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分數的基本性質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北京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分數的基本性質》北京市 - 東城區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教學基本信息
課題
《分數的基本性質》
是否屬于
地方課程或校本課程 否
學科 數學 學段: 第二學段
年級
五年級
相關領域 數學 綜合
教材
書名:義務教育教科書 數學 五年級 下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年1月第1版 2017年1月第3次印刷
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遵照新課標精神,在課程設置中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學習過程中盡可能多的為學生提供探索和交流的空間,鼓勵學生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通過老師創設的現實情景,讓學生投入解決問題的實踐活動中去,自己去研究、探索、經歷數學學習的全過程,進而理解分數的基本性質。從學生已有的認知發展水平和知識經驗出發,為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變“學數學”為“做數學”。
教學背景分析
教學內容:北京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分數的基本性質”。
研讀教材:《分數的基本性質》是北京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分數的意義和基本性質》中的內容, 學習本內容之前, 學生已清楚理解分數的意義,明確分數與除法的關系,商不變性質等知識,這些都為本課學習做了知識上的鋪墊。分數的基本性質也為后面學習約分和通分以及分數的四則運算、比的基本性質打下基礎。它在整個分數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學情分析: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知識建構的主動者。五年級學生能運用已有知識通過順遷移探索發現新知識的規律,并運用新知解決實際問題。同時,從心理學角度上看,他們在小組合作的學習環境下,利用自主探索的學習方式,學習的積極性較高,他們善
2
于探索,敢于質疑,敢于創新,同時多媒體輔助教學軟件的運用,更易給他們直觀的體驗,反饋也更及時有效,因此這樣的教學對學生真正意義上的建構將起著積極的作用。 設計思路:
1、為學生提供一個合作探究的平臺。把學生分成每組4人的學習小組若干組,每組利用長方形紙條,讓每個學習小組共同完成把長方形紙條平均分成2份、4份、8份等,通過觀察數軸找出分數的分子分母擴大縮小的規律,推導出分數的基本性質,從而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
2、引導學生在認知矛盾中去思考、探究、發現、解決問題。
3、充分發揮多媒體直觀、具動感、易交流的優勢,更好地突破教學重、難點,同時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學習交流的舞臺。 教學方式:
《數學課程標準》(2011版)指出: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有利于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那么,如何體現新課程所提倡的學習方式、教學方式呢?
本節課我主要采用采用自主探索,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的意識。因為本節課的教學內容綜合性比較強,所以采用這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通過討論、相互補充,使思路更加活躍,觸發出智慧的火花。我知道任何一種教學方式都蘊涵著很多教學方法,它是實現教學目的的主要活動方式,對教學活動的成敗起著重要作用。
教法:(1)創設生動具體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愉快的情景中學習數學知識。
(2)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3)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 學法:(1)在具體情境中經歷發現問題。
(2)在動手操作、獨立思考、進行個性化學習的基礎上,開展小組合作交流
活動。讓學生自主地“做數學”。 教學手段:
探究分數的基本性質時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來輔助教學,以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產生學習需求的作用。新課中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以達到直觀展現知識形成過程,促進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理解的作用。鞏固練習環節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以達到提高練習密度,增強反饋質量的作用。
技術準備:多媒體課件,學生用操作單。
3
教學流程示意(可選項)
開始
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動手操作:用紙條創造分數
小組合作,探索研究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匯報交流
溝通交流,建立概念
舉例驗證,補充概念
課件 大膽猜想,溝通聯系
觀察發現, 解決問題
課件 深化拓展,思維提升
小結本課
結束
教學目標(內容框架)
1、讓學生經歷探索分數的基本性質的過程,理解分數的基本性質。能運用分數的基本性質,把一個分數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變的分數。
2、讓學生經歷觀察、操作和討論等學習活動,并在探索過程中,能進行有條理的思考,能對分數的基本性質作出簡要的、合理的說明。
3、使學生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過程中,進一步發展與同伴進行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重點】探索、發現和掌握分數的基本性質,并能運用分數的基本性質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歸納概括分數的基本性質。
4
教學過程(文字描述)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1、出示紙條,導入新課。
師:出示一張長方形紙條。你能用一個數來表示這張紙條嗎? 生:可以用“1”來表示。
師:老師現在將這張紙條對折后,將其中的一份涂上顏色。再問,這時你還能用一個數來表示這張紙條涂色部分嗎?
生:21。(板書:2
1)
師:關于21,你能想到哪些和2
1
有關的數學知識呢?
預設:生:把單位“1”平均分成2份,表示這樣1份的數就是2
1
; 生:1÷2=
21;21是真分數;21小于1;21的分數單位是21;2
1
=0.5…… 師:我們已經學習了這么多有關分數的知識,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研究和分數有關的知識,下面我們就從
2
1
開始吧!(板書:分數) 2、動手操作,創造分數
(1)師:每個小組趙老師都準備好了一張和我一樣的紙條,分組合作,動手用你們手
中的紙條折一折、試一試:能不能創造出一個新的分數,一會兒每個小組由一個代表發言說一說你們創造的分數,并把你們的作品貼在黑板上。
師:將學生折出的分數寫在黑板上面。學生說一個,教師寫一個,并貼在黑板上。 (板書:
21 42 12
6
……) 師:這些你們創造出來的新分數,確實和趙老師的2
1
不同,觀察你們有什么發現? 生:都相等。(板書:
21= 42=12
6
……)等號 (2)教師課件演示:
師:剛才同學們利用折的方法得到了許多分數,讓我們看大屏幕回憶一下。 ① 剛才我們折出了許多和
2
1
相等的分數,想象一下,如果可能的話,我們把這張長方形的紙條無限地平分下去,可得到多少個與2
1
相等的分數。生:無數個。
課件演示:
5
師:提問:我要是把這張平均分成70份,涂色的部分占多少呀?生:占35份,這個分
數是70
35
。提問:我要是想讓涂色部分占50分,要把這張紙條平均分成多少份呀?生:
平均分成100份,這個分數是10050
。
② 為了更好的研究,我請來了一個助手,大家看。(數軸)
思考:為什么分子和分母都變了,而分數的大小始終沒有變化呢? (板書:分數的大小不變。)
師:剛才這些分數從形式上看不同,但是它們這些分數都占這張紙條的一半,面積始終沒變,實質上又都相等。其實有的同學已經從剛才的操作過程中體會到這些分數為什么會相等?
③ 小組合作:觀察、分析形式不同而大小相等的分數之間有什么聯系和變化規律。 (教師板書:分子和分母。)
【設計意圖:借助一張紙條自然導入新課,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積極思維。通過操作、觀察、比較和驗證等探索活動,學生直觀地認識到
21=42=84=16
8
=……,這究竟是為什么呢?讓學生產生一種懸念:為什么這些分數的分子與分母不一樣,而大小都相等呢?促使學生帶著強烈的好奇心進入到下一步的學習活動中。】 二、探索研究,揭示課題
1、初步概括分數基本性質。(小組團結協作)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