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什么是面積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數學第五單元面積第1課《什么是面積》陜西省 - 西安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數學第五單元面積第1課《什么是面積》陜西省 - 西安
認識面積
教材分析:
《認識面積》是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本課是在學生認識了平面圖形以及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也是為后續學習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奠定基礎。本課要結合實例直觀認識面積的含義,并經歷比較兩個圖形面積大小的過程,體驗比較策略的多樣性,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發展空間觀念,激發學生興趣。
學情分析:
學生在生活中經常遇到一些與面積有關的問題,但在其觀念中并沒有形成面積的概念。面積對于學生來說,還是比較抽象的概念。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實例,認識面積的含義。
2.經歷比較圖形大小的過程,探索比較圖形大小的方法,積累比較圖形面積的直接經驗。
3.在比較圖形面積大小的過程中養成獨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
重點:結合實例,理解面積的含義。
難點:探索比較兩個圖形面積大小的方法,體驗比較策略的多樣性。
教具準備:
課件 長方體 圓柱
學具準備:
硬幣 小正方形等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我們先來玩一個摸一摸的游戲。 二.結合實例,理解含義 1.摸一摸
摸數學書的封面,練習本的封面,課桌的桌面。(注意指導學生摸的方法) 師:我們摸的都是這些物體的表面。 2.找一找
周圍哪個物體的表面比數學書的封面大? 生: 黑板的面,課桌的面…比數學書的封面大。 周圍哪個物體的表面比數學書的封面小? 生:練習本的封面…比數學書的封面小。 師:我們發現物體的表面有大有小。 小結: 物體的表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 3.理解面積的含義
舉例:數學書封面的大小就是數學書封面的面積。
師:什么是課桌面的面積?什么是黑板面的面積?你還能說出哪個物體表面的面積呢?
4.封閉圖形的面積
(1).出示正方體和圓柱,并讓學生摸一摸。
(2).讓學生說一說摸到的面是什么形狀。(正方形 圓形) (3).借助正方體和圓柱,在黑板上畫正方形和圓形。 指出:像這樣首尾相連,沒有缺口的圖形,就是封閉圖形。 (4). 課件出示圖形,學生判斷哪些圖形是封閉圖形。 (5).請生把黑板上的封閉圖形(正方形、圓形)涂色。 (6).說一說哪個圖形的涂色部分大? (正方形涂色部分大)
師:我們發現封閉圖形也有大小,封閉圖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 揭示面積的含義:物體的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 二.探索比較面積大小的方法
1.比較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課件依次出示四組圖形) 第一組:出示面積差距較大的2個圖形。 讓學生說說是如何比較的。(直觀比較) 第二組:出示面積差距很小的2個圖形, 讓學生說說是如何比較的。(重疊比較)
第三組:出示例題(不能直觀、重疊比較面積的大小) (1).你還能用上面2種方法比較出哪個圖形面積大嗎?(不能)
(2).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借助學具探索比較兩個圖形面積大小的方法,并出示活動要求。
(3).學生匯報比較面積大小的方法。 a.剪拼法
先讓學生在展臺展示自己是如何剪拼的,然后課件演示。 b.擺硬幣 學生展臺展示。 c.擺小方塊
先讓學生在展臺展示自己是如何擺的,然后課件演示。
師:擺小方塊的方法還讓你聯想到什么方法?(引出畫小方格的方法) d.畫小方格
第四組:出示面積相等,但方格數不相等的兩個圖形。 讓學生先數方格子的個數,再重疊比較2個圖形面積的大小。 討論:為什么方格數不相同的2個圖形,面積卻相等。
小結: 用數方格子的方法比較圖形面積大小,方格子的大小一定要統一。 三.鞏固練習
1. 課件出示課本50頁練一練第3題。 用方磚鋪滿空地,哪塊空地用的方磚最少?
師:這個問題可以用數方格子的方法來解決嗎?為什么? 生:可以,因為方格子的大小是統一的。 2. 課件出示課本50頁練一練第4題。
說一說每種顏色圖形的面積等于幾個小方格那么大? 師:這道題沒有方格子,怎么辦? 生:在點子圖上畫方格子。
思考:第2個點子圖,誰可以不用畫方格子得出結果? 3.哪個圖案的面積大?
先數一數2個圖案的面積分別等于多少個方格,再比較2個圖案面積的大小。
4.設計與欣賞
(1).在方格中畫面積等于7個方格的圖案。看誰畫得多。
(2).展示優秀的作品。(體會面積相同的圖形,可以有不同的形狀) 四.知識梳理,總結全課 1.這節課你有哪些新的收獲? 2.教師全課總結。
師:本節課我們知道了什么是面積,學會了比較面積大小的方法,我們今天學習的僅僅是面積知識里的冰山一角,還有許多奧秘等著我們下一步去發現!
板書設計:
認識面積
物體的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
教學反思:
《認識面積》是三年級下冊的教學內容,這一節課主要是幫助學生初步建立面積的概念。而面積概念比較抽象,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為了讓學生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面積”的含義,我從生活入手,讓學生先摸一摸數學書的封面,練習本的封面,課桌的面,再找一找周圍哪個物體的表面比數學書的封面大,哪個物體的表面比數學書的封面小。感知物體的表面有大有小。接著通過摸立體圖形,將摸到的面畫在黑板,再涂色,認識封閉圖形的面積。然后揭示面積的概念。接著出示四組圖形。第一組兩個圖形可以直觀比較出面積大小,第二組兩個圖形通過重疊比較,第三組出示例題,讓學生說說哪個圖形的面積大?哪個圖形的面積小?僅憑直觀有的學生說是正方形面積大,有的說長方形的面積大,有的說相等,重疊后仍然無法確定。引導學生想辦法驗證自己的猜測。一節課在看一看,
比一比,擺一擺,畫一畫等活動中不知不覺結束了。在這節課中教師提供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放手讓學生去自主學習和探究,讓學生經歷了知識形成的全過程,加深了學生對面積含義的理解。
這節課我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充分為學生營造寬松自由的學習氛圍和學習空間,讓學生親身感受、親自動手、親自解決問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參與度。如從學生熟悉的事物引入,摸一摸數學書封面和練習本的封面、課桌的面,再找一找周圍哪個物體的表面比數學書的封面大? 哪個物體的表面比數學書的封面小?然后通過對比較過程的小結來理解面積的含義。
第二、及時地去發現并認可學生思維中閃亮的火花,靈活處理學生的學習反饋,及時調整課堂生成目標,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第三、學習封閉圖形的面積時,先摸立體圖形,再借助立體圖形把摸到的面畫下來,然后進行涂色,理解“封閉圖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最后利用設計與欣賞的活動,體會面積相同的圖形可以有不同的形狀。
第四、比較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大小這一活動有多種比較策略,因此課前準備的比較工具多樣,學生的思維會更寬闊,比較的策略也會更加豐富多樣。 值得深思和改進之處:
1.面積和周長是最容易混淆的概念,應多加辨析,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和應用。 2.有關環節中的問題設計,是否留給學生足夠獨立思考的空間,值得考慮。
評 測 練 習
1.下面哪些圖形可以構成面積?可以的打“√”,不可以的打“×”。
( ) ( ) ( ) ( ) ( ) ( )
2.用鉛筆涂出下面圖形的面積,用紅色彩筆描出周長。
來源:www.bcjy123.com/tiku/
3.選擇題。
(1)物體的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 )。
①長度 ②面積 ③周長來源:www.bcjy123.com/tiku/
(2)下面圖形中,面積最大的是( ),面積最小的是( )。
(3)長方形的大小就是這個長方形的( )。
①周長 ②邊長 ③面積
(4)長方形的面積與三角形的面積比( )。
①長方形面積大 ②三角形面積大 ③無法確定
4.在面積大的圖形右面打“√”。
( )
( )
5.數一數,各占多少方格?來源:www.bcjy123.com/tiku/
( )格 ( )格
6.畫出兩個面積都占9格的圖形。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