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平均數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第八單元“平均數”湖南省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第八單元“平均數”湖南省優課
《平均數》教學設計
一、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理解平均數的意義,初步學會簡單的求平均數的方法。(二)過程與方法學生經歷用平均數知識解決簡單生活問題的過程,積累分析和處理數據方法,發展統計觀念。初步感知“移多補少”、對應等數學思想。(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感受平均數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體驗學習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樂趣。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平均數的含義,掌握求平均數的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平均數在統計學上的意義。二、 教學準備課件、實物投影。
一、瀏覽信息,引出平均數 出示有關平均的信息
1、我們班期中測試數學平均成績是92分。
2、一輛小汽車從長沙開往郴州的平均速度是82千米/小時 3、我校四年級平均每班有68人。
師:同學們,在這些信息中都用到了同一個詞,你們發現了嗎?
師:對,這些在統計學中我們叫做平均數,那么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平均數。(板書平均數)
二、交流探討,認識平均數 (一)初步認識理解平均數
1、課件出示環保小組收集水瓶的統計圖 師:仔細觀察這幅圖,你能獲得哪些信息?
那么看著這幅圖,你能提一個和平均數有關的問題嗎? 這個小組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個水瓶?
2、請你獨立思考,動手操作,嘗試著來解決這個問題。(學生動手操作,教室巡視)
師:如果解決好了,請和同桌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展示不同的解決方法。
(1)移多補少法
請學生講解一下自己的圖畫。
師:為什么要把小紅的移1個給小蘭,把小明的移2個給小亮呢? 課件再次演示移動過程。
師:這樣把多的瓶子移出來,補給少的,這樣就同樣多了,這就叫移多補少法。(板書移多補少法)那同樣多的數是多少? 師:我們就把13叫做這四個數的平均數。 (2)先求和再平均分
(14+12+11+15)÷4=52÷4=13
師:指著算式,說說怎么想的。
師:52表示什么?生:4個人收集瓶子的總數。 師:為什么要再除以4?
師:太好了,這種思路,我們先求出了4個人收集瓶子的總數,然后就可以利用以前學過的平均分來解決問題。那用這種先求和再平均分的計算方法同樣求出平均數,也就是這個小組平均每人收集了13個水瓶。 師:我們求得的平均數13是他們每個人實際收集水瓶的數量嗎? 師:那它是怎么得來的。 師:那我們再觀察一下這4個實際收集的數量和求出的平均數,看一看他們之間大小有什么關系。
師:觀察的真仔細,平均數在最大數和最小數之間,比最大的數要小,比最小的數要大。 師
(二)加深理解平均數 出示踢毽子小組的成績 姓 名 踢毽個數 王小飛 19 劉 東 15 李 雷 16 謝明明 20 孫 奇 15
姓 名 踢毽個數 楊 羽 18 曾詩涵 20 李 玲 19 張 倩
19
接下來就請同學們來做一下小裁判,這兩個隊哪個隊的成績好?把你的想法寫下來。
師:用比總數的方法裁定男生隊的成績好,同意嗎?為什么? 應該用什么來衡量。
(板書平均數能較好的代表一組數據的整體水平) 師:同學們真的非常聰明,通過我們的努力,不僅探索出了求平均數的一般方法,通過把多的移給少的勻一勻,就把不同的數量變成了相同的數量,也可以像這樣
先求總數,再平均分來算出平均數。 三、聯系實際,鞏固所學
1、回顧生活中的數學信息,這些平均數分別是怎么求出來的。
2、這條河的平均水深是1.1米,亮亮的身高是1.6米,下水游泳安全嗎? 3、根據小剛家2016年每個季度的用水量統計圖,求出平均每月的用水量。 4、已知明明語文、數學、英語的平均成績是92分,數學語文分別是95分、90分,他的英語得了多少分? 四、總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收獲了哪些?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