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有余數的除法,分草莓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數學北師大版二年級下冊一除法分草莓《有余數的除法》-山西省 - 忻州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有余數的除法
教學內容:教材第60頁例1、第61頁例2及相關內容。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理解有余數的除法的含義,認識余數,探索并發現余數和除數的關系,理解余數要比除數小的道理。 2、學生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滲透借助直觀研究問題的意識和方法,積累觀察、操作、討論、合作交流、抽象和概括等數學活動經驗,發展抽象思維。
3、學生在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體驗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理解余數及有余數除法的含義,探索并發現余數和除數的關系。
教學難點:理解余數要比除數小的道理。
教法:情景教學法、講解法、對比法。 學法:合作討論法、探究法。 教學準備:課件、小棒、學生學具。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初步感知有余數除法的含義 (一)復習表內除法的含義
1、課件出示6個草莓圖:把下面這些草莓每2個擺一盤,擺一擺。
2、學生交流獲取信息。 3、利用學具實際操作。 4、用算式表示操作的過程。
5、小組討論6÷2=3(盤),這個算式表示的意思。 【設計意圖:溝通操作過程、算式、語言表達之間的轉換,使學生明白它們的意思是一樣的,只是表達的形式不同。】 (二)理解有余數的除法的含義
1、在動手操作中感受平均分時會出現有剩余的情況。 (1)課件出示7個草莓圖:把下面這些草莓每2個擺一盤,擺一擺。
(2)學生利用學具操作。
(3)交流發現的問題:剩下一個草莓。 2、在交流中確定表示平均分時有剩余的方法。
(1)學生用算式表示剛才擺的過程,教師巡視,選取典型案例。
(2)教師板書規范寫法:7÷2=3(盤)……1(個)。 (3)交流算式表示的意思,7、3、2、1各表示什么?明確“1”是剩下的草莓數,我們把它叫做余數。
3.歸納總結,完善學生的認知結構。 比較兩次分草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設計意圖:充分調動學生已有的經驗,通過擺學具的直觀方式讓學生在與表內除法的對比中,理解余數及有余數除法的含義,給學生創設自主構建知識的空間。】
我們這節課學習的新知識就是“有余數的除法”。
二、探索、發現余數和除數的關系 (一)合作探究
1.教師操作:在實物投影儀上用4根小棒擺出一個正方形。 2.學生思考:用4根小棒可以擺出幾個正方形?你能列出除法算式嗎?
3.小組合作:用8根、9根、10根、……15根、16根小棒
擺出獨立的正方形,看看能擺出幾個,還剩多少根?(每組準備的小棒根數不同,共分成以下9種情況)
4.根據擺出的小棒圖,把擺的結果及算式寫在下面的記錄單上。
(二)教師組織全班交流。
(三)觀察對比,發現余數與除數的關系。
1.觀察算式中的余數和除數,你們發現了什么? 2.組織學生討論:
(1)你們發現余數有什么規律?
(2)余數可能是4、5、6……嗎?為什么? (3)余數和誰有關系?是怎樣的關系? (4)學生舉例驗證
3.教師小結并板書:余數<除數 三、練習鞏固
1.出示教材第61頁“做一做”。
2.學生讀題,教師引導理解:用小棒擺一個五邊形需要5根小棒,如果有剩余,可能是幾根?
3.為什么是這幾種可能性?你是怎樣想的? 4.如果用這些小棒擺三角形可能會剩余幾根?
【設計意圖:本環節主要是通過用不同根數的小棒擺正方形的活動,引導學生探究余數和除數的關系,滲透借助直觀研究問題的意識和方法。利用小組分工合作的形式,既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又提高了課堂學習效率。通過練習,深化理解“余數要比除數小”的道理。】
四、鞏固練習,深化理解 (一)填一填: A÷6=Δ……□
1.思考:□里可以填哪些數?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2.集體交流。明確根據“余數要比除數小”來確定余數。 (二)如果余數是9,那么除數最小應該是( )。 (三)在游戲中進一步鞏固 (豬八戒吃人參果)
五、課堂總結,明確目標 (一)本節課中,你有什么收獲?
(二)在計算有余數的除法時應注意些什么?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