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周末巧安排
所屬欄目:品德社會生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2課《周末巧安排》上海市 - 松江區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第2課 周末巧安排
【教學總目標】
情感與態度:逐步增強時間管理意識,初步樹立制定計劃后要努力落實的規則意識;體會有計劃、有意義的周末給人帶來收獲與快樂。
行為與習慣:養成有計劃、有目標地合理安排短閑暇時間的習慣。
知識與技能:知道合理利用時間的重要性,明白珍惜時間的意義;學會選擇合適的周末活動。
過程與方法:通過交流討論、情境表演等掌握周末安排好方法。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學會按照“活動選擇好“、“活動計劃好”和“計劃能商量”等方法制定周末計劃。
教學難點:初步樹立時間管理意識和自律意識,養成有計劃、有目標地合理安排短閑暇時間的習慣。
法治教育點:初步養成時間管理意識和自律意識 道德教育點:學會健康、快樂地生活,熱愛生活。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情感與態度:增強時間管理意識和自律意識;初步樹立制定計劃后要努力落實計劃的規則意識;體會有計劃、有意義的周末給人帶來收獲與快樂。
行為與習慣:初步養成有計劃、有目標地合理安排短閑暇時間的習慣。
知識與技能:能按照“活動選擇好”“活動計劃好”及“計劃能商量”的方法制定周末計劃。
過程與方法:通過交流討論、情境表演等掌握制定周末計劃的好方法。 【教學重點】
學會按照“活動選擇好”“活動計劃好”及“計劃能商量”的方法制定周末計劃。 【教學難點】
初步養成有計劃、有目標地合理安排短閑暇時間的習慣,增強時間管理意識和自律意識。
2
【教學過程】
師:小朋友們,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可以開展一些有意義的活動,讓我們的周末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活動一:暢談周末活動
(一)播放學生周末活動照片,回顧所學。 (二)交流“周末活動心愿單”,發現問題。 1.交流“周末活動心愿單”(見附件1左半部分)。 2.根據統計,思考:面對這么多想做的事,你有什么煩惱嗎? (三)出示課題:周末巧安排(板貼課題)
【設計說明】本環節中“周末活動心愿單”的交流,首先是對第一課時中可以在周末進行有意義的活動這一知識點的回顧和檢測,而更重要的則是引導學生從知道可以在周末做很多事到發現周末只有兩天與想要做很多事之間的矛盾關系。這樣的問題是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自我反思找出的,是很有價值的發現。“心愿單”的使用,讓學生對周末活動如何安排的認識有了進一步的提升,也為下一環節引導學生對諸多活動進行合理選擇提供了思考的方向。
活動二:周末活動選擇好
(一)再次使用“周末活動心愿單”,自主選擇。(板貼:選擇好) 1.選擇在周末一定要做的事。
(1)選出一件一定要做的事,交流原因,在后面的括號里標☆。 (2)生再用這樣的方法繼續選擇,交流原因。(板貼:分清主次)
2.選擇在周末可以做的事,在后面的括號里打√并交流原因。(板貼:不貪多) 3.完成自我評價,師總結:是呀,只有分清主次不貪多,我們才有精力去更好地開展每一個活動,我們的周末也才會變得更加充實!(板貼:充實)
【設計說明】發現問題就要解決問題,本環節承接活動一的疑問再次使用“周末活動心愿單”,讓學生從中自主選擇在即將到來的周末“一定要做的事情”和“可以做的事情”。這一環節的關鍵并不在于學生選擇了什么,而更應關注他們通過真選擇展開真辨析,自己衡量和比較選擇活動的思維過程。教師要做的,則是充分尊重學生的合理選擇并適當點播,在探討選擇原因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地掌握選擇活動的方法,并在自我評價中進一步懂得只有精選活動,才有精力更有效地開展活動,從而讓周末變得更加充實的道理。
3
活動三:周末活動計劃好
(一)出示小寶的周末計劃表,思考:你覺得小寶的計劃有沒有不合理的地方,你能幫他改進嗎?
(二
)同桌討論,交流反饋。
1.預設問題一:寫作業的時間不當。 2.預設問題二:作息時間不當。
3.預設問題三:休閑活動(看電視時間)安排不當。
(三)師總結:看來,在周末到來前做好計劃真得很重要,在做計劃時也應合理地規劃時間,安排活動。(板貼:計劃好 時間合理)
(四)自主完成“周末活動計劃單”。(見附件1右半部分) 1.自主完成,師巡視指導。
2.學生交流,完成互評,交流評價原因。
3.比較“心愿單”和“計劃表”,思考:你覺得在安排周末活動上,你有進步嗎?表現在哪里?(板貼:有序)
【設計說明】在這一環節中,學生使用了第二張學習活動單,即“周末活動計劃單”。這張活動單的運用基于以下兩點:一是從小寶的周末計劃單中發現問題從而找到做周末計劃的方法;二是結合自己“周末活動心愿單”中的選擇做出合理的計劃。同上一環節做選擇一樣,本環節中學生所做的計劃也沒有標準的答案和直接的對錯,而是仍然與自己的實際情況密切相關,只要時間合理,安排有序即可。這也是學生判斷同桌的計劃單完成情況并進行互評的標準,對于評價原因的反饋,則又是對計劃好方法的再一次鞏固,從而達成教——學——評的相融合和一致性。
活動四:周末計劃能商量
周六
周日
起床時間:10:00 起床時間:8:30 上午:爬山
上午:鋼琴班
下午:畫畫班、玩魔方 下午:看望爺爺奶奶、做家務 晚上:和爸爸媽媽去看電影 晚上:完成作業、看電視 睡覺時間:9:00 睡覺時間:11:00
4
(一)聽錄音:小寶的煩惱。 (二)師生合作演一演,解決問題。
(隨機板貼:能商量 有禮貌 互理解 樂接納)
(三)師總結:小朋友們盡管已經學會了很多本領,周末活動的合理安排還是少不了爸爸媽媽的幫忙,遇到意見不一致的時候,學會和他們商量著解決問題,我們的周末生活才會更加快樂!(板貼:快樂)
【設計說明】在課前對父母的調查問卷中還發現學生的周末活動基本都是由父母來安排的,之間也會存在一些矛盾和問題,因此在本環節,教師引入了“小寶的煩惱”,運用虛擬的情境呈現出學生在周末活動安排中常見的溝通問題,在師生合作表演中再次衍生問題,逐層深入探討,引導學生理解父母的用心良苦,調整自己的心態,在對話表演中尋求溝通的方法并逐步解決矛盾,在真實踐中培養學生的換位思考能力和理性思維。
活動五:活動總結,作業布置
(一)師根據板書總結本課所學。(板貼:精彩) (二)布置課后作業:
1.和爸爸媽媽商量完善“周末活動計劃單”,并按照計劃開展活動。 2.完成活動評價單。(見附件2)
【設計說明】一個良好的行為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需要長期堅持,因此在課的最后,教師設計了月活動評價單,引導學生在一個月內按照評價單上要求合理制定并認真完成周末計劃,完成自評和家長評,在一個月后總結表彰,完成爭章活動。此處運用活動評價單起到了長期督促學生行為習慣養成的作用,促進學生養成時間意識和自律意識。
本節課運用三張學習活動評價單,貫穿于課前、課中、課后每一個教學時空,將教學目標和學習內容緊密串聯,體現了教——學——評的一致性。此外,三張活動評價單的要求又是逐層提升的,學生在不斷地學習——評價中自我反思,提升自我要求,從而達成知行合一的目的。
5
【板書設計】
副板書: 主板書:
一定要做的事☆
可以做的事√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