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我們不亂扔
所屬欄目:品德社會生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成都市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優質課展示《我們不亂扔 送垃圾回家》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統編教材二年級第一學期第三單元第10課《我們不亂扔 送垃圾回家》四川省優課
課題 《送垃圾回家》
執教年級
二年級
第二課時
教材分析 本節課選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學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10課《我們不亂扔》。垃圾分類不僅是道德意識,也是法律約束,學會垃圾分類不僅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也是一種法治啟蒙。課程標準對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公共環境衛生習慣有明確要求。本課依據《課程標準》“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中的第5條“懂禮貌,守秩序,
愛護公物,行為文明”而編寫。 依據共青團成都市委員會下發的文件,要求組織中小學開展“垃圾
分類”進校園的活動。第一課時已引導學生明白保護公共環境衛生的根本意義是讓人身心愉悅。而亂扔垃圾的現象對于城市中的孩子來說已經基本解決,基于此,本課選用了教科書設置的兩個層次的教學內容:首先,在公共場所,我們應該怎樣做,面對垃圾分類的提示,該如何投放手中的垃圾;其次,聯系實際學以致用。
學情
分析
經過課前了解,上課班級的學生都知道保持公共場所衛生的重要性,在實際生活中大部分同學都知道垃圾不亂扔,但是如何扔卻成了亟待解決的問題,啟發學生要有垃圾分類的觀念與意識顯得尤為重要。垃圾分類是當今環保的一大主題,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很少得到有效的落實。而環境和國家的可持續發展,必然要求我們進行垃圾分類,將垃圾分類的理念和方法浸潤給小學生,不僅僅是環保的必需,也是國家可持續發展的希望。
本次上課班級成都市鹽道街小學二年級6班的學生。通過課前問卷
調查了解到,學校在這學期開展過垃圾分類的國旗下隊會活動,對垃圾
分類有初步的了解,但如何分、分幾類卻不是很清楚。這學期學校與環保公司進行了合作,進行垃圾分類回收。但僅僅處于起步階段,本班還沒有進行過垃圾的回收投放,全班僅有少數同學對家庭產生的垃圾進行初步的分類處理,其余學生并沒有對垃圾進行分類處理過。大多數學生對電池危害的了解知之甚少,對其造成的環境破壞程度并不清楚。
雖然一節課無法解決所有的問題,但是希望通過這節課,讓學生在思想認識上有所轉變,從而在行為上發生改變,愿意在生活中嘗試著分類投放垃圾,并且帶動家人一起踐行垃圾分類。 教 學 目 標
1.知道垃圾亂扔的危害,了解垃圾分類的方法。 2.學會合作交流,樹立垃圾分類的規則意識。
3.愿意在生活中通過垃圾分類等行為為環境保護做力所能及的事。
重點 初步了解垃圾分幾類,如何分類。
難點 主動為環保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初步樹立環保意識。 方法
調查法、小組合
作法 課 前 準 備
卡片、ppt、垃圾桶道具、調查表
課時
第二課時 教學
教學流程
設計意圖
環節
環節一: 談話導入,感知垃圾需“回家” 1、 說一說
學生的“家庭一日垃圾調查表”內容。 師:同學們,課前我們做了個問卷調查,調查家里都
產生過哪些垃圾呢?
2、 聽一聽
課件播放“垃圾們”的對話。
(板書課題:送垃圾回家)
談話導
入,回顧課前調
查。
以童趣的語言引發
孩子們要送垃圾回家的愿
望,引出課題。
環節二: 創設情境,動手送垃圾“回家” 闖關活動 1、第一關:看一看,垃圾的家有哪幾類? (1)根據學生已有經驗,師總結垃圾分四類。 (2)師:你知道這些家里有哪些成員嗎? (3)觀看《垃圾分類小知識》 過渡:看完視頻,相信你們對垃圾分類有了更多的了解。 2、第二關:分一分,送垃圾“回家” (1)四人小組合作,一起分類。 (有疑問的垃圾,大家一起討論) 環保小衛士送第一把金鑰匙:衛生紙屬于其他垃圾。 (2)老師給一包垃圾請學生來丟。 環保小衛士送第二把金鑰匙:塑料袋需要單獨投放
以學生喜歡的闖關
的游戲,讓學生結
合已有經驗,想一想,嘗試
給垃圾初步分類。
觀看視頻,學習了解每一
類垃圾都包含哪些。
學以致用,四人小組動手操作。在討論交流
中學習垃圾分類知識。 環節三: 回歸生活,認識垃圾分類用處大
第三關:傳一傳,小手拉大手
1、 分一分抽樣調查表上的垃圾
想一想如何在家里做一位環保宣傳員
2、分享身邊垃圾回收事例
回歸生活,分一分家里產生過的垃圾。
以老師實際事例,引導學生具體操作
3、感受校園垃圾分類現狀,現場電話連線提建議 4、宣傳兒歌
5、總結布置實踐作業
如何進行垃圾回收利用。
兒歌激發孩子們的環保意識。
板書設計
送垃圾回家
道具均用回收的廢品制成,引導學生知行合一在生活中做到“變廢為寶”
教學反思
垃圾分類 我們在路上
圖1:師生一起對垃圾進行分類處理
圖2:師生一起前往航天城上城自主投放點投放垃圾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