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世界是普遍聯系的
所屬欄目:高中政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四第七課第一框《世界是普遍聯系的》福建省 - 泉州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四第七課第一框《世界是普遍聯系的》福建省 - 泉州
《世界是普遍聯系的》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本框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思想政治》必修4部分--“生活與哲學”模塊第三單元第七課第一框內容。普遍聯系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之一。它是唯物辯證法部分的邏輯起點,也是本課內容的邏輯出發點,同時又是以后內容的理論前提。
二、學情分析
通過對前面知識的學習,學生已掌握了馬克思辨證唯物主義之辨證唯物論的有關原理,奠定了一定的理論基礎。只要注意引導,對本框題的知識是可以理解的。但學生在理論聯系實際、辨證思維方面能力有限,在理解聯系的普遍性和客觀性,聯系客觀性和人的活動之間的關系以及聯系的條件性等這些問題,歸納起來會有些困難,需要老師給予一定的指導。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把握聯系的含義,正確理解聯系的普遍性和客觀性以及多樣性。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辨證思維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
堅持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相結合,通過設疑、質疑、解疑、合作探究使學生理解世界是普遍聯系的,培養學生堅持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以及創新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學會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自覺地堅持唯物辯證法、反對形而上學,形成辯證的思想方法。
四、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及其確立的依據
重點:事物聯系的普遍性
依據:普遍聯系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兩大總特征之一。它是唯物辯證法的理論體系的邏輯起點,也是人們自覺堅持用聯系的觀點看待和分析問題的理論依據。
2、教學難點及其確立的依據
難點:事物聯系的客觀性與人的活動的關系。
依據:對于剛剛接觸唯物辨證法,又還沒有掌握辨證思維的高二學生來說,無論是在理解上還是思想觀念的轉變上都存在一定的難度。
2
五、教學方法 1、情境教學法:
創設情境,通過將學生引入預設的情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始終保持良好的學習情緒。
2、問題探究法:
在教學中,想方設法讓學生多“思”,用恰當的問題激起學生思維的浪花。
3、漫畫分析法:
利用漫畫的直觀性、生動性等特點,在充分調動學生興趣時,在寓教于樂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還能綜合提高學生的分析、觀察、想象和語言表達能力,達到教學的效果。
4、圖表歸納法:
利用圖表的直觀性、形象性等特點,培養學生分析和歸納的綜合能力。
六、教學過程
教學流程
教學策略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課前自學 自主學習 指導學生閱讀課本,出示思考題。
學生先自學,自己閱讀課本,思考問題,總體感知本課知識脈絡。
先學后教是新課程的重要理念。通過學生自學,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培養學生自學習慣和自學能力。
導入新課
情境教學
創設情境“王校長的煩惱”引導學生進入新課教學。 領悟到自己就生活在普遍聯系之中。 通過“王校長的煩惱”這個教學情境,激發學 生學習興趣。
3
新 課 教 學
聯
系
的
普
遍
性
合作學習法
創設問題:全面二孩政策會帶來哪些影響。 學生討論回答,感受世界是普遍普遍性。
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歸納能力和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聯 系 的 客 觀 性
漫畫分析法 展示兩組圖片,設計問題,組織學生進行探究活動。引導學生在思考中領悟出,聯系具有客觀性。
學生觀察圖片,思考:漫畫給我們什么啟示?
引導學生多角度全面思考問題。
問題探究法 根據圖片判斷聯系方式,引導學生思考:人在聯系面前是否是無能為力的?
學生進行思考舉例
創設問題,鼓勵和引導學生思考。
問題探究法
引導學生觀察漫畫并思考:從漫畫中得到什么啟示?
學生思考、討論、回答。 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能力。
辨別判斷 設置問題,讓學生判斷聯系的不同方式 引導思考判斷。
讓學生從不同的聯系中感受聯系的多樣性。
4
新 課 教 學
聯 系 的 多 樣 性
聯
系
的 多 樣 性
問題探究法
設置問題:我國的人口政策為什么不斷調整,引導學生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發展存在的各種條件,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
學生討論后回答。 培養學生分析探究問
題的能力。
教學小
結 歸納總結 學生先回顧后思考總結
總結本課主干知識 課堂練習 練習鞏固
出示3道選擇題 完成練習
通過課堂練習,鞏固、深化本課重難點知識,同時對學生解題方法進行指導。
課后作業 課后拓展
布置練習
學生課后完成練習
及時復習鞏固,提高答題能力。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