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磨課,草原就是,我的家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磨課 草原就是我的家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磨課 草原就是我的家
有趣 有情 有效
——《草原就是我的家》磨課歷程
《音樂課程標準》指出:音樂課應充分發揮音樂藝術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學階段,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審美心理特征,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就要求我們音樂教學具有很強的趣味性,并將趣味性和思想性、知識性有機地結合起來。
《草原就是我的家》這堂課正是以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體現了音樂教學的趣味性,同時注重學生情感體驗與知識技能的學習,突出了音樂本體和學生主體。具體表現為通過體驗、模仿、探究、合作等教學過程和方法,師生間、生生間的交互學習,情境式的教學,促成師生共同體驗、發現、創造、表現和享受音樂的美。
1.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本課緊緊圍繞“草原”二字創設情境,如小馬在草原上散步、奔跑,觀賞草原上的藍天白云,感受草原上微風陣陣,贊美草原、歌唱草原、告別草原。通過這一系列的情境創設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展開感知旋律、模唱旋律、朗讀歌詞、學唱歌詞等實踐活動。
比如感知旋律環節,先是采用了打響舌和敲雙響筒模仿馬蹄聲用聲響創設情境;之后通過“小馬散步”和“小馬跑步”用表演創設情境,再通過兩個大組用筷子敲節奏的方式表現“小馬散步”和“小馬跑步”再次用聲響創設情境,學生對歌曲旋律的速度、情緒等的感知和理解在聽聽、拍拍、走走、演演等有趣的活動中自然地完成了。
2.注重知識技能的趣味性滲透。
音樂知識的學習與技能的運用應結合多種形式的音樂活動充分地展開,讓學生通過親自參與和體驗來理解和掌握。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更是如此。
比如,在本課的模唱旋律環節安排了“聆聽老師模唱微風的聲音、用線條把風聲畫出來、唱唱連貫優美的風聲和短促有力的風聲、完整模唱歌曲旋律”等活動,指導并訓練學生歌唱時正確的演唱姿勢、呼吸方法和發聲方法。在演唱連音的時候啟發學生“想象自己的聲音從圓圓的小孔中穿過去”,做到輕聲歌唱、氣息連貫;在演唱非連音的時候采用“把長長的聲音剪成一小段一小段,誰來唱唱這樣的風聲”的方式,讓學生領會非連音要唱得短促。這些方法符合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學生很容易領悟。
3.注重音樂對學生的情感教育。
教師引導學生通過音樂實踐深入體會和感悟作品所承載的情感信息,喚起他們的情感體驗,表現作品的美,使學生的自然情感獲得升華,情感世界得到豐富和完善。比如本課的朗讀歌詞環節,讓學生在“用一個詞、一句話描繪大草原”的基礎上通過“聆聽老師朗讀、集體朗讀、個別朗讀、小群體朗讀、再次集體朗讀”多種朗讀形式,并結合評價語言的引導一次次激發孩子們的情感,自然流露并抒發出對草原的喜愛和贊美。
4. 突出師生間、生生間在音樂審美活動中的相互融合。
在教學中,教師與學生融為一體,比如老師與學生一起學小馬走走、跑跑,小老師和老師共同帶領同學合作,師生表演唱交流等,師生共同體驗、發現、創造和享受音樂的美所帶來的快樂。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