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上課了
所屬欄目:品德社會生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道德與法治部編人教版一年級上冊8上課了-武鳴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小學道德與法治部編人教版一年級上冊8上課了-武鳴
《上課了》教學設計
課題 第二單元第8課《上課了》第一課時
版本 人教版《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上冊 執教者 羅艷榮
解 讀 理 念 《課程標準》中指出:“小學生要初步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品德教育要融入兒童的整個生活。”而上課是兒童學校生活的核心內容,小學的上課與幼兒園的學習有著很大的差別,引導小學生上好課,是適應學校生活的重要內容。課程內容中也明確了相應的學習要求:“高興地學,愉快地玩,喜歡提問和探尋問題的答案”,由此,本課的教學將課堂學習生活的指導作為話題,以兒童的現實生活為課程內容的主要源泉,通過“課前準備好”和“多提問題勤舉手”這兩個環節實現生活、教學、發展的三位一體。
解 讀 學 生 剛剛入學的一年級學生,正處于“幼小銜接”的過渡期與適應小學生生活的啟蒙期,學習生活的基本要求和規范還不明確,課堂常規還有待加強,需要喚起他們的自我約束意識,從自覺服從到主動適應。因此,本課我根據一年級學生的特點,設計了一系列有層次的活動,通過課程的引領、老師的指導與同伴的啟發,讓學生能夠主動適應課堂學習生活,并以積極的心態參與到學習生活中來。 解 讀 教 材
內容標準
聚焦課堂學習生活,從適應課堂學習生活的幾個最基本、最重要的方面入手,根據學生的生活體驗,挖掘出真實的感受,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教學目標
情感與態度目標
積極適應課堂學習生活,喜歡和老師、同學交往,高興地學,從而在學校的課堂學習中能情緒安定、心情愉快。
行為與習慣目標
了解基本的課堂學習規范,初步養成良好的課堂學習習慣。
知識與技能目標
明確如何做好課前準備,課堂上喜歡提問和探尋問題,在課堂上有積極的學習狀態。
過程與方法目標
嘗試用觀察、交流等方法進行探究活動;體驗提出問題、探索問題的過程。
教學資源 文本資源、音像資源、課堂中生成的教學資源 教學重點 知道課堂學習中的規則并能夠遵守,逐步養成良好的課堂學習習慣。
教學難點
做好課前準備,逐步養成多提問題勤舉手的良好課堂學習習慣。
2
解 讀 方 法 教學方法 觀察法、交流法、情景體驗法 教學手段 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
教學準備
教師:制作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課件。 學生:各門課程需要準備的學具貼圖
教 學 過 程
教學環節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目標達成 環節一: 播放鈴聲,導入新課
1. 播放上課的預備鈴聲 2.由鈴聲導入課題
1.播放上課的預備鈴聲:這是什么鈴聲?
2. 這個鈴聲告訴我們馬上要做什么了? 3.揭示課題
1. 聽鈴聲并回答即將要做什么。 2. 齊讀課題
在上課鈴聲中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自然地進入學習。
環節二: 了解課程表,引導做好課前準備
活動一: 了解課程表
1. 課件出示課程表:這是什么表?
2.你在哪里見過課程表?
3.誰來說說為什么我們要這么精心地準備課程表呢?
1.看課件明確課程表是什么樣的。
2.回憶在什么地方見過課程表。
3.匯報:課程表有什么作用。
依據課程表確定自己要上什么科目的意識,逐步做到心里有數,做好相關準備。
活動二: 課前準備好
1. 播放課件:紅紅的課前準備 2. 你有沒有過沒按課程表做好課前準備?
3.當你們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是誰把這些學習用具送來給你呢? 4.播放視頻《門衛的話》
5. 聽完保安叔叔說的話,你們想說什么呢? 6. 按課程表做好課前準備,那是不是每門課程準備的學習用具都
1. 觀看課件,匯報:上課鈴響后,紅紅是怎么做的? 2. 匯報:你有沒有過沒按課程表做好課前準備?
3.交流:忘記帶學習用品的時候是誰送來給你的? 4.觀看視頻 5.交流:看完視頻,你想說什么?
6.交流:每門課程需要什么樣的學習用具。
7.四人小組根
引導從兩方面做好課前準備:1.學習用品的準備;2.思想與精神的準備
3
一樣呢?請四人小組合作完成貼
圖。 7.巡視指導學生貼圖 8. 展示小組貼圖,師生評議小結 9.示課件:準備好學習用具就是做好課前準備了嗎?看看圖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10.出示課前準備歌
據課程需要的
學具合作完成
貼圖
8.小組代表展示貼圖,其余補充
9.是不是準備好學習用具就是做好課前準備了呢?生觀看課件中準備好了學習用具卻還在開小差的小朋友圖片 10.齊讀課前準備歌
環節三: 多提問勤舉手
活動一: 借助視頻《梨子小提琴》提問題
1. 播放故事《梨子小提琴》 2.故事播放中相機暫停:故事看到這里,你想知道什么?
1.欣賞故事 2.根據故事提問題或者續編 鼓勵學生多提問
活動二: 借助文本幫助小熊解決問題
1. 有一只可愛的小熊很想問大家一個問題,他的問題就是:你們聽到故事的一半,怎么就想出那么多問題呢?誰來幫助小熊呢? 2. 很多同學都想幫助小熊,你要怎么樣才能讓小熊聽到你的答案呢? 3.小結:認真傾聽,舉手發言 4.播放課文插圖:怎樣舉手,才能回答問題? 1.小組交流:閱讀課本第33頁的插圖,想一想你怎么幫助小熊。 2.小組代表匯報
3.交流:你要怎么樣才能讓小熊聽到你的答案?(舉手) 4.交流:怎么舉手才是正確的?看看哪一幅圖的小朋友做對了?哪一幅圖的小朋友做得不好,為什么?
養成積極舉手發言、學會認真傾聽的習慣
4
環節三: 模擬體驗 總結升華
分享與鞏固學習收獲 1.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指名回答。
2. 模擬體驗:請看課程表,下一節課是什么課?
(語文課)現在請你做好語文課
的課前準備。師播放上課鈴聲 3.引導學生再談收獲并與大家一起分享收獲。 4.總結
1.學生個別回答。
2. 模擬課前準備,值日班長利用“班級優化大師”網絡平臺給同學評分。
3.同桌交流: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然后由值日班長指名學生代表在班上分享學習的收獲。
學會將課堂中的收獲與他人分享并鞏固學習效果。
教學過程預測: 1.“鈴聲導入”部分:通過學生耳熟能詳的上課鈴聲導入,激發學生興趣,自然而然地進入課堂。 2.緊扣“上課了”,以“課前準備好”和“多提問題勤舉手”兩個板塊為教學主線,各個環節界限清晰,同時又有很強的內在聯系,使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自然而然的體現和突破。 3.四人小組根據課程需要的學具合作完成貼圖部分,由于學生年齡小,貼圖的時候可能花費時間比較多,可能導致時間不夠。 4.“模擬體驗,總結升華”部分:通過模擬上課,利用“班級優化大師”網絡平臺讓學生進一點體驗如何做好上課準備。 課程調控預測: 本節課的課堂活動結合多媒體課件,緊扣“上課了”,以“課前準備好”和“多提問題勤舉手”兩個板塊為教學主線,課堂顯得活躍,但也因學生年齡小,電腦操作不夠熟練,在最后的模擬體驗環節中不夠緊湊。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