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幸福的歌,快樂的羅嗦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音版二年級上冊第2課幸福的歌聆聽《快樂的羅嗦》山西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音版二年級上冊第2課幸福的歌聆聽《快樂的羅嗦》山西省 - 太原
課 時 教 學 設 計
授課時間: 年 月 日
課題 快樂的羅嗦 課型 欣賞課 第幾課時 第二課時
教 學 目 標
1.通過聆聽《快樂的羅嗦》,用筷子感受樂曲歡快的情緒,體會彝族音樂熱烈的風格。
2.能記住樂曲的主題旋律,通過歌唱、舞蹈、伴奏等形式學習音樂,提高對樂曲的表現力、協作能力和創新能力。 3. 初步感受樂曲的結構,通過對民族彈撥樂知識的學習,增強對民族音樂的熱愛。
重點
難點
重:能哼唱樂曲的主題,用歌唱、舞蹈、伴奏等方式感受
樂曲歡快熱烈的情緒。
難:用筷子表現出樂曲熱烈的情緒,初步感受樂曲的結構。 作品
(譜
例)
分析
1=G 2/4
5 5 3 | 5 5 3 | 3 5 5 1 | 3 — ||
唱起來,跳起來, 大家多愉 快,
1 3 3 2 | 1 2 6 | 6 2 1 6 | 1 1 6 ||
手拉手兒 跳起來,好像花兒朵朵開。
備用 器材 (音響與
樂器) 多媒體課件、鋼琴、筷子等、音叉、鋁板琴
教 學 流 程
教師行為
學生行為 補充設計
一、課前組織
教師彈琴,師生問好歌。 二、導入
律動《彝家娃娃真幸福》,引出阿詩瑪。拿音叉注意音高。 三、新授
1.阿詩瑪會變魔術,出示卡片61235
2.用這幾個音組成一條旋律,唱主題。師拿鋁板琴演奏
3.加入歌詞唱主旋律,熟悉樂曲的主旋律。
4.聽全曲,數一數主題出現的次數?
5.聽A部分,主題旋律有了音區的變化,發生了幾次變化?
6.復聽第一部分,用手的位置來驗證音區發生的變化,邊聽邊思考用哪種形式演奏的樂曲?是吹奏?彈撥?打擊?拉弦的哪一種? (師板書并總結)
7. 師介紹月琴,指明3次音區變化都是由月琴演奏出來的。
8. 學生用筷子為第一部分作伴奏。(師在嘿嘿處加入鈴鼓)
學生聽音樂自由做動作走
進教室唱,問好歌。
學生模仿教師動作,跟隨律動。
1.學生邊唱邊用柯爾文手勢表示。
2.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唱主題,先用du唱,再唱譜子。邊唱邊
聽教師給的雙響筒的節拍。注意唱出2個樂句感。
3.學生唱主題,改變速度唱主題。注意區分大小調色彩。
4.生:主旋律一個出現了10次。 5.3次變化
6.學生用手勢表示主旋律音高的3次變化,同時感受樂曲是用彈撥形式演奏的。
7.學生了解月琴。
8.注意2拍子的強弱規律。師加入嘿嘿吶喊聲,調動氣氛。
學生分三組,一組演唱,一組筷子伴奏,一組吶喊,完整表現第一部分。
教 學 流 程
教師行為 學生行為 補充設計
9. 聽第二部分,邊做動作邊思考師做了幾組動作,感受樂曲相對于剛才那段音樂,強弱規律有什么不一樣?(師總結節拍發聲了變化,由最開始的2拍子變到3拍子又變回2拍子) 10.復聽第二部分,繼續律動感受三拍子重拍,師用串鈴為樂曲伴奏,師簡介第二樂段。點出琵琶演奏。節拍改變,相比前一段更抒情了。
11.聽第三部分,邊聽邊思考,這部分音樂聽過嗎?音樂速度、力度變得怎么了?主旋律出現了幾次?音區又發生了幾次變化? 12. 總結結構,師板書。
13.師簡單介紹彝族火把節和點題講解,引出篝火晚會。
14.篝火晚會開始,完整表現樂曲。 15.知識回顧
16.教師小結,下課。
生先嘗試,用強弱為歌曲做伴奏,并加入身體的律動。學生
練習嘿嘿的伴奏。 9.學生模仿教師的動作,做了2組動作,注意動作2是三拍子的拍手,肩肩的律動感。
10.學生聆聽第二部分,用手肩肩的方式感受樂曲3拍子。 11.學生邊聽邊思考邊用手表
示,樂曲速度變快了,力度變強了。主旋律
出現了2次,發生了2次音區的變化。
12.生看黑板自己總結樂曲結
構。 13.學生仔細聆聽教師的介紹。
14.學生完整表現整首樂曲,一部分分三組,演唱、演奏、吶喊組。第二部分用三拍子動作表現,學生跟隨教師學跳幾個動作,用熱情的舞蹈表現第三樂段。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