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受精作用
所屬欄目:高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福建省高中生物優質課比賽視頻_《受精作用》南靖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福建省高中生物優質課比賽視頻_《受精作用》南靖
受精作用的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受精作用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遺傳與進化》第2章第1節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第3課時的內容,這課時包含了兩個重要內容:一個是通過模型建構探究減數分裂形成配子的多樣性,另一個是受精作用的過程和實質。這課時的內容體現了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的重要性,同時為學習第5章基因重組的類型和意義奠定了基礎。
【學情分析】
由于學生受知識水平和思維能力限制,特別是教學內容本身是微觀的又是動態的過程,給學生理解減數分裂形成配子具有多樣性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設計思路】
本節課遵循《高中生物課程標準》的“面向全體學生、提高生物科學素養、倡導探究性學習”等課程基本理念,本課設計開展“自主、合作、探究、設問、答疑”的學習方式,讓學生成為課堂的真正主角,教師發揮引導者,組織者的作用。課前讓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合作建構減數分裂中染色體變化的模型,課堂上通過小組代表演示模型,并結合相關的問題引導學生探究減數分裂形成配子多樣性的原因。并借助受精作用的動畫讓學生觀察、分析、討論并總結歸納受精作用的過程和實質。實現了把抽象的知識具體化,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讓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中體驗和感悟生物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密切關系,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①通過模擬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變化理解配子中染色體組 合的多樣性原因。
②理解受精作用的過程、實質和意義。
2、過程與方法:
①培養學生自主獲取新知識的能力。
②培養學生小組合作探究的能力。
③培養學生自主歸納知識結構的能力。
3.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克服困難,認真鉆研的精神。通過模擬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變化,探究配子多樣性的原因,進而形成生物界中多樣性與共同性相統一的觀點,樹立辯證唯物主義的自然觀。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環節與內容 | 教師的組織和引導 | 學生活動 | 教學意圖 | |||||||||||||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
課件展示這幅圖,并提出以下這些問題:人的體細胞中有多少條染色體?人的精子和卵細胞中有多少條染色體?從人的精子、卵細胞到人的體細胞之間應該有一個什么樣的變化過程?人的體細胞是怎樣形成的? |
思考并回答 |
創設問題情境引起學生思考引入新課。 |
|||||||||||||
一.配子中染色體組合的多樣性原因 :學科網ZXXK] 結論1: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導致配子染 1.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導致配子染色體組合多樣性。 結論2:四 2.四分體時期非姐妹染色單體的交叉互換導致配子染色體組合多樣性。 二.受精作用
4.意義 配子染色體組合多樣性。1222結論2:四分體時期非姐妹染色單體的交叉互換導3 |
俗話說: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
設疑:難道同種生物的精(卵)原細胞產生的配子不同嗎?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探討。 活動一:(課前布置以小組為單位建構減數分裂中染色體變化的模型) 教師先檢查各個小組建構的模型,然后請一個小組代表用展臺展示模型。 (要求其他組作評價同時糾正演示中出現的不科學的地方。) 活動二: 1.討論:(不考慮交叉互換)一個含有兩對同源染色體的精原細胞經過減數分裂能形成幾種類型的配子呢?
教師通過展示細胞分裂過程的圖像引導學生分析形成配子的種類。 ![]() ![]() 思考: 1個精原細胞形成幾種精細胞? 1個生物體形成幾種精細胞? ![]() 思考: 1個卵原細胞形成幾種卵細胞? 1個生物體形成幾種卵細胞? 活動三: 1.討論:(不考慮交叉互換) 一個含有n對同源染色體的精原細胞或卵原細 胞減數分裂后能形成幾種類型的配子?若是一個含有n對同源染色體生物體呢? 2.發言:請小組代表發言。 教師通過數學建模引導學生分析 ![]() 引導學生歸納: 1.一個含n對同源染色體的精原細胞,經減數分裂產生的精子類型有2種。 2.一個含n對同源染色體的卵原細胞,經減數分裂產生的卵細胞類型有1種。
活動四:
教師展示交叉互換的細胞分裂圖像,與學生一起分析。 ![]() ![]() 課件展示受精作用的圖片,引導學生觀察并理解受精作用的概念: 卵細胞與精子相互識別,融合成受精卵的過程叫受精作用。 設疑:僅有一個精子能和卵細胞結合,為什么? 播放受精作用的動畫過程并引導學生理解受精作用的過程和實質。 過程:精子的頭部進入卵細胞,尾部留在卵細胞外,同時,卵細胞的細胞膜發生復雜的生理反應,以阻止其他精子再進入。 進入以后不久,精子的細胞核就與卵細胞的細胞核相融合,使彼此染色體會合在一起。 這樣,受精卵就恢復了體細胞的染色體的數目。 受精作用的實質:精子的細胞核和卵細胞的細胞核相互融合。即同源染色體會合。 設疑:1.細胞相互融合的基礎是什么? 2.如何理解兩條同源染色體的來源不同? 3.受精卵的遺傳物質來源于哪里? ![]() 活動5: 閱讀課本P25頁最后一段,進行小組討論,并歸納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義: 有利于生物在自然選擇中進化,體現了有性生殖的優越性。 有利于維持每種生物前后代體細胞中染色體數對于生物遺傳和變異具有重要意義。 |
思考 一個小組代表用展臺演示課前小組合作建構減數分裂中染色體變化的模型,其他同學認真聽講解并作出評價。 思考討論 小組代表通過建構的模型分析 看圖思考 回答 看圖思考 回答 小組討論 歸納小結并分析得出配子中染色體組合的多樣性原因之一: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導致配子染色體組合多樣性。 小組討論 小組代表通過建構的模型進行分析 觀察思考 分析得出配子中染色體組合的多樣性原因之二:四分體時期非姐妹染色單體的交叉互換導致配子染色體組合多樣性。 觀察思考 觀察動畫理解受精作用的過程和實質 思考并回答 閱讀課本并展開小組討論 |
通過設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利用分組建構減數分裂染色體變化的模型過程,達到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通過展示并介紹作品,能較好地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培養學生分析推理能力及概括表達能力 培養學生的識圖能力、分析和歸納總結能力 訓練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 培養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 培養學生小組合作探究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培養學生的分析和歸納總結能力 通過圖片和設疑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利用動畫過程把抽象的內容具體化,有利于突破難點,大大降低了學生的學習難度。 通過設疑并結合動畫引導學生回顧舊的知識及解決新的問題。 培養學生閱讀課本獲取信息的能力 |
|||||||||||||
課堂總結 |
![]() |
總結本節課內容,理清思路,構建知識網絡 |
培養學生概括總結的能力及構建知識網絡能力。 |
|||||||||||||
拓展知識 |
![]() |
觀察思考 |
提高學生從圖中獲取信息的能力 |
|||||||||||||
課堂練習 |
1、 100個卵原細胞與100個精原細胞形成的生殖細胞受精,能形成受精卵( )個: A.100個 B. 200個 C. 300個 D.400個 2、一種動物的體細胞在有絲分裂后期有32條染色體,它的體細胞、精原細胞、初級精母細胞、次級精母細胞、精子及受精卵中DNA數為( ) A. 32,32,64,32,16 ,16 B. 16,16,32,16,8,16 C. 32,32,32,16,8 ,16 D. 16,16,16,16,16,16 |
思考并回答 |
利用課堂練習,及時鞏固知識,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