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分數初步認識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西師版三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第一課《分數初步認識》貴州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西師版三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第一課《分數初步認識》貴州省優課
“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西師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八單元“分數的初步認識”。
教材分析:
“分數的初步認識” 這一單元教材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一些整數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主要是使學生初步認識分數的含義。這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分數,從整數到分數是學生認識數的概念的一次質的飛躍,因為無論在意義上,還是在讀、寫方法以及計算方法上,它們都有很大的差異。分數概念比較抽象,學生接受起來比較困難,不容易一次學好,所以,現行的小學數學教材,分數的教學分兩次進行。第一次是分數的初步認識,第二次才是系統的學習分數知識。本冊書本單元只是初步認識。認識“幾分之一”又是認識幾分之幾的第一階段,是單元的“核心”,是整個單元的起始課,對學生的后續學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學生以后學習分數、小數等知識以及分數應用題是十分重要的。 因此本節課的小課題“認識幾分之一”。
學情分析:
學生從認識一個物體的幾分之一到認識一些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的幾分之一,是認識分數教學上的一次飛躍,跨度比較大。理解一個物體的幾分之一并不難,理解一個整體的幾分之一對學生來說就不那么容易了。對于三年級孩子來說,由于分的是一些
具象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他們比較關注表示的個數與總個數的關系,而忽略了表示的份數與平均分的份數的關系,因而教學中,要充分考慮知識邏輯的“序”和學生認知的“序”,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一步一個臺階地“拾級而上”。
設計理念: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學生觀察、猜測、實驗、操作、獨立思考與合作的過程。基于這一理念,依據教材,為學生提供大量學習的素材,通過“分一分”、“折一折”、“畫一畫”、“涂一涂”等讓學生在動手活動中體驗、認識分數。
教學目標
1.在活動中感知平均分的含義,初步認識分數。會讀會寫幾分之一,認識分數各部分表示的意思,能用分數表示圖中一份占整體的幾分之一。
2.滲透符號思想,在活動中體驗數學,體味數學的無窮魅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培養學生的觀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并有效地促進個性思維的發展。
教學重點:
1.明確分數產生的意義。
2.認識幾分之一的含義,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 3.會用幾分之一表示簡單圖形的一部分。 教學難點:在頭腦中建立起幾分之一的表象。
教學準備
長方形紙、正方形紙、圓形紙、鉛筆、水彩筆、尺子。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創設分笑臉的情境。
1.把4個笑臉平均分給男女生2個小組,每組得幾個?請用掌聲表示。(拍2下手。)
2.把2個笑臉分給2個小朋友,平均每人得幾個?請拍手。(拍1下手。)
3.還有1個笑臉,平均分給兩個小朋友,每人得幾個?怎么拍手?
(學生自由拍手,說分得半個、一半等。)
師發問:一半、半個該怎么寫呢?請孩子們用你喜歡的方法來表示一塊餅干的一半。
學生自由發揮,師巡視,孩子們可能用不同的方式表示著自己心中的“一半”。
師追問:能用一個數來表示一半嗎? 在情景中自然而然地進入新知識的學習。
【設計意圖:這一情境教學,是在復習“平均分”的基礎上,從每份是整數過渡到每份不是整數,自然引出分數。當平均分的結果不在整數范圍內,讓學生“用一個數來表示半個”,這無疑對學生來說是具有思考性和挑戰性的,制造認知的沖突,從而使他
們產生學習“新數”的強烈愿望,良、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新課教學 1.認識二分之一
教師實際操作:把一個笑臉平均分成兩份(兩個半塊),然后指著半塊餅說:這半個笑臉,你打算用一個什么數表示呢?
學生互相說一說自己的想法。
師:每份是這塊餅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寫作1/2 。過去我們學過的0、1、2、3……都是整數。遇到不夠 1個的情況,就不能用整數表示,在這里我們就需要引進一個新數——分數來表示。
2.讀、寫二分之一
強調把一個餅平均分成兩份,才能用1/2 表示其中的一份。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對比,加深學生對“只有平均分才能產生分數”的理解。】
師示范寫,請同學們伸出小手和老師一起寫。先寫一條小短橫,表示平均分,它的名字叫“分數線”;再寫下面的2,表示平均分成了2份,它的名字叫“分母”;最后寫上面的1,表示其中的1份,它的名字叫“分子”。這個分數“1/2 ”是由1、2和一個短橫合成的一個整體,它是一個分數。也就是說,分數必須含有分數線、分母、分子。這個數讀作“二分之一”。
讓學生簡單歸納分數的寫法。
三、觀察判斷
豐富對1/2的認識,多媒體出示1/2的產生,學生觀察、判斷。
【設計意圖:通過多媒體課件演示“分月餅”的情境,使學生直觀理解1/2的含義。再由實物到圖形,結合學生的動手操作,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加深學生對1/2的理解。】
四、課堂活動
認識其他幾分之一的分數。
教師組織學生活動:拿出紙片通過折、涂、看、說等活動認識其他的分數。再次強調分數的意義。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折、涂、看、說等活動感知幾分之一的含義,同時培養學生的交流意識和動手實踐能力。放手讓學生自主創造分數,順應學生好表現的心理特點,彰顯了學生個性,學生通過活動進一步加深對幾分之一的理解,并在活動中培養了學生創新意識和學習的自信心。】
五、鞏固練習、判斷分數
多媒體出示圖片,學生觀察判斷所表示的分數。
【設計意圖:多種形式的鞏固練習,使學生能在掌握本節課知識目標的同時,形成技能。】
五、課堂小結
平均分是一種常見的數學現象,有時平均分的結果正好是像1、2、3……的數,但常常遇到不夠 1個的情況,就不能用整數表
示,比如這半個餅、半個蘋果、半張紙,還有……,就需要用分數來表示。引導學生自覺對本節課的知識進行梳理,突出重點,再次強調:要得到一個分數必須“平均分”;分的是“誰”,每一份就是“誰”的幾分之一。希望孩子們都有所收獲,在生活中繼續尋找和認識更多的分數!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回顧整理知識,完善知識結構。從課本中學習的分數到尋找身邊的分數,讓數學知識自然回歸到實際生活,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