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平均數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四年級下冊《平均數》廣東省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教版四年級下冊《平均數》廣東省優課
生活中的平均數”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教科書四年級下冊“平均數” 練習課 教學目標:
1.在平均數初步理解的基礎上,通過豐富的生活素材進一步感受平均數的必要和重要。
2.經歷在不同問題情境中應用平均數的過程,提高靈活應用平均數的水平。 3.在應用平均數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增強應用意識,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運用平均數的有關知識解決生活的一些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在不同問題情境中靈活應用平均數。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學生收集身高、體重、跳遠成績等數據和有關平均數
的生活例子
教學過程:
一、引導指向、誘發參與
1.觀看微課視頻,復習平均數的有關知識。 2.揭示課題:生活中的平均數。
【設計意圖:由微課視頻帶領學生回顧平均數的已有相關知識,突出平均數的特點及計算平均數的一般方法,學生在新鮮有趣的情境中喚起學生對平均數概念的認知!
二、自主探究、鞏固內化 1.鞏固平均數的一般應用。
(1)小組學習:把小組成員的身高填入表格內,并計算小組成員的平均身高 小組成員身高記錄表 姓名
平均身高 身高(厘米)
(2)小組匯報情況。(展示兩組不同人數小組的成果。) (3)區別比較:以上兩個解題方法有什么異同? 小結得出計算方法:總數量÷份數 = 平均數
2
(4)延伸:你知道生活中還有哪些問題會用到這個方法來解決的嗎?(預設:平均體重、平均分、平均溫度等)
【設計意圖:在課堂上即時頡取學生身邊的數據,更能讓學生體驗數學就在身邊,體現數學的價值。通過展示兩組不同數據的平均數,突出因兩組數據份數不同,除數就不同,從而提煉、鞏固求平均數的一般方法。】 2.靈活應用平均數,感受平均數的特征。 (1)歌唱比賽,誰是冠軍?
“校園歌手”挑戰賽評分表
評委 成績 選手 李 馮
麥
邵
葉
四(1)班 5 8 6 7 9 四(5)班
3
8
8
8
9
①讓學生當“裁判”評評哪個班獲得冠軍?為什么? ②小結:為了公平公正,有些情況對平均數要適當處理。
【設計意圖:平均數是容易受兩極因素的影響,為更公平反映數據的集中情況,有時要略加處理,去掉兩個極端因素,后再計算平均數,體現數學的活用。】 (2)跳遠比賽,誰能當冠軍?
學生自愿把自己的跳遠成績報上來,讓全班同學來評評誰是冠軍。
跳遠比賽成績表
次數 成績 姓名 1
2
3
名次
①你們認為誰是冠軍?為什么?
②小結:平均數雖然是衡量一組數據的一個代表數,但不是唯一的,實際情況有的時候并不選用平均數的。
【設計意圖:以上的問題都跟求平均數有關,但一轉折過來這個問題上,許多學
3
生都馬上用求平均數的辦法來解決,在出現矛盾時才深化平均數雖然是衡量一組數據的一個代表數,但不是唯一的,實際情況有的時候并不選用平均數的。從而讓學生體會具體情況具體了解和分析問題! 三、應用創新、拓展延伸。
1.聯系生活,加深對平均數意義的理解。
(1)課件播放“新小馬過河”的故事,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認識和見解。 (2)播新聞的形式闡述平均數在生產、生活中應用的意義。 2.拓展延伸:
出示問題:XX公司招工,月平均工資2800元。一個人應聘了,但工作一個月后在發工資時只拿到了2600元,他覺得自己被騙了,狀告這個公司老板不遵守承諾。請問:這位員工能贏嗎? 為什么?
【設計意圖:突出平均數是一組數據的典型水平,但不是指每一個個體的真實水平,平均數是針對整體而言,不是針對個體的,故事也蘊涵著深刻的教育含義! 四、聯系實際、總結提升。
你覺得自己這節課的表現怎樣?如果我們用最多5顆星來評價自己在這節課的表現,你給自己評幾顆星,可以再算算全班平均每人幾顆星。
【設計意圖:感受平均數應用的廣泛,體會數學就在身邊,平均數無處不在。】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