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
所屬欄目:高中政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必修四《生活與哲學》第四單元第十二課《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建設兵團部級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必修四《生活與哲學》 第四單元第十二課 《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建設兵團部級優課
學案主題: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
高二政治
目標確定的依據
1、課程標準(考綱)相關要求
學習相關的哲學社會科學知識,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想,初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與時俱進地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為自身的終身發展奠定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基礎。
2、教材分析
《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第四冊《生活與哲學》第四單元第十二課第二框題。內容主要分兩目,第一目主要介紹價值判斷與選擇的含義、產生、要求以及社會歷史性特點,第二目主要介紹影響價值判斷與選擇的因素、正確的價值判斷與選擇的條件及正確處理集體與個人的關系等。
3、學情分析
從知識儲備看,通過近一個學期的學習,學生掌握了一定的哲學生活基礎知識,為本框題的學習準備了一定知識基礎。從能力看,高二學生擁有一定生活體驗,具備一定的信息收集和篩選能力、閱讀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一定的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 從情緒、情感角度看,高二學生即將面臨高考,加之社會很多的價值誘因導致他們選擇與判斷的迷茫,因此學習本框題有它特有的意義。
學習目標
1.理解價值判斷的含義,掌握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社會歷史性、主體差異性,在階級社會中價值判斷和選擇具有階級性。
2.聯系實際,培養認識和選擇正確價值觀、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能力、領悟和認識實現人生價值的正確途徑的能力。
3.牢固奉獻意識,熱愛人民的情感,在價值沖突中正確處理個人、集體和社會的關系,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實現人生價值。
評價任務
1、 通過探究一,認識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含義及聯系。
2、 通過探究二,認識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產生及社會歷史性特征,認識到自覺樹立正
確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必須立足現實,順應歷史潮流,遵循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 3、 通過探究三、四,了解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主體差異性特征,體驗價值比較、鑒別、
選擇的過程;逐步樹立為人民服務和集體主義等正確的價值觀。
教學過程
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評價要點 環節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環節二:情景分析 合作探究
導入:
“你吃了嗎?”
中國人好吃,
紅白喜事吃,求人幫忙吃,接風洗塵吃,見面第一句話往往都是“你吃了嗎?”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吃的事兒。 一、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含義、關系 【合作探究一】:
展示紅中食堂浪費飯菜的圖片。
觀看視頻:公益廣告——節約糧食。
探究問題:你是否有過這樣浪費食物的
行為?面對食物有人選擇吃完或打包,
有人卻選擇倒掉,這是為什么?
展示幻燈片: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含
義、關系。
二.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特征 【合作探究二】:
展示材料: 我們不難發現一個“規律”:
歷史上,在新王朝建立初期,統治者往往勵精圖治,帶頭節衣縮食;到了王朝
中期,社會財富日積月累,出現所謂“盛
世”,這時的統治者日益喪失了當初的進取精神,沉湎于聲色犬馬不可自拔,
吃喝風遂如狂飆突起;至王朝末期,吃喝風迅速滋長,成了誰也管不了、堵不
住的“心腹之患” 。由此可見,吃喝風盛行能否得到有效控制,實在是茲事
體大,最終關系到社稷安危。
探究問題:為什么在歷史上的不同時
期,統治者對“吃”有不同態度? 學生觀看課件從中受到啟發
學生小組討論 依據教師提供的探究方向,思考浪費糧食的原因。
感悟背景材料,獲取、整合有效信息。
依據教師提供的問題,與同學合作探究。
推薦學生代表發表見解。
引導學生進入新課。激發興趣和學習動機,為新課學習創造良好的條件。
啟發學生認識價值觀的導向作用往往通過個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體現出來, 從而認識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含義及關系。
通過合作探究,使學生認識到,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產生和實質及社會歷史性特征。
教師:把握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社會歷史性特征,要求我們如何去做?
教師評價:這是做出正確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客觀依據。
【合作探究三】: 展示材料:
中國歷史上的平民百姓常常食不裹腹,饑寒交迫,若遇上水旱肆虐的災荒年景,被迫“易子而食”也并不罕見,根本無緣享受美食。那么,又是什么人狂喝豪飲、享用饕餮盛宴呢?答曰:“官人也。” 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從百姓那里搜刮來的民脂民膏有相當一部分是被官吏們吃掉了。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國舊制度下的官場就是一幅醉生夢死的“吃喝圖”。
探究問題:材料說明了說明?
【合作探究四】:
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吃貨”們多了起來,同時公款吃喝的問題也備受社會的關注。為此,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出臺了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浙江為貫徹落實八項規定提出了六個嚴禁,后經中央轉發,稱為六項禁令。但是有些人竟然這樣看待這個問題:
某官員:只要不收錢,不把公家錢裝腰包,吃點喝點不是啥大事。公款吃喝有利于弘揚傳統的酒文化,無酒不成禮無酒不成席,無酒不勵志,無酒不壯行。舉杯才知乾坤大,沉醉方悟人生短。
某商販:公款吃喝有利于拉動消費。公款吃喝飯店就有生意。飯店去買酒、買菜、買魚、買肉、去發工資、交稅,整個市場一下子就活了。
某打工妹:禁止公款吃喝后,飯店好蕭條,終于找到一家不錯的飯店打工,這下又要失業了。 問題:對于公款吃喝的認識,各方的選擇為什么不一樣?
練一練:
學生回答問題 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就必須堅持真理,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走歷史的必由之路。
感悟背景材料,獲取、整合有效信息。學生思考問題并回答
學生觀看課件
學生表演情景劇
依據教師提供的問題,與同學合作探究,派代表回答問題。 學生: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因人而異 歸納整合學生觀點,幫助學生建構“正確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首先必須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的認識。
理解在階級社會,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階級性,培養歸納概括能力。
提高學生合作探究分析問題的能力。
活躍課堂氣氛,使事例更加生動化
通過探究幫助學生認識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因角度不同、立場不同而不同。提高學生分析、歸納問題的能力。
環節三: 培養能力情感升華 1、唐代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描繪了漁家生活的閑情逸致,而明代的孫承宗的“畫家不解漁家苦,好作寒江釣雪圖”則寫出了漁家生活的艱辛困苦。這說明( ) A、價值選擇具有社會歷史性 B、價值選擇具有主體差異性 C、價值選擇具有客觀性
D、價值選擇決定人生價值的實現 答案:B
三、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標準 思考: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具有社會歷史性,社會地位不同、認識事物的角度不同、立場不同,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也就不同,也就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有沒有標準?
教師評價:這是做出正確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主觀依據。(可從人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歷史的創造者的角度加以引導。)
補充提問:如何處理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社會利益的關系?
練一練:
2、做出正確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必須具備的條件( )
①自覺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性 ②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把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最高的價值標準 ③把獻身人民的事業、維護人民的利益作為最高的價值追求
④正確處理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關系,自覺把最大多數人的利益放在首位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D
教師:公款吃喝是必須要禁止的,那我們對食物的浪費是不是也沒有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呢? 展示紅中“四個一”的要求: 食堂吃飯不浪費一粒米;校內無一片紙屑;樓內一塵不染;自行車停放一條線。 學生自主完成練習。
學生小組討論派代表回答問題。 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把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最高的價值標準。
學生思考并回答問題。
學生自主完成練習。
學生集體朗讀
隨堂練習,加強理解
啟發學生思考面對價值沖突要明確標準,認識價值判斷和選擇的最高標準是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樹立群眾觀點。
使學生明確如何正確處理個人、集體、社會利益的關系。從而明辨是非,進一步作出正確的價值選擇。
隨堂練習,加強理解。
結合生活實際,首尾呼應,樹立正確價值觀,達到情感上的升華。
環節四: 課堂小結
布置作業:
板書的形式,構成本課框架
論述如何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
回顧總結知識點
學生自主完成作業
整合知識、 形成體系
鞏固新知、加深理解。
板書設計
課后反思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