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聲叮叮當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音版三年級上冊第五冊第七課鐘《聲叮叮當》-廣東省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學唱歌曲《鐘聲叮叮當》,學生能感受不一樣的鐘聲形象,喚起心底無限的遐想,在美妙的音樂中激發出學習音樂的熱情和興趣。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聲音練習、聆聽歌曲、學唱歌曲以及游戲中的二聲部和歌曲創作等學習,學生能夠潛移默化地感受音樂、學習音樂和認識固定低音的的二聲部合唱。
3、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對歌曲的模唱與學唱,初步學唱二聲部歌曲,用自由延長來表現鐘聲越飄越遠,回聲蕩漾的感覺,以流暢帶有起伏的優美聲音演唱歌曲。
2學情分析
1、《鐘聲叮叮當》出自人教版三年級第五冊第七課《鐘聲》第二課,這是一首澳大利亞民歌,曲調短小精悍,旋律優美。歌曲是八六拍,大調式,歌詞“叮叮當”模擬了悠揚的鐘聲仿佛使人聆聽到美妙的鐘聲在空中回蕩。
2、全曲只有兩個樂句,基本節奏型相同,在旋律上,第二樂句是第一樂句下方三度的模進。每個樂句中都有一個四度的音程跳進,在平穩中呈現出起伏,仿佛動聽的鐘聲在不斷敲響。歌曲的合唱聲部只運用了同音的支聲“1”“5”作為襯托,豐滿悅耳的鐘聲效果。
3、三年級上學期的學生:
一、個性差異大,這個階段是形成自信心的關鍵期,有的特別自負,有的特別自卑,由于剛剛從二年級升上來,正處于適應階段,孩子們在慢慢的蛻變,針對這一點本課教學中采用了有效引導的方法,引導學生對“鐘聲”釋放無限的遐想并進行創作,充分發揮出個性差異的優勢之處。
二、情緒不穩定,由于生活經驗不足,易產生不穩定情緒,自我調節能力比較差,壓力得不到釋放,容易使他們心情變差。教師利用故事性教學,讓學生身臨其境地在快樂中感受歌曲、學習歌曲。
三、自控力不強,學生性格中出現明顯的獨立性,教學中利用學生這一點,引導學生自己去聽,自己去想,自己去學全面開發出學生的主動性。
3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感受和表現“鐘聲”,完整準確的演唱歌曲《鐘聲叮叮當》。
教學難點:演唱時能用流動有起伏和諧的演唱二聲部。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準備
多媒體、音樂課件、大鐘、小鐘、卡片頭飾、鋼琴、打擊樂器
4.1.2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聲音練習
復習1 2 3 4 5 6 7音階,柯達伊手勢,提示音高位置
活動2【導入】歌曲導入
1.猜一猜
播放音頻:聽聽老師播放的聲音是什么聲音?
2.看一看
播放PPT:不一樣的鐘聲以及圖片。
提問:你能用不同的聲音模仿鐘聲嗎?
3.唱一唱
用聲音模仿鐘聲
引出“當當當”學習二聲部
4.動一動
用身體動作模仿鐘聲
設計意圖:通過猜、看、唱、動等方式從實際生活切入,發揮想象,自然引入歌曲內容,使課堂氛圍生動有趣、自然和諧。
活動3【講授】聆聽歌曲
初次聆聽
設問: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
介紹歌曲
這是一首澳大利亞民歌,同時也是一首二聲部合唱歌曲。
再次聆聽歌曲
教師鋼琴彈唱表演
節奏游戲
師生合作,拿出碰鈴,師唱生敲
三聽歌曲
設問:歌曲第一聲部有幾段?
學生伴隨老師的琴音優美的擺動身體
拍掌打節奏
設計意圖:結合三年級學情讓學生在快樂的音樂中思考,在思考中感受音樂讓學生初步感受音樂,了解歌曲縱向與橫向的組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活動4【活動】學唱歌曲
1.學唱歌曲第一聲部
教師范唱
跟琴演唱
學生齊唱
2.認識自由延長記號
Ppt播放回聲,敲打擊樂碰鈴來解釋自由延長記號的感受
請學生體會打擊樂器——碰鈴
3.鋼琴教唱第二聲部
彈琴教唱
4.重音記號
5.音樂游戲
老師敲鐘,敲到哪邊,哪邊就發出聲音(分聲部演唱)
設計意圖:師生合作用回聲和碰鈴形象生動的創設情境讓學生認識自由延長記號,解決重難點。
活動5【練習】演唱歌曲
組建小小合唱團
1.分聲部學看指揮
老師指揮,學生演唱
2.提問:第二聲部開頭休止幾拍?
3.二聲部跟伴奏大合唱
4.全體起立合唱歌曲,表演歌曲
活動6【測試】表演歌曲
師生合作演唱
生生合作演唱
器樂伴奏演唱
活動7【作業】小結
談話:今天我們一起翱翔了奇妙的音樂天空,感受了不一樣的鐘聲,同時也喚起了心中無限的遐想,希望同學們能在美妙的音樂中快樂成長!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