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離散型隨機變量,分布列
所屬欄目:高中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B版高中數學選修2-3第二章2.1.2離散型隨機變量的分布列-吉林省 - 遼源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學科核心素養
本節課從大量的實例出發,利用分布列,清晰全面的描述了隨機現象的統計規律,學生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能夠提高數學抽象、邏輯推理和數學建模等方面的核心素養。
具體來說,本節課是從以下幾個方面踐行數學核心素養。
1、特殊到一般歸納出離散型分布列的定義,通過本環節的學習,培養學生抽取出同類數學對象的共同的、本質的屬性或特征,舍棄其他非本質的屬性或特征的思維過程,從而體會數學定義的抽象過程。
2.在完成分布列的學習之后,更重要的是研究分布列具有什么樣的性質,引導學生思考,利用必然事件的概率,自主完成分布列概率和為1的推導,這種推導自然,合理,無形中就鍛煉了學生的邏輯推理的能力。
3.利用離散型隨機變量的分布列,我們可以清晰明了的得到隨機變量的統計規律,利用這個規律我們就可以指導實踐,如本節課中的兩個重要分布,兩點分布和超幾何分布,都是從實際生活中抽離出來的,學生利用這這些分布就會將實際問題轉化成數學問題,進而解決數學結果,利用得出的數學結果我們就可以指導實踐,這個過程其實就是數學建模的過程。
正如面對一棵樹會有三種態度,實用的,科學的,美感的。一個木商看見這棵樹想的是用它做什么,值多少錢;一個植物學家看見它,就注意它的枝葉花果,生態特征,以便分類;一個畫家看見它只是欣賞它的顏色線條,氣概神韻,那么數學家可能關心它的高度,重量,描繪它的輪廓曲線,試圖從曲線方程的角度去刻畫它,這其實就是核心素養。
課程標準要求
在對具體問題的分析中,理解取有限值的離散型隨機變量及其分布列的概念,認識分布列對于刻畫隨機現象的重要性。
學業要求
理解離散型隨機變量的分布列的意義,會求某些簡單的離散型隨機變量的分布列;掌握離散型隨機變量的分布列的兩個基本性質,并會用它來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教學內容分析
概率與統計部分內容是高中必修內容,離散性隨機變量的分布列是考察的重點。事件的概率著眼于隨機現象的局部問題,而隨機變量的概率分布和期望、方差則著眼于隨機現象的整體和全局問題,簡單的離散型隨機變量的分布列可以清晰的列出隨機事件的變化規律,計算一個離散型隨機變量的分布列又是重中之重。
學情分析
學生將在必修3學習概率的基礎上,利用計數原理與排列組合知識求古典概型的概率值時的概率:取球、抽取產品等問題還要注意是放回抽樣還是不放回抽樣。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會求出某些簡單的離散型隨機變量的概率分布。 過程與方法:認識概率分布對于刻畫隨機現象的重要性。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認識概率分布對于刻畫隨機現象的重要性。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離散型隨機變量的分布列的概念 教學難點:求簡單的離散型隨機變量的分布列
教學準備、教學環境
教學準備:講課課件,短視頻錄制,導學案。
教學環境:硬件用到一體機,展臺,游戲道具(骰子);軟件用到短視頻工具,教學課件,wps,暴風影音,wam音頻播放器。
教學策略分析
在方法上,采取由特殊到一般的歸納方法;在操作上,以問題串引導學生思維活動,推動教學內容逐步展開;在過程中,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分組討論。讓學生親身經歷知識的發生和發展的過程以突出重點;牽引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總結求分布列的一般步驟。不斷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直觀感受,建構良好認知,從整體上掌握知識
教學過程(此頁可加)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技術應用
游戲 小組加分游戲
學生代表參加游
戲
學生在游戲
中感受數學
知識
一體機 展臺
定義 板書分布列的定義 分析定義中的重
要內容
特殊到一般,
抽象數學概
念
一體機 教學課件
性質 學生根據問題串
的回答,總結分
布列具有的特征
分析問題,小組討論 小組合作探
究
課件
練習題 出示關于性質的練習題 根據性質快速作
答
檢驗學生對
性質的掌握
情況 一體機
兩點分布 引導學生分析教材中的例1,總結兩點分別的定義 根據分布列的定
義,自主列出兩點分布
突出學生的
主題地位,提
供自主學習
機會 課件
視頻 播放產品抽檢視頻 學生根據視頻信
息,抽象出數學問
題
提高學生的
核心素養,初
步感受數學
建模的步驟 暴風音影
超幾何分布 分析例2,總結超幾何的定義 學生求隨機變量
的取值的相應概
率
初步感受超
幾何分布,體
會求分布列
的步驟。 課件
練習
超幾何分布的練習 自主完成練習題的求解 鞏固超幾何
概念,掌握求
分布列的基
本步驟 展臺
課堂小結 引導學生回顧整節知識 學生完成主要知
識的總結
初步感受數
學建模的步
驟
課件
課后作業
設置開放作業
學生自主完成方案的設計 開闊學生視
野
板書設計
2.1.2離散型隨機變量的分布列
一、定義 三、求分布列的步驟 二、性質
教學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課堂上,無論是新教師還是老教師,通常會把自己當做課堂上的主人而過多的會忽略學生的主體地位;或者學生會因為長時間的習慣于聽老師來講解而忘記自己是課堂的主人。在建立新知的過程中,教師力求引導、啟發,讓學生逐步應用所學的知識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形成比較系統和完整的知識結構。每個問題在設計時,充分考慮了學生的具體情況,力爭提問準確到位,便于學生思考和回答。使思考和提問持續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內,學生的思考有價值,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在不斷的思考和討論中完善和加深。但由于時間的把握,以及對學生的放手程度上,實施落實的可能還不到位,有待改進;其次,對超幾何分布的剖析還不夠到位,超幾何模型練習較少。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