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打起手鼓唱起歌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音樂人音版五年級下冊音樂欣賞課《打起手鼓唱起歌》遼寧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打起手鼓唱起歌》
一、 教學目標
1. 通過聆聽、體驗、表現音樂作品中展現的美好生活與喜悅,感受新疆風格音樂的韻律及特點。
2.通過聆聽歌曲,感受“女中音”低沉、渾厚、委婉嫵媚的音色特點,培養學生鑒賞能力和審美能力。
3.運用課堂小樂器、舞蹈動作,深入體會音樂,表現歌曲的結構和風格。 二、 教材分析
《打起手鼓唱起歌》這首富有濃郁新疆特色和歌頌少數民族新生活的獨唱歌曲,由韓偉作詞,施光南作曲。歌詞樸實生動,以一位騎馬打鼓的歌手為主人公,通過歌手對沿途風光的歌唱,為人們展現了一幅美好生活的動感畫卷,表達了人們心中的喜悅與憧憬。
歌曲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由四個樂句組成,旋律富有動感,曲調優美,節奏歡快,歌詞生動地描繪了各族人民生活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第二個部分是一個副歌性質的長句,采用連續密集的節奏音型,旋律明快,歌詞配以新疆特色襯詞“唻唻唻”,抒發了人們熱愛家鄉、建設祖國的一片豪情。全曲通俗易懂,頗有特色,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
三、 學情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在演唱、演奏方面具有基本的音樂素養能力,但是缺乏對欣賞課的學習興趣。本課基于新疆風格的歌曲特點,從聆聽、律動、演唱、演奏多方面調動學生對本課的音樂感知,激發學生對欣賞課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音樂鑒賞能力。 四、 教學重點
通過聆聽歌曲,感受新疆音樂的風格及特點; 通過聆聽歌曲,感知辨別“女中音”演唱音色及特點。 五、 教學難點
通過聆聽、體驗,使學生準確掌握表現新疆音樂的歡快韻律。 六、 教學用具
鋼琴、多媒體課件、豎笛、手鼓、沙錘、民族服飾、民族帽子 七、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師生律動。
1.播放《小巴郎,童年的太陽》歌曲,學生隨教師做音樂律動。 2.師生問好。 (二)新課導入
1.教師:剛才播放的歌曲熟悉嗎?它是那個地方的音樂?
2.教師:這里四季景色綺麗,這里人們能歌善舞。你們看,這位漂亮的新疆歌手迫不及待的要帶領我們走進新疆。 (播放視頻,介紹新疆景色風俗)
3.教師:“手鼓”是新疆維吾爾族的傳統打擊樂器,讓我們跟隨音樂,
一起《打起手鼓唱起歌》吧!
【設計意圖:初步感受新疆音樂,了解新疆風景民俗,為聆聽歌曲做鋪墊】
(三)聆聽與感受
1.聆聽教師范唱,感受歌曲內容及韻律。
教師: 請同學來說一說老師剛才演唱的歌曲節奏是怎樣的?
給你帶來什么感受?
教師:從歌曲中你聆聽到了什么內容?
教師:描寫了一位歌手,騎著馬兒打著手鼓在新疆游歷時對沿途風光的歌頌。
教師:引導學生節奏聆聽、節奏練習。
【設計意圖:通過聆聽,感受新疆音樂典型節奏型及韻律】
2.介紹作曲家施光南。
教師:施光南,作曲家,音樂家。被稱為“時代歌手”,曾獲評“譜寫改革開放贊歌的音樂家”。新中國成立后我國自己培養的新一代作曲家。創作了許多膾炙人口的音樂作品,如歌曲:《搖籃曲》《吐魯番的葡萄熟了》《漓江謠》《在希望的田野上》《打起手鼓唱起歌》。歌劇
音樂《傷逝》,鋼琴協奏曲、弦樂四重奏曲、小提琴獨奏等。 【設計意圖:了解與作品相關的音樂知識,擴寬音樂文化視野】 3.復聽歌曲,感受演唱形式和音色。
教師:觀看歌曲視頻,聆聽這位歌手演唱的音色具有什么特點?
給你帶來什么感受?
4.介紹“女中音”、梳理演唱形式和人聲的分類。 (1)介紹“女中音”,聆聽代表歌手演唱。 (2)梳理演唱方法及人聲分類。
(3)人聲分類聆聽選擇題,對比感受不同人聲種類音樂效果的不同。 【設計意圖:通過對比聆聽、梳理,建立“女中音”聲音概念,解決本課重點內容】
5.聆聽歌曲第二段,感受歌曲結構。 教師:歌曲分為幾個部分?
在旋律方面有什么特點?
教師:閱讀歌詞,感受不同樂段表達了什么情感?
教師: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由四個樂句組成,旋律優美歡快,描繪了新疆美麗景色和各族人民生活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第二部分副歌性質的長句,旋律明快,歌詞具有濃郁的新疆襯詞,抒發了人們熱愛家鄉、建設祖國的一片豪情。
【設計意圖:采用分段聆聽,感受歌曲的層次和轉合,細致地感受歌曲表達的意境】 6.傾情演唱
(1)演唱歌曲A樂段歌詞。
教師:經過多次的聆聽,已經有同學迫不及待的想要一展歌喉了。跟隨鋼琴演唱A樂段的三段歌詞。
教師:提示弱起小節、變換拍子。指導學生充滿情感演唱。 【設計意圖:通過演唱A樂段歌詞,體驗歌曲中描繪的新疆美景和各族人民幸福生活的景象】 7.巧用樂器,奏響課堂。
(1)豎笛吹奏,為B樂段旋律伴奏。 教師:示范吹奏。 學生:豎笛練習、吹奏。 (2)鈴鼓伴奏,增添歌曲新疆韻味。
【設計意圖:豎笛輔助感受“副歌”旋律,手鼓伴奏增強學習興趣,增加樂曲新疆韻味,提升學生音樂實踐能力。】 (四)擴展活動,樂舞繽紛。
(1)新疆舞蹈動作教授。男生女生互動配合。
(2)天山腳下篝火晚會,盛裝出席,打起手鼓載歌載舞。
【設計意圖:用肢體舞動音樂,深入體驗新疆能歌善舞的地域氛圍,
升華課堂學習氛圍,鞏固課堂知識】 (五)教師總結,下課。
教師:今天的音樂課,我們跟隨“女中音”歌唱家關牧村一起走進大美新疆,聆聽到來自“女中音”歌唱家渾厚、委婉的歌聲,領略了新疆的無限風光,感受到了新疆人民的熱情好客。通過這節聆聽課,希望同學們學會用欣賞的眼光聆聽身邊的音樂,品味音樂中的文化內涵。期待同學們在生活中發生更多美妙的音樂! 同學們,再見。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