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胚胎移植及應用
所屬欄目:高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高中生物選修三《胚胎移植及應用》黑龍江 - 佳木斯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高中生物選修三《胚胎移植及應用》黑龍江 - 佳木斯
胚胎工程的應用及前景 ―――胚胎移植
一、教材分析: 關于《胚胎工程的應用及前景》一節,是對胚胎工程的小結,也是本專題學習的重點。通過前面幾節知識的學習,學生已經了解了胚胎工程中許多知識與技術,本節的內容與前面幾節內容緊密聯系,是體內外受精作用和早期胚胎培養、發育的延伸和應用,同時也聯系到基因工程、細胞工程等知識的內容,是教學的難點所在。教材集中講述了胚胎移植、胚胎分割、胚胎干細胞的分離和培養這三種胚胎工程技術。 關于胚胎移植,教材首先從胚胎移植的概念導入,通過概念的學習使學生知道胚胎移植的含義及在胚胎工程中的地位, 即體外受精、 胚胎分割等任何一項胚胎工程技術所生產的胚胎, 都必須經過胚胎移植技術才能獲得后代, 胚胎移植是胚胎工程的最后一道“工序”。關于胚胎移植的現狀和意義,教材先用數字簡述了胚胎移植的現狀,以引起學生的重視,再用圖解的方式,從加速育種工作和品種改良、大量節省購買種畜費用、一胎多產、保存品種資源和保護瀕危物種等幾方面,闡述了胚胎移植在充分發揮雌性優良個體繁殖潛力方面的意義。關于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教材是在講述胚胎移植的生理學基礎之上,以圖代文的方式進行講述的。用形象的流程圖來講解生物技術的基本程序,可使學生更深入,更直觀地理解所學的內容。
二、學情分析 1、知識方面:學生在生活中通過媒體以及前面的專題學習已經形成有關胚胎工程的基本概念,并對胚胎工程在生活中的應用和前景有一定的科學認識。但學生對于胚胎移植中的主要技術和具體原理和程序了解并不是很清楚。 2、情感方面:胚胎工程的應用具有有一定的未來科技的特征,容易激起學生的求知欲、好奇心,使學生具有強烈的興趣,很高的積極性,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培養學生學習的能力,增強理解。 3、能力方面:學生初步具有從多媒體和生活中收集信息,分析圖表、文字信息能力。
三、設計思路 新課程的理念,提倡的是以人為本;新課程的實施,關注的是教學的有效性。本節課是結合生物概念教學有效性研究的課題,在設計的時候就是以胚胎移植的概念教學為主線,圍繞分析胚胎移植的概念中的構成要素,解剖概念,得出四個生理學基礎,同時構建胚胎移植技術的基本程序流程圖(以家畜的胚胎移植為例)。把概念、生理基礎、基本程序流程圖三個相對獨立的三塊知識有機的聯系起來。做到先是化整為零,再是化零為整。利用對概念學習過程中去突破教學重難點,同時促進學生思維能力和積極情感的發展,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教學時首先根據胚胎移植的概念分析啟發學生意識到這項技術涉及提供胚胎的動物(供體)和接受胚胎的動物(受體);胚胎移植具體操作的對象是早期胚胎;胚胎移植能否成功的關鍵取決于供體和受體的生理狀況。進而提出一些問題誘導學生思考、討論并得出結論。例如,選擇怎樣的供、受體呢? 確定理想的供體動物應該考慮哪些生理指標?供體與受體之間進行胚胎移植時是否會發生免疫排斥反應?從供體動物的哪個部位采集胚胎呢?將獲取的胚胎移植到受體動物的哪個部位呢?然后,以家畜的胚胎移植為例,向學生闡述胚胎移植技術的基本程序。最后得出胚胎移植的現狀和意義,胚胎移植的實質、成功的標志與地位,這項技術是目前的胚胎工程獲得后代的必須經過的最后一道“工序”。
四、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舉例說出胚胎移植; 2、說出胚胎移植的生理學基礎。
(二)能力目標 1、以概念學習促進學生思維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認同胚胎移植在胚胎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搜集胚胎工程研究進展的資料,撰寫專題綜述報告 五、教學重點與難點 (一)教學重點 1、胚胎移植的生理學基礎、基本程序。 (二)教學難點 1、胚胎移植的生理學基礎 六、教法與學法 (一)教法 1、以分析概念過程創設情境,層層設問,教師及時將知識進行歸納和總結。 2、利用多媒體把抽象事物具體化,得出胚胎移植技術的具體程序。 3、三種方法結合:講授法、討論法、歸納法 (二)學法 1、明確教學目的,扣緊主題,準確地從教材中提取有效信息。 2、學會正確地閱讀和分析圖片,達到提高分析并解決問題的能力。 3、指導學生通過多媒體課件認真觀察、分析事物,認識事物的相互規律。 4、讓學生通過概念學習促進學生思維能力。
七、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教師組織和引導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 創設情 我們學習了《胚胎工程》的有關內容。看下面熒光標記的小鼠圖片, 學生復鞏固提高,
景導入新課 思考相關問題。當我們在體外獲得了轉基因小鼠早期胚胎后,怎樣做才能將它們孕育成幼體? 習與思考討論 激發學生求知欲望。 它在畜牧生產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因為通過體外受精、核移植、轉基因等技術獲得的胚胎,只有移植給受體才能獲得后代,因此,胚胎移植技術是胚胎工程不可缺少的終端環節。那么,胚胎移植具有哪些意義?什么是胚胎移植技術?怎樣進行胚胎移植?如何保證胚胎移植成功?這些就是本節課要學習的主要內容。 一、胚胎移植的概念 首先讓學生直接說出什么是胚胎移植呢? 一.胚胎移植概念: 將雌性動物的早期胚胎,或者通過其他方式得到的胚胎,移植到同種的、生理狀態相同的其他雌性動物的體內,使之發育為新個體的技術。 學生通過對概念分析胚胎移植的供體與受體條件、職能,胚胎移植對象、胚胎的來源,胚胎移植的條件;分析并且逐步完善胚胎移植技術的基本程序流程圖。 學生分析與思考 通過分析胚胎移植的概念,使學生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 二、胚胎移植的生理學基礎與基本程序 以概念為主線逐步分析得出生理學基礎與基本程序流程 活動一: 操作對象 將雌性動物的早期胚胎,或者通過其他方式得到的胚胎,移植到同種的、生理狀態相同的其他雌性動物的體內,使之發育為新個體的技術。 那么如何得到胚胎?學生閱讀、討論交流并回答 雌性動物的早期胚胎和及其他方式(體外受精、轉基因、核移植) 的到的胚胎. (一)基本程序 (1)對供體、受體進行選擇 分析供體與受體條件、職能 (2)超數排卵處理 具體處理方式 (3)配種或人工授精 復習體內受精的過程,學生歸納得出: (二)胚胎移植的主要生理學基礎 ①早期胚胎形成后,一定時間內不與母體子宮建立組織上的聯 系。呈游離狀態,這就為胚胎的收集提供了可能 。 (一)基本程序 (4)胚胎的收集(沖卵) 在配種或輸精后第7天,用特制的沖卵裝置,把供體母牛子宮內的 早期胚胎沖洗出來。 (5)對胚胎進行質量檢查 你知道檢查的目的嗎?(檢查胚胎的發育狀況) 此時胚胎處于什么時期?(處于桑椹胚或囊胚) (6)胚胎的保存 胚胎保存的條件是什么?(目前是在零下196℃液氮比較先進 ) 與學生歸納得到下圖 基本程序(圖) 引導學生從概念出發,分析基本程序,通過學生閱讀、討論交流并回答 指導學生閱讀時善于思考歸納總結。 培養學生
針對圖中的“?”是不是任何情況都可以移植? 活動二: 移植條件 將雌性動物的早期胚胎,或者通過其他方式得到的胚胎,移植到同種的、生理狀態相同的其他雌性動物的體內,使之發育為新個體的技術。 讓學生分析胚胎移植是否成功?移植條件必須要滿足四能:能收集胚胎、能移植、能存活、能發育 (二)胚胎移植的主要生理學基礎 ①早期胚胎形成后,一定時間內不與母體子宮建立組織上的聯 系。呈游離狀態,這就為胚胎的收集提供了可能 。 ②哺乳動物發情排卵后,不管是否妊娠,在一段時間內供受體生殖 器官生理變化相同。為供體胚胎移植提供了相同的生理環境 ③受體對移入子宮的外來胚胎無免疫排斥反應,這為胚胎在受體內 的存活提供了可能。 ④供體胚胎與受體子宮可建立正常生理和組織聯系,遺傳特性不受 影響。為移植后的胚胎繼續發育提供了營養等方面的保障。 思考與討論: 1、在胚胎移植操作中,怎樣才能使胚胎在移植前后所處的生理環境保持一致?例如,供、受體的發情時間要一致嗎? 應對供體和受體母畜進行同期發情處理,使它們的生理條件達到同步或一致,這樣才能使供體的胚胎移入受體后有相同或相似的生存條件,這是胚胎移植成功與否的關鍵。因此,必須做到供、受體母畜的發情時間一致。 處理: 同期發情(具體做法:注射相關激素) 2、供體胚胎移入受體子宮的位置,應與在供體內的位置相同或相似嗎? 供體胚胎移入受體子宮胚胎的位置應該與其在供體內的位置相同或相似,移入胚胎一側的受體子宮對應的卵巢必須有黃體存在。 學生進行歸納 學生根據概念 進一步分析得 出胚胎移植的主要生 理學基礎 圖文轉換的能力,以及總結概括的能力。突破本節的難點。 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與歸納能力 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
(一)基本程序 (7)胚胎的移植 方法一:手術法 具體做法:引出受體子宮和卵巢,將胚胎注入子宮角,縫合創口。 方法二:非手術法 將裝有胚胎的移植管送入受體母牛子宮的相應部位,注入胚胎。 (8)妊娠檢查 (9)產下犢牛 引導學生完善過程圖 引導學 生從概念出發,分析基本程序 力 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三、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圖 以概念為主線逐步分析得出生理學基礎與基本程序流程圖 學生歸納完善圖 培養學生圖文轉換的能力,以及總結概括的能力。 四、胚胎移植的現狀和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 根據書本P75、圖3-17,思考討論同學交流 (一)胚胎移植的現狀: 1、牛、羊的胚胎移植效率不斷提高; 2、牛、羊的胚胎移植在我國部分地區已進入生產應用階段,大大推動了我國畜牧業的發展。 引導學生分析圖片歸納 學生思考,回答 通過引導學生分析,加深對胚胎移植意義的理解;同時培養學生分析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