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簡介:

視頻標簽:世界是普遍聯系的
所屬欄目:高中政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四第七課第一框《世界是普遍聯系的》廣西省級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四第七課第一框《世界是普遍聯系的》廣西省級優課
《 世界是普遍聯系的 》課堂教學實錄文稿
(一)知識目標:1、識記 聯系的含義,聯系的普遍性和客觀性及其方法論要求。
2、理解 聯系的多樣性。
3、運用 結合實例,運用相關原理分析問題,培養學生全面地、聯系地看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以及運用所學的知識分析、處理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能力目標:懂得從材料中歸納知識點、并運用聯系的觀點觀察和處理問題;在理論觀點的推導過程中加強思維訓練,在反思中內化知識;全面提高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樹立唯物辯證法的聯系觀,自覺抵制形而上學的孤立觀。在把握聯系觀點的同時深化對社會問題的理解正確認識和處理人與自然、社會的關系,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增強社會責任感。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聯系的普遍性。
難點:聯系的客觀性。
師:同學們,很高興和大家一起走進哲學的課堂!我們先來欣賞兩幅畫。(停頓)同樣是描繪蛙聲,你更喜歡哪一幅?”
生:……(讓2—3位學生回答)
師:有人說第一幅,有人說第二幅,欣賞的角度不同,選擇自然不同。而業內人士一致認為,第二幅比第一幅更高明。 畫中六只小蝌蚪在急流中順流而下,它們不知道已離開了青蛙媽媽,還活潑地戲水玩耍。由此,人們可以聯想到畫外的蛙媽媽,因為不見蝌蚪, 在大聲鳴叫。雖然畫面上不見青蛙,但讓人隱隱如聞遠處的蛙聲。齊白石老人把詩畫融為一體,讓人們由蝌蚪聯想到青蛙,這蘊含著哲學聯系的觀點。讓我們帶著這美好的詩情畫意,進入新課內容:世界是普遍聯系的。
師:我們本節課主要活動有以下三回。第一回 發散思維 認識“聯系”;第二回 創設情境 探究“聯系”;第三回 結合事例 運用“聯系”。 現在我們逐項進行。
師:第一回 發散思維 認識“聯系”;《憫農》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首詩,膾炙人口,朗朗上口。大家找找詩中哪些事物是相互聯系的?
(學生回答,老師在黑板上寫下簡單信息)
師: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們把這首詩的聯系基本找完了。剛才大家找到的聯系用圖簡單表示為:有事物之間的外部聯系,也有事物內部要素之間的聯系。
師:哲學上的聯系就是指事物之間以及事物內部諸要素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大家在課本54頁把聯系的含義找出,明確它的兩個表現和三個相互。
(巡視課堂,學生將課本相關內容劃出)
師:剛才在詩中,我們找到了不少與“禾”有關的聯系。現在大家發散思維,試從自然界、人類社會、人的思維這三個不同的領域,書寫與“禾”(水稻)有關的其它聯系。
生:思考并在紙上寫下。
師:我們聽聽幾個同學的發散思維內容。
生:……
師:剛才大家的發散思維表現得很棒!其實老師在課前也進行過發散思維。,這是老師的發散思維圖。(指圖)大家觀察一下:藍色泡泡是什么領域?紅色泡泡呢?綠色泡泡呢?判斷得非常正確!三個不同的領域又都交織在一起。可見,世界是普遍聯系的有機整體,是一幅由種種聯系交織起來的豐富多彩的畫面。要正確認識“禾”這一事物,就要用什么觀點看問題?反對什么觀點?
生:運用聯系,反對孤立。
師:世界是普遍聯系的,那是不是世界上任何兩個事物必然有聯系?比如圖上的水和收割機?
生:沒有。
師生總結:普遍聯系是絕對的、無條件的,但每一具體聯系又都是有條件的。這就是聯系的第一個特征:普遍性,世界是普遍聯系的有機整體,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反對用孤立的觀點看問題。
師:剛才以“禾”為中心詞,大家發散了思維,得出了種種不同的聯系,現在我們一起梳理發散圖中部分聯系的例子,說一說其主要體現了什么形式的聯系?在回答問題之前,大家先用一分鐘的時間閱讀課本56頁正文內容。
生:獨立思考
師:時間到!有答案便可站起來回答。
(根據幻燈片文字,師問,生搶答,并適時點評)
師:經過提示,我們明確了其體現的主要形式。聯系還有很多其它的形式,比如:間接聯系、內部聯系、偶然聯系、暫時聯系和長遠聯系等,也就是說,聯系是多種多樣的。
師:追根溯源,為什么聯系是多種多樣的?
生:……
師:對,是因為事物是千差萬別的。正因為如此,我們種植水稻時,就要把握好內部和外部聯系,直接和間接聯系,有利和不利條件。換句話,就是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這就是聯系的另一特征:多樣性。和剛才的普遍性一樣,明確它的原理和方法論要求。
師:《憫農》這首詩讓我們體會到種田的辛苦。正如農夫所說:“種田那么苦,秧苗長得太慢,產量低,有沒有更省時省力的辦法呢?” 這個男孩給出的是什么辦法呢?
(進入第二回創設情境 探究“聯系”)
生:觀察并回答。
師:大家都笑了!這方法可行嗎?你能用聯系的觀點告訴他,這是為什么嗎?
生:違背聯系的客觀性。
師:回答得非常正確!大家同時在課本55頁將相關內容找出。
(巡視課堂,學生將課本相關內容劃出)
師:這兩幅圖哪一幅是自在事物聯系?另一幅是什么聯系?判斷的依據是是否有人的實踐活動在其中。
生:……
師:自在事物的聯系是客觀的,人為事物的聯系是客觀的嗎?
生:……
師生總結:通過人的實踐形成,形成后便獨立于人的意識之外。因此,聯系是客觀的。
師:真的沒有辦法幫助農夫嗎?袁隆平的辦法行得通嗎?
生:……
師:是的,實踐證明,雜交水稻的發明是偉大的,造福了人類。袁隆平依據對遺傳學的認識,反復實踐,成功培育出了雜交水稻。請用聯系的客觀性知識說明袁隆平的成功給了我們什么哲學啟示?
生:人可以發揮主觀能動性。
師:回答得很好!大家同時在課本56頁相關鏈接處將方法論找出。這充分說明,聯系是客觀的,但并不意味人對事物的聯系無能為力。
師:這就是聯系客觀性特征的內容。相對聯系的普遍性和多樣性,它的方法論要求是兩個方面,切忌主觀隨意性和建立新的聯系。
師:借助袁專家的技術,眼看有好收成了。可是……可惡的臺風來了!面對臺風,有以下三種不同的觀點。你同意老太太的觀點嗎?女巫能辦到嗎?袁專家的措施科學有效嗎?
師:現在我們進行分組評議。題目是請用聯系的有關知識對這三種不同的觀點進行評議。
大家按照評議程序做好。討論開始。……提問三位代表人。
(學生分組討論,老師巡視傾聽,進入第三回結合事例,運用“聯系”。)
生:三位代表發言。
(三)課堂小結 梳理知識
師:經過三位代表的發言,我們的本節課的知識體系呈現出來了。一個含義,三個特征,以及明確聯系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一個總特征。
師:三個特征的原理和方法論內容如下。
生: 觀察內容。
(四)課外拓展 延伸內容
師:明確知識體系后,我們來看一段小視頻。借力海上絲綢之路,廣西農業施展更大空間。請你結合本課所學知識,為廣西農業“走出去”提出合理化建議。在下周的主題班會課上,將你們的成果展示出來,共同分享。高手在民間哦!
生:觀看視頻。
四、板書設計
一、世界是普遍聯系的
(一) 聯系的含義及表現
(二)聯系的特征
1、聯系的普遍性(條件性)
2、聯系的客觀性
3、聯系的條件性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
-----更多視頻請在本頁面頂部搜索欄輸入“世界是普遍聯系的”其中的單個詞或詞組,搜索以字數為3-6之間的關鍵詞為宜,切記!注意不要輸入“科目或年級等文字”。本視頻標題為“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四第七課第一框《世界是普遍聯系的》廣西省級優課”,所屬分類為“高中政治優質課視頻”,如果喜歡或者認為本視頻“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四第七課第一框《世界是普遍聯系的》廣西省級優課”很給力,您可以一鍵點擊視頻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鈕,以分享給更多的人觀看。優質課網 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您的支持,感謝您的關注和支持!有問題請【點此聯系客服QQ:9832285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