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天氣,降水量的測量
所屬欄目:小學科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科學教科版四年級上冊天氣-降水量的測量-江蘇省 - 新沂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小學科學教科版四年級上冊天氣-降水量的測量-江蘇省 - 新沂
教學目標
1.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來測量。
2.制作簡易的雨量器,并學會用簡易雨量器測量降水量,完成“天氣日歷”的紀錄。
2學情分析
保持對天氣現象觀測的濃厚興趣,培養認真仔細的觀察習慣,能在課后持續地進行降水量的觀測。
3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知道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來測量
教學難點
學會用簡易雨量器測量降水量,完成“天氣日歷”的紀錄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講授】降水量的測量
教學準備
分組材料:制作雨量器的材料:制作說明書一份,直筒玻璃杯或塑料杯,刻度尺,剪刀,紙帶,膠帶紙;噴壺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在前面的學習中,我們已經認識了一些不同的天氣現象,降水是天氣的一個基本特征,降水的形式有哪些呢?
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會遇到下雨的場景,我們常常會說“今天下了好大的雨”或“今天下的雨很小”來說明降雨量的大小,那么你們是依據哪些現象來判斷降雨量的大小呢?今天我們就來共同完成 “降水量的測量”(板題)
二、引導探究
活動(一)
1.分組討論:我們怎樣才能準確地知道雨下得有多大呢?激發學生去探究創造測量降雨工具的欲望。
2.簡介氣象學家利用雨量器測量降水量并根據降水量的多少來區分雨的等級的。
雨量器是通過測出收集到的雨水的高度來知道降水量的。降水量的單位是毫米。
3.組織學生制作簡易雨量器。
(1)出示制作簡易雨量器制作步驟
①找一個直筒透明杯(或飲料瓶),杯子的高度要在15厘米以上。
②用尺子在紙條上畫好刻度,單位毫米。紙條的長度要小于杯子的直筒高度。
③將紙條畫有刻度的一面朝下貼在膠帶的中間。
④把粘有刻度紙條的透明膠帶豎直粘到杯子的外側面,使紙條0刻度線和杯內底部對齊。
(2)學生分組制作
活動(二)
1.測量降水量(分組模擬)
(1)教師強調:
①用噴水壺模擬降水,記錄好時間。
②把雨量器放在水平桌面,讀出刻度。
注意:在模擬降雨的時候,噴壺與雨量器要有一定的間距。
(2)小組內每人都讀一遍,統一結果投影匯報,完成降水量柱狀圖。
(3)對照降水量等級表確定雨量大小。
(4)交流思考
①出示教師制作的大口徑雨量器和學生的小口徑雨量器作比較,
引發學生思考:雨量器的口徑大小是否對測量有影響?分組討論
②實驗驗證并小結。
三、課終總結
(一)這節課我們都學到了什么?
(二)投影交流課本上“我們的降水量柱狀圖”。
(三)談論室外測量降雨量要注意什么呢?
四、課外活動
回家后找一個直筒的透明杯子,完成你的雨量器的制作。找一個下雨的天氣,用你制作的雨量器測一下那天的降水量,并比對降水量等級表,看看是哪個等級的雨。完成天氣日歷記錄。
板書設計:
5.降水量的測量
能準確地知道雨下得有多大?
雨量器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