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不同材料的餐具
所屬欄目:小學科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教科版二年級上冊《材料》單元的第二課時2.不同材料的餐具-四川省 - 成都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教科版二年級上冊《材料》單元的第二課時2.不同材料的餐具-四川省 - 成都
《不同材料的餐具》
【教材分析】
本課是二年級上冊《材料》單元的第2課。本課教學將以常見餐具為載體引領學生通過運用多種感官對不同材料進行多角度觀察,進而了解金屬、陶瓷、木頭、塑料幾種材料的特點。
本課教材分四部分:第一部分——聚焦,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思考如何知道各種材料的特點。第二部分——探索,主要包含觀察4類(8種)餐具和做“神秘的盒子”游戲兩個活動。此活動讓學生在觀察中進一步辨識物品和材料,并在游戲中交流與修正對材料特點的認識與描述,同時滲透對學生邏輯推理能力的培養。第三部分——研討,包含對不同材料特點的研討和對用不同材料做的同種物品優缺點的研討。教學要借助研討活動將學生對材料特點的認識整理到班級記錄表內,使學生對材料的認識由碎片化向系統化轉變。第四部分——拓展,認識生活中更多用不同材料做成的同種物品。
【學生分析】
對于餐具,二年級的學生已非常熟悉,而且有了第一課的學習基礎,能正確指認出金屬、陶瓷、塑料、木頭四種常見材料,但他們卻極少關注做成餐具的材料及這些材料的特點。在觀察過程中,學生能用一年級觀察物體的方法及描述詞語來觀察描述做成餐具的各種材料。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容易將物品的特點與材料的特點混淆,因此,教材提供每種材料的兩種餐具即是基于學生的已有經驗為他們提供一個辨識“物品”和“材料”的契機,從而能用科學詞匯來描述材料的特點。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
1.每種材料都有各自的特點,同種物品可以由不同的材料組成。 2.根據材料的特點可以判斷常見材料的種類。 科學探究目標
1.在教師指導下用多種感官觀察生活中的常見材料,用科學詞匯初步描述常見材料的特征。 2.在教師指導下能依據材料的特點對材料種類進行簡單推理。 科學態度目標
1.積極投入觀察材料特點的活動,及時記錄自己觀察和發現的結果并學會與同學交流、分享。 2.能實事求是地描述材料的特點,養成用事實說話的意識。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
體會人們根據不同的需求選擇不同材料制造物品的原因。 【教學重難點】
重點:引領學生開展有序的觀察并記錄發現。 難點:引領學生在觀察中發現每種材料的特點。 【教學準備】
為學生準備:金屬碗和金屬勺、陶瓷碗和陶瓷勺、塑料碗和塑料勺、木碗和木勺、學生活動手冊等。 教師準備:4種材料的碗和勺各一套、神秘盒子、熱水、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
聚焦:
提問:孩子們,今天李老師想帶著大家一起逛超市。用你的亮眼睛看,我們來到了超市的什么區?
這些餐具我們每天吃飯都要用到。再看看,這些餐具有什么不同?碗可以盛飯,勺子可以喝湯……所以生活中我們根據使用需要會有各種形狀、大小、功能的餐具。剛才大家特別提到這些餐具材料不同,今天我們就來研究不同材料的餐具。(板書題目)
(設計意圖:從學生生活中常見餐具入手,拉近科學探究與學生生活的距離,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二、探究
首先我們玩一個配對的游戲。
活動一:給餐具配對。(演示)
老師把超市這些不同材料的餐具請到了教室(實物投影),請2.2班的同學給它配配對。誰來試一試? 你是根據什么來配對的?介紹餐具材料。(貼板書)
教師提問:為什么要用不同材料來制作餐具? 生:……
不同材料有不同的特點,是這樣的嗎?
(設計意圖:承接第一課的教學內容,鞏固學生分類意識和對四種材料的認識,同時讓學生思考為什么同樣的餐具會有不同的材料來制作,為后續觀察奠定思維基礎。) 活動二:觀察不同材料餐具的特點(分組)
1、到底這些材料都有什么特點?我們如何知道?怎樣觀察這4種材料的特點?可以用哪些方法?(學生說,老師貼,同時介紹科學詞匯)
①介紹觀察方法:通過眼、手、耳、鼻等感覺器官觀察。 眼睛——顏色、花紋、是否反光等
手——粗糙程度、軟硬、輕重等(摸一摸、掂一掂、摳一摳) 鼻子——氣味(有/無)
耳朵——聲音(敲一敲,注意敲的方法,可以用手指敲擊餐具使它發聲,不能兩個餐具相互撞擊。注意控制音量哦!)
②我們有這么多的觀察方法,下面請同學們用這些觀察方法進行小組合作觀察,請看小組合作要求:
A、按順序觀察(用各種感覺器官觀察完一種材料再組內交換觀察其他材料,注意進行對比) B、簡潔記錄(簡寫,光滑用直線,粗糙用波浪線) C、每組選一種材料準備全班匯報。 D、計時10分鐘
2、小組合作觀察,看誰發現的材料特點最多。
3、剛才每組都觀察得很認真,哪一組先來匯報你們的發現?還有補充嗎?還有更多發現嗎? (設計意圖:這是本課的重難點,讓學生由物品——材料——特征逐步聚焦,有結構性的材料,對觀察方法和記錄方法進行有序的指導,能讓后續學生的觀察更有效,節省課堂教學時間。) 補充活動:開水挑戰活動。
大家發現了這么多材料的特點,結合生活經驗,這些材料還有更多特點嗎?(易碎、色彩鮮艷、傳熱性能→演示開水挑戰……)現在李老師準備讓四種材質的碗接受下開水的挑戰,你猜一猜,我往里面倒開水,會有什么變化?再猜猜,如果讓你摸一摸四種餐具,會有什么不同感受?(全班觀察,倒熱水,比傳熱。)
總結:裝上開水的餐具金屬碗最燙,其次是陶瓷碗……不太燙的是木頭碗。這就說明這幾種材料的傳熱還不一樣。
4、、研討一:現在我們來總結下,四種材料各有什么特點?——拍照留存記錄做班級記錄表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觀察的基礎上拓展對材料特點的認識,學生生活中有一定的經驗,用開水挑戰活動可以在冗長的觀察與匯報后再次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對材料知識的認知提升,鼓勵孩子們在生活中用更多的方法去觀察材料更多的特點。) 三、神秘盒子游戲
1、游戲規則:了解了材料的特點,我們現在玩一個游戲,這就是神秘盒子游戲。老師這里有一個神秘的魔法盒子,它已經復制了一種餐具在里面了,它也給我們施了魔法,現在你們只能描述餐具或材料的特點提問,我只能回答“是”或“不是”,直到猜出盒子里的餐具。游戲開始誰來提問?
2、游戲(恭喜你答對了!)(反復猜2-3次,可以讓學生上臺代替老師)(設計意圖:在趣味十足的游戲中發展學生對材料特點的認識和描述能力,有效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 四、研討二:
同學們,這是李老師的兒子,現在兩歲了,非常調皮。該學習自己吃飯了,我要在超市給他選一副餐具,請你們幫幫我,選哪種材料的好呢?謝謝大家的建議,我從同學們的建議中知道了不同材料的餐具各有各的優點,也各有各的缺點。所以我們要根據需要來選擇不同材料的餐具。
(設計意圖:將學生的認知回歸到生活中的應用,通過不同的選擇認識到每種材料各有優缺點,要根據需要來進行選擇。) 五、拓展:
除了餐具可以用不同的材料來做,鞋子、椅子也有不同材料。同學們再到生活中去找找,看你還能找到哪些物品可以用不同材料做成。
(設計意圖:將本節課所學的“一種物品可以用不同的材料組成”遷移到其他物品。)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