從戰場上歸來,那是凱旋而歸,全城的老百姓們都聽到了關于他的許多故事,所以大家都來歡迎他,連我們維也納里面的音樂鐘看到哈里到來也歡快地唱起了歌。讓咱們一起去聽聽它唱了一首怎樣的歌呢,給你什么感受?
1.聆聽主題音樂:
(1)播放《維也納的音樂鐘》的主題旋律,學生說說不同的感受。(快樂的、美妙的......)
(2)再次聆聽主題旋律,聽辨主要演奏樂器。(黑管)
2.學唱主題音樂:
師:敵人在戰場上聽到黑管演奏出這么神奇而又美妙的音樂都驚呆了。聽說,這個哈里英雄在戰場上打敗了一個七個頭的怪物和一支拿破侖軍隊。天哪!太不可思議了!難怪音樂鐘都要來歡迎他,那同學們想不想去一起歡迎這位英雄?首先要學會歡迎儀式!
(1)播放主題音樂,畫旋律線。
(2)教師彈奏主題旋律,學生用“當”哼唱。
(3)出示雙聲部,二聲部在每個小節強拍唱“叮”。
(4)分聲部演唱主題音樂。
(設計意圖: 這一部分主要是讓學生記憶《維也納的音樂鐘》的主題旋律,在重復多遍的主題音樂中通過聽辨樂器、哼唱、畫旋律線、二聲部演唱等多變的活動,讓學生潛移默化地記憶主題旋律,為后面學習回旋曲式作好鋪墊。)
活動3【講授】故事繼續——角色扮演
1.揭示課題,初聽作品。
師:來,讓咱們一起參加歡迎儀式吧,欣賞管弦樂《維也納的音樂鐘》,當你聽到你所熟悉的音樂時請用手指表示它出現的次數,并隨著音樂舞起來。
(1)初聽《維也納的音樂鐘》,老師引導學生自己聽辨熟悉的音樂旋律并舉手示意。
問:你熟悉的那段音樂出現了幾次呢?
(2)小結:樂曲中反復出現的那段熟悉的旋律,就是《維也納的音樂鐘》的主題音樂。大家有沒有發現,剛剛的音樂中,除了音樂鐘的主題外,還有其他的聲音,我們一起來聽聽,你聽到了什么樂器的聲音?
(設計意圖:完整聆聽全曲,感受主題音樂的反復出現,做好回旋曲式的鋪墊)
2.分段欣賞
分別播放三段音樂,PPT出示三件樂器、卡通圖片,聽辨樂器和人物形象。
(1)第一段:
①初聽,聽辨演奏樂器。(小號)
②再聽,聽辨人物形象并模仿。(士兵,很神氣)
師:同學們是不是感覺小號嘹亮的聲音像戰場上士兵沖鋒時的沖鋒號?那士兵是怎么樣的?誰能來模仿一下?咱們一起來像一個神氣的士兵和著音樂走一走。(請一位同學模仿,并帶領大家律動)
(2)第二段:
①初聽,聽辨演奏樂器。(圓號)
問:這段音樂和前面的相比較音高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由什么樂器演奏?
②再聽,聽辨人物形象并模仿。(國王,沉穩、低沉)
師:圓圓肚子的圓號,就像胖胖的國王。讓我們也來學學國王走路,和著音樂一起來。 (請一位同學模仿,并帶領大家律動)
(3)第三段:
①初聽,畫旋律線,感受旋律。
師:那第三段肯定就是美麗溫柔的公主了,咱們來聽聽看,公主的旋律如果畫畫旋律線,想想會是怎樣的?
②再聽,聽辨人物形象并模仿。(公主,溫柔、美麗……)
師:小提琴演奏的旋律像波浪一樣很柔和,就像美麗的公主在舞蹈。來吧,小公主們,大家一起來合著音樂蹈。(請一位同學模仿,并帶領大家律動)
(設計意圖:通過分段探究樂器音色,讓學生能夠把握音樂形象,并認識小號、圓號、小提琴形狀,了解其音色,引導學生關注音樂,探究音樂要素及內涵,養成良好的聆聽習慣。)
3.角色扮演——復聽全曲
師:全城的人都來迎接這個英雄了,下面老師請幾位同學來扮演一下這些人物(分角色戴好頭飾),當你聽到屬于你的音樂時就舞起來。其他同學也有任務喲,請大家用小腦袋記一記,小演員們的出場順序是怎樣的?
(設計意圖:從體驗活動基礎上過渡到理論學習:回旋曲式,符合小學生的認知規律。)
活動4【活動】故事高潮——拓展表演
1.講解“回旋曲”
師:出場順序是怎樣的?
音樂鐘——士兵——音樂鐘——國王——音樂鐘——公主——音樂鐘
師:你看到了什么規律? (出示圖譜)我用鈴鐺來代表音樂鐘,士兵、國王、公主分別代表三段不同的音樂,像這樣的主題音樂間隔出現,不同的音樂穿插在當中的曲式,我們就叫做“回旋曲”。
2.全曲聆聽,對主題及插部音樂進行表現。(按角色分組表演)
(設計意圖:借助有效的圖形譜,讓學生在自我發現、理解的基礎上來認識回旋曲的曲式結構特點。學生通過對音樂的理解表現在動作和歌唱中,也是檢測整節課教學目標完成情況,使整節課達到高潮。)
活動5【活動】故事結束
1.小結
師:維也納的英雄歸來了,歡迎儀式也結束。那么故事也告一個段落。你知道給這個維也納音樂鐘賦予生命的是誰呢?他就是匈牙利的音樂家——柯達伊。說起這個柯達伊,可是位偉大的音樂教育家,咱們之前學過的柯爾文手勢就是由柯達伊發明的……讓我們就住這位偉大的音樂家,教育家柯伊達,也讓我們記住這個美妙的《維也納音樂鐘》。
2.全體表演,在音樂中結束課堂。
(設計意圖:課堂小結中介紹作曲家,使學生在各種體驗探究后對樂曲有更深層次的了解;再次聆聽全曲,讓學生們都能參與到每一個角色的扮演中,并且結合二聲部演唱,為樂曲增添色彩。)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