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數的認識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北師大版六年級下冊數學總復習《數的認識》福建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北師大版六年級下冊數學總復習《數的認識》福建省優課
北師大版六年級下冊數學總復習《數的認識》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情境中,回顧和整理小學階段所學習的數:整數(包括自然數)、小數、分數,以及正數和負數等、溝通各種數之間的關系,構建數的認識的知識網絡。
2、從現實生活中解決實際問題的需要和數學運算的需要兩個不同的角度體會數的擴充過程,進一步體會數的作用,感受數系擴充的必要性,會用數來表示事物并進行交流。
教學重、難點:回顧數整理小學階段學習的數。 教學過程:
導入:隨著時光的腳步,我們即將小學畢業了,數學的學習也進入了總復習,今天我們要上的就是總復習中的第一課《數的認識》。 一、回顧整理,構建網絡。
1、多媒體出示“數”,師:孩子們,讀一讀這個字。一看到這個字,你們先到了哪一個“數”?
2、師:你們還能說出一些不同類的數嗎?怎么不同了? 3、學生一邊回答,教師做出相應的板書。
4、教師給出自己對數的分類方式。讓孩子們把剛才說出的不同類的數找個“家”。
二、利用數軸,初步認識數與數之間的聯系。
1、遠古時代人們的計數方式。講述“結繩計數”的故事。 2、現代尺子上也有“數”。
3、師:我們能否自己在一根直線上表示“數”呢?
4、讓孩子們操作,在一根直線上表示出“0,1,—1”。并說說:為什么這樣畫,是怎么想的。
5、示范在這根直線上表示出“—2,3,4,5。”并給直線一個箭號。 6、讓孩子嘗試在這根直線上表示出:“—1.5,4
3
,25
3,4.5”各數。 7、說一說,這樣表示的原因。
8、教師出示課本上數的表示示范并適當講解。
三、“數數”,現實生活中解決實際問題的需要“數”。 1、創設“封信中的紙條”這一情境。
2、和孩子們一起數紙條的張數,在紙條中放入若干長度相等的紙條,并放入一根一半長的紙條,順序數數體會自然數的意義,當最后一半張取出時引起非自然數需求,讓孩子們體會到分數產生的意義。 3、紙條沒有了,體會0的意義。
4、還要紙條,就必須虧欠,體會負數產生的必要。
引出數的擴充一:在早期,人們為了表示人數、獵物的多少,產生了數的需要,慢慢地自然數產生了;隨著活動范圍的擴大,人們又提出許多新的數學問題,比如,“半張紙條”就不能用自然數表示其數量,必須創造新數,人們又引入了分數……現實生活中有不足,虧欠,又產生了負數。
四、拍手游戲,體會數學運算的需要數的擴充。
1、用拍手方式來告訴計算的結果(在自然數范圍內可行,可是到了分數和負數范圍內就不可行了)。
2、讓孩子們體會的數的去算需要新數的擴充。 3、讀: 數的擴充(二)
從數的運算來看,任何兩個自然數相加,結果仍然是自然數,我們說加法運算在自然數范圍內是“通行無阻”的。但是,任何兩個自然數相減,結果卻不一定是自然數,有了負數,減法運算在整數范圍內也就沒有“障礙”了。同樣,一個整數乘一個整數,結果還是整數,但是,一個整數除以另一個整數,結果不一定是整數,于是又有了分數……由此可見,滿足運算的需要,是數的擴充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五、小結下課,提出繼續學習的必要性。“數”需要擴充,我們的知識也要像數一樣需要擴充。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