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種群密度調查,樣方法
所屬欄目:高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必修3第四章第一節《種群密度調查——樣方法》河北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必修3第四章第一節《種群密度調查——樣方法》河北省優課
種群密度調查——樣方法
一、教學內容分析 1.教材分析:
種群的特征是人教版必修3第四章第一節內容,講述了種群的特征、種群密度調查等內容。計劃用兩課時。本節為第一課時。重點分析種群密度的調查方法——樣方法。 2.學生分析:
學生在初中生物學和必修1、必修2學習了有關種群的概念,知道物種與種群的關系,也知道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單位。但對于不同于個體生物的生物種群的特征,種群各個特征之間的關系以及研究種群密度問題的基本方法,以前的學生從沒有接觸過。因此本節的教學重點和難點之一是樣方法調查種群密度的過程。在初中,學生學習過基本的估算方法,這就為本節奠定了方法基礎,然而學生對實驗過程中數據分析的能力較弱,因此本節的教學難點之一是實驗數據的處理、分析。 二、教學設計思想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實際是學習者思考與實踐過程中獲得的對新情境的認知。教師要幫助學生在已知與未知事物之間建立聯系,進而幫助學生對兩者間的內在聯系進行分析,獲得深刻理解與認知。本節課學生已有的知識是種群的概念、與物種的區別及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單位。對于生物以種群為單位來面對環境即種群生態所研究的問題(例如種群數量、密度等)很陌生。因此教學設計是以具體生產實踐中的問題切入,引出對有關種群問題的研究,同時分析研究種群與研究生物個體問題的區別。通過模擬種群數量的調查,指導學生利用網絡查閱調查方法。并由此認識種群的特征之一——密度。然后提出新的學習任務,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上網查閱種群的其他特征,并分析這些特征與種群密度的關系,以及對種群數量變動的影響。最后,對學生的自學情況進行評價、總結。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通過實例歸納種群的概念
通過模擬種群密度調查的活動,初步學會樣方法調查種群密度的過程 2、能力目標:
通過模擬種群密度調查的活動,學會對實驗數據的處理與分析 3、情感態度目標:
通過討論和分析,認識生物科學在指導生產實踐方面的價值 四、學習重點與難點:
學習重點:樣方法調查種群密度的過程 學習難點:樣方法調查種群密度的過程
實驗數據的處理、分析
五、學習準備:
交互軟件smartnotebook 模擬草原 記錄單 六、教與學方法
多媒體輔助教學小組討論模擬法 七、教學設計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 師1:好高興和咱們高一18班的同學們有這么個共同學習的機會。今天有很多老師在聽課,同學們可能會有點緊張,咱們先做一個游戲,放松一下。 師2:在這張投影片上有四邊形、三角形以
及圓三種幾何圖形,三角形和圓各有
多少個?【圖片1】 師3:難度大一點,這張投影片中的三角形和圓的數量呢?【圖片2】
師4:顯然,面對一個龐大的群體,要在短時間內完成計數是不可能的。許多時候,我們只需要知道大體數量即可。如果現在只需要對圖片中三角形的
學生通過直接計
數的方式完成。
學生獨立完成,
采用折紙、
用自己的工具畫樣方,
匯報方案。
通過游戲導入,既激發學
生的興趣,又將學生注意力迅速引到課堂。
種群密度調查方法1:直接計數法 僅是創造困難,但不實際操作,關鍵是引出“樣方這種估算方法” 體會估算的意義,明確種群密度調查的要點:調查范圍、調查對象、計數原
深度學習:種群密度調查-樣方法
2
數目作一個估算,同學們有沒有比較簡捷的辦法得出數據呢? 師5:引導學生深度思考采用相應方案的理
由,最后進行小結。 小結1:
1.選定研究范圍(區域) 2.明確調查對象及其分布 3.隨機選取 4.計數原則
師6:面對一個大的群體,我們采用了隨機
選取一部分進行計數,這部分稱為“樣方”,然后再通過計算來估計整體。
方案1:對折的方式
方案2:數某幾排數量的方式:
學生歸納總結
則、隨機取樣
引出方法
種群、種群密度概念
師7:花了這么長時間數圖形,我們好像是
在上數學課了吧。其實,生物的許多問題需要借助數學的方法來解決的。 投影圖片:藏羚羊、蝗蟲、互花米草、超級稻。
師8:這四個實例均反映一個共同概念:種
群。什么是種群呢?
師9:當研究種群時,你更想了解種群的什
么內容?(種群數量)
假如我經調查在某地發現了100只蝗蟲,告訴得出這個數量的危害嚴重嗎?如果這100只蝗蟲在一株植物上,你覺危害程度如何?如果是在一個10000平方米的田地里發現了100只你覺得危害嚴重嗎?可見,種群密度更能反映種群的數量特征。
學生歸納種群概念
學生思考種群密度調查的重要性
引出種群概念
創設矛盾,引發學生思考,引出種群密度概念、意義
模擬樣方法
出示草原圖片,教師引導:科研人員想了解草原中冷蒿或蘆葦的情況,你們決定如何調查呢?
為了調查方便,我們把這個張紙比作是這塊草地,三角形代表冷蒿和圓代表蘆葦。前后四人為一組,每組調查一種植物的種群密度。
小組匯報的方式:
利用“吉吉軟件”實時傳輸。 操作方式:
一個小組匯報后,找相同圖案的其他小組匯報,相同圖形的結果放在一起;小組匯報研究過程,其他小組補充,老師板書形成“種群密度調查”的過程
哪些因素影響種群密度調查結果? 小結2:樣方法調查種群密度的過程
調查對象:調查過程:
調查樣地的選擇
調查對象的選取和分布類型
討論小組研究方案、根據方案實際操作、完成“記錄單”前4項、可能利用工具在“工具袋”
設計方案調查草本植物的種群密度,完成模擬調查和數據分析
深度學習:種群密度調查-樣方法
3
樣方的考慮(形狀、大小、位置、 數量、計算) 數據統計 數據分析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