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降低化學反應,活化能的酶,二酶的特性
所屬欄目:高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課標版必修1分子與細胞第5章第1節降低化學反應活化能的酶二酶的特性-河北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教課標版必修1分子與細胞第5章第1節降低化學反應活化能的酶二酶的特性-河北省級優課
探究ph對酶活性的影響教學設計
一 、教學目標:
1、學會控制自變量,觀察和檢測因變量的變化及設置對照組和實驗組。
2、學會用準確的語言闡明實驗探究的結果。
3、概述pH影響酶的活性。
4、體驗科學探究過程,領悟科學探究方法,體現團隊合作精神。 二、教學重點:
1、學會控制自變量,觀察和檢測因變量的變化及設置對照組和實驗組。
2、學會用準確的語言闡明實驗探究的結果。 三、教學難點:
確定和控制對照實驗中的自變量和無關變量,觀察和檢測因變量的變化。 四、教學方法:實驗探究法
五、實驗原理:過氧化氫酶能將過氧化氫分解為氧和水 六、材料用具:
新鮮的質量分數為20%的肝臟研磨液,體積分數為3%的過氧化氫溶液, 5%的鹽酸溶液,5%的NaOH溶液,蒸餾水。
試管若干,量筒,大、小燒杯,滴管,火柴,衛生香。 七、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教師組織與指導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新課導入
提問:同學們慢慢咀嚼饅頭會有什么感覺? 為什么呢? 唾液淀粉酶隨食物進入胃內,還有這樣的作用嗎?
可能是什么條件變化導致它的活
性發生改變?
提出問題:pH對酶的活性究竟有何影響呢?
探究課題: 探究pH對酶活性的影響
學生應答。
從學生熟悉
的生活情境入手,引導學生思考可能影響酶活性的條件,激發學生進行探究的興趣。
探究過程
請同學們根據確定的課題分析以下材料用具,并回答報告單上的問題 新鮮的質量分數為20%的肝臟研磨
液,體積分數為3%的過氧化氫溶
液,5%的鹽酸溶液,5%的NaOH溶液,蒸餾水。
了解自己所在小
組的探究內容。
通過對實驗
材料的分析解確定和控制好變量對于設計實驗的重要意義。 ①實驗材料分析
試管若干,量筒,大、小燒杯,滴管,試管夾,pH試紙,火
柴,衛生香。 問題1:1.如果改用淀粉酶探究
pH對酶活性的影響,所選材料合
理嗎?
教師補充:(1)淀粉在酸性條件
下可以被分解( 2)碘液在氫氧
化鈉溶液中與氫氧化鈉發生反
應,不能與淀粉產生藍色反應;斐林試劑中的氫氧化鈉與鹽酸發生中和作用,使斐林試劑失去鑒
定作用 問題2:肝臟研磨液的主要成分是
什么?為什么需要新鮮的肝臟研
磨液?
問題3:設計該試驗你依據的原理是什么?
根據對所選材料的分析同學
們會做出怎樣的假設?假設的依
據是什么?
根據自己做出的假設,你預期會看到怎樣的結果?比如ph值升高或降低時會出現什么現象?
將預期結果寫到報告單上。
分析實驗材料回答問題。
學生答出:主要成分是過氧化氫酶,如果肝臟不新鮮其中的過氧化氫酶會被微生物分解掉。 學生回答:過氧化氫酶能將過氧化氫分解為氧和
水
學生將預期結果
寫在報告單上,
并做出回答。
通過對設計
原理的提問使學生明白
酶的活性通
過過氧化氫
的分解速率體現
讓學生做出假設,并預期實驗結果,為實驗后實驗結果的分析做鋪墊,增強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能力
②實驗方案的設計和討論
提問各組學生以上問題。
假設僅僅是一種推測,這種推測是否正確,還需要實驗來檢驗,
引導學生進行實驗設計 三、實驗設計
指出:控制好變量對于設計一個嚴謹的、可行性強的實驗來說尤為重要。在大屏幕上列出思考問題:
(1)你所設計實驗的自變量是什么?如何控制?
(2)實驗的因變量是什么?反映因變量的指標是?如何對其指標進行檢測? (3)無關變量有哪些?如何進行控制?
請學生在認真思考和完成上述
問題后,再設計實驗的具體步
驟。
給學生5分鐘,各組討論,設計
實驗步驟。
注視大屏幕,了解要思考的問題。
積極思考,小組
討論,為實驗步驟的設計做好準備。
學生討論,交流。
通過思考題的方式將實驗中自變量的確定和控制、因變量指標的觀察和檢測重點提出,幫助學生理清實驗設計思路,把握對照實驗設計的基本方法。教師走進學生,詢問,提示。
請各組的同學展示實驗方案,教師在每個小組介紹完實驗步驟時,詢問各組設計中的自變量及其控制方法,因變量指標的觀察和檢測方法。其他同學認真傾聽,聽完后,討論。
在學生介紹時對把握的好的地方給予肯定和鼓勵,及時把可能出現的問題指出并且糾正,如:①缺少對照實驗組(尤其是pH組設計時),沒有對比實驗,我們將不能準確的判斷自己的實驗結果是否正確。②單一(自)變量的確定,如探究ph值對酶活性的影響時,實驗組和對照組酶所處的溫度條件均應相同。③要嚴格控制無關變量,遵循等量原則。④牢牢把握因變量與自變量
的對應關系。如:是對底物控制ph值還是對酶控制ph值?不同ph值溶液混合會改變原有溶液的
ph嗎?⑤因變量指標的檢驗方法是否簡便可行。最后指出,因為
第一個小組介紹,全體討論;第二小組介紹,全體討論。
各組互相評價,
補充。
學生加深對實驗
設計基本原則的理解。
通過匯報、不同組之間的比較和辯論、相互的評價和補
充,充分發
揮學生進行探究的主動
性,學生通
過探究過程深刻體會實
驗設計中對
照原則、單
一變量原
則、等量原則的意義。
③實施實驗
酶的量和底物的量會影響酶促反應的速率,所以統一規定好實驗中每種酶和反應物的加入量。
通過上述討論強調實驗設計的基本原則。
在學生討論、互評的基礎上,總結出比較合理完善的實驗設計。
學生經過討論,及時發現本小組
設計方案的不足之處,加以修改完善。
請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驗方案,開始實驗。
教師巡視、指導,提醒學生實驗操作的規范性和安全性。
每組學生分工協作,開始實驗
(5—10分
鐘)。
完成實驗操作,將觀察到的實驗現象記錄在實驗報告單上,與預期結果進行比較,得出結論。
通過實驗學生展示動手
操作能力,
加強規范操作意識,并且體現出團隊分工合作的精神。
請幾個學生代表敘述并分析自己的實驗現象。
如果實驗現象不明顯,引導學生
共同討論分析、總結原因。如:①試劑量取、混合等實驗步驟操作是否規范;②在先后取不同試劑時,量筒有無清洗干凈;③在酶與底物混合后,有無在與混合前相同的條件下給予充分的反應時間。等等。
各小組代表描述自己組的實驗現
象,與預期結果
加以比較,并作出自我評價。
經過討論,總結
實驗過程中的成功和不足。
通過對實驗結果的分析
討論,發展
了學生分析處理問題的
能力。。
根據探究的結果,請學生得出探究的結論。
學生得出:每種酶都有發揮自己活性的最適pH,當pH過酸或者是過堿,酶的活性也都會下降。
學生通過分析總結,能用準確的語言描述實驗結果,闡明實驗結論。
拓展延伸
如果給一個未知的酶,如何
測定它發揮活性的最適溫度和最
適pH?
思考后做出回
答:那需要設置一系列的pH梯度,定量測出酶在各種pH條件下的活性,將酶活性最強時的pH確定下來。
用已經探究出的實驗結論引發學生對新的問題的思考,學生可以用已經掌握的實
驗設計的方法和原則來
處理分析新的問題,進一步發展實
驗探究能
力。
八、板書設計 探究實驗流程:
提出問題→做出假設→設計實驗→實施實驗→實驗結論及
分析
九、總結與反思
本節實驗課的設計,致力于學生自主性學習,探究性學習和合作學習的開展。學生在課堂上以小組為單位,不僅完成了探究性實驗的一般流程,并且強調在探究過程中的組內討論,組間交流,學會聽取他人意見,作必要的反思和修改。探究性實驗并沒有止于本節課實驗結論的得出,而是鼓勵學生在實驗基礎上,提出新的問題,進行進一步的探究。這些都有助于學生體驗到科學探究的嚴謹性、創新性,培養孜孜不倦,探索不息的科學態度。但是因為這是學生第一次比較獨立的自主設計探究實驗,在實驗的設計和實驗結果的交流上還是有些不足,希望后期的實驗中可以不斷改進!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