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空間幾何體,三視圖
所屬欄目:高中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數學人教A版必修二《1.2.2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東莞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高中數學人教A版必修二《1.2.2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東莞市厚街中學
《1.2.2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說課稿
----東莞市厚街中學 紀鳳英
各位評委好,我是來自東莞市厚街中學的紀鳳英,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A版
數學必修2第一章“1.2.2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
我將通過教材學情分析、目標分析、教法學法分析、教學過程、評價分析五個部分,闡述本節課的教學設計。
一、 教材與學情分析
1. 教材地位與作用
本節課是新課程人教A版必修2第一章第二節的內容,是在初中學習三視圖的基礎之上來進一步學習三視圖,為后面學習直觀圖以及點、線、面的位置關系打下基礎,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三視圖是空間幾何體的一種表示形式,是立體幾何的基礎之一。學好三視圖有利于培養學生學習立體幾何的興趣以及空間想象能力、幾何直觀能力。而且三視圖在工程設計、機械制造及日常生活中有著重要意義。 2. 學情分析 (1)知識與能力:
學生在初中就已經學習了三視圖,對三視圖的定義已經有了初步了解;在前面也剛剛接觸了大量的空間幾何體的模型,學習了柱、錐、臺、球的結構特征,對空間幾何體的直觀圖有了初步的認識。因而自主探究能力已經具備一定的基礎。
(2)學生實際:
學生的動手能力比較薄弱,因而畫圖需要較多時間;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比較差,因而無法準確的識別三視圖的立體模型。因此,本節課對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繪圖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需要老師逐漸引導并讓學生主動學習、樂于參與。
二、 目標分析
1. 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的理念,以及上述教材結構與內容的分析,結合厚街中學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及心理特征,制定如下三維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直接性目標)
(1)使學生學會在平面上表示空間圖形,能畫出簡單空間圖形(長方體、球、圓柱、圓錐、棱柱等)的三視圖
(2)能識別并描述三視圖所表示的立體模型 (3)通過觀察能畫出簡單組合體的三視圖
2
【過程與方法】(發展性目標)
培養和發展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和作圖能力,著重培養其空間想象能力和空間思維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可持續性目標)
(1)通過對大量圖形的欣賞和感悟,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提高其學習立體幾何的興趣
(2)通過簡單幾何體三視圖的作圖過程培養學生作圖能力及從多角度觀察和思考問題的能力
(3)體會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的轉化關系,滲透應用數學的意識 2.教學重點、難點
根據教學目標,確定如下重點與難點:
【重點】三視圖的畫法,能畫出簡單組合體的三視圖
【重點的突出】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讓學生大量畫圖親身感受畫圖要點;通過學生的一撮點分析,加深學生印象。 【難點】識別三視圖所表示的空間幾何體
【難點的突破】通過學生自由想象,展現幾何體的由來,展現不同視圖的幾何體來突破難點。
三、 教學方法與手段
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課程知識結構的要求,為更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
點,遵照學生的認識規律,我設計如下的教法學法: 1.教學方法
本著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本節課提倡“主動參與,樂于探究,交流合作”,教師通過問題誘導,啟發討論,引導學生直觀觀察,動手實踐,使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能夠掌握方法、提升能力。
2.教學手段
運用多媒體動畫演示、空間幾何體的實物和模型輔助教學,讓學生通過具體實物感受三視圖的定義,利用多媒體增強動感及直觀感,化抽象為具體,降低學生學習難度。
四、教學過程
我將從創設情境引入課題、活動探究交流合作、回顧反思歸納提煉、課后
作業鞏固提高四個方面來闡述我的教學過程。
評價分析
本節課課堂氣氛比較活躍。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積極探索,學習熱情較高,思維活動展開得比較充分。在畫三視圖以及由三視圖還原幾何體有深刻體會,在動手實踐、觀察歸納等方面的能力和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都有較大的提高。具體表現為:
1、學生通過動手畫圖,能夠自主畫出了常見幾何體以及組合體的三視圖。并在老師的引導下歸納出作圖要點。
2、學生通過自主想象,能夠將三視圖還原其幾何體,在空間想象能力方面
有了重大提高。
3、學生能通過自己的分析思考,自主學習自主實踐,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增強了學習的信心。
存在不足:由于我們農村高中學生基礎比較薄弱,本節課我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還不夠多,在培養學生合作學習這一方面也做得不夠。
教學設計說明:
本節課根據新課程的理念,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大膽處理教材,借助多媒體輔助手段,讓學生在參與中學會學習、提高能力。主要表現在:
新課程強調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數學來源于生活并作用于生活。將所學的知識通過生活中的具體例子展示給學生,激發興趣;將數學再應用到生活當中去更能充分體現數學的價值,提高興趣。本節課通過生活中的問題情境引入,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存在于生活中。我通過大量實物展示這種直觀感受的方式讓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新課標強調學生主動學習,動手實踐。本節課畫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是重點,對于這個重點的突出,我設置了大量的活動環節讓學生主動學習。活動1畫長方體,活動2畫圓柱、圓錐、圓臺,活動3畫正四棱錐、正三棱柱,活動4畫組合體。從而本節課學生是主人,老師只是一個引導者和啟發者的作用,真正實現了“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
新課標倡導高效課堂,高效課堂體現在及時抓住學生突然閃現的思維火花,順水推舟將某知識或方法做適當拓展與延伸,從而拓展學生思維。本節課我利用正四棱錐和正三棱柱的三視圖順水推舟求其正視圖或側視圖的邊長,一是讓課堂形式多樣化,二是提升了學生的數學思維,把原本需要兩節課的課時量在一節課就完成,大大提高課堂的效率。
新課注重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提倡思維的發散。本節課由三視圖還原幾何體時設計了活動7:若只給出正視圖側視圖,它可能是什么幾何體?由學生盡情想象,暢所欲言。
本節課課堂氣氛比較活躍。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積極探索,學習熱情較高,思維活動展開得比較充分。學生在分析問題能力和作圖能力方面,在空間想象能力和空間思維能力方面有較大的發展。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