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
所屬欄目:高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必修一第4章第3節《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武漢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必修一第4章第3節 《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武漢市第十二中學
必修一第4章第3節 《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 一節 教學設計
【教學總體設計思路】
本堂課建立的是嘗試依托平板電腦,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良好的互動體驗式學習模式。此課當中應用的平板課堂功能有:發起快速問答、拍照筆記、學生的反饋結果批量或對比展示、分組討論、拍照上傳、獎勵性評價、當堂測試質量分析等。課程旨在為學生創設由觀察現象到歸納本質、由具體過程到抽象模型的上升階梯式學習體驗。學生從單人挑戰到團隊合作,從自我評價到生生互評,從易到難接受層次遞增性的挑戰。為了帶給學生自我肯定、樂于探索、敢于挑戰的意志品質熏陶,本節課放在了一個生命科學海洋中巡游這樣一個情景背景之中,每個學習或演練過程都對應一個主題和闖關難度星級。這樣的背景下,意在讓學生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喚起其探尋未知、挑戰自我的激情。他們能在闖關后獲得學習樂趣和感悟,也欲激發學生未來繼續探索生命奧秘的興趣。
【教材分析】
本節課為人教新課標版第4章《物質的輸入和輸出》的第3節,新課教學為一課時。第4章是闡述細胞這一生命系統的重要功能:與細胞外環境間進行物質交換。而本節課與本章第1節和第2節密切相關,是建立在前兩節物質運輸實例和細胞膜結構的基礎之上得到物質不同物質進出細胞的具體方式。所以本節課跨膜運輸過程和條件與第2節細胞膜成分及結構交叉,后面分析影響因素繪制曲線圖又與第1節細胞膜的功能特點選擇透過性交叉,胞吞胞吐也與第2節膜的結構特點一定的流動性相交叉。同時,此節課也是第3章第1節細胞膜功能之一控制物質進出細胞的延續。
【學情分析】
學生在學完前三章內容已經初步認識了細胞這個最基本的生命系統的分子組成、內部結構后迫切地想知道細胞這一生命系統的功能。而學生進入到物質的輸入輸出這個功能中最終迫切地想看看到底物質是如何實現跨膜運輸的。再者,學生嘗試用平板電腦來交互式學習突破了傳統的學習方式,也顯示出極大的興趣,他們通過人手一部電腦便能拉近教師呈現的教學內容和學生反饋結果與自己的距離,覺得課堂會豐富生動而有趣味性。
【教學目標】
Ⅰ知識:1、比較不同跨膜運輸方式的區別
2、探討影響不同跨膜運輸方式速率的影響因素 3、了解胞吞與胞吐作用
Ⅱ能力:1、通過看動畫列表比較三種跨膜運輸方式,提高識圖能力和對比歸納的思維能力 2、通過小組討論影響因素,提高團隊合作、主動分享、生物語言表達能力 3、通過繪制影響跨膜運輸方式的曲線圖,嘗試運用建立數學模型的科學方法 Ⅲ情感態度價值觀:1、樹立生命系統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基本觀點 2、養成勇于探索、團隊合作、大膽實踐的科學精神
【教學重難點】
重點:小分子、大分子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 難點:影響物質跨膜運輸方式的因素和曲線圖
【教學流程】
學海探尋——揚帆起航
導入:細胞是一個開放的生命系統,它無時無刻不與細胞外部的環境之間進行著物質交換,那么不同的物質是通過何種方式進出細胞的呢?首先學習離子小分子是如何進出細胞膜的。 一、動畫欣賞:比較自由擴散、協助擴散、主動運輸
學生:依次觀看自由擴散、協助擴散、主動運輸的動畫,完成對比歸納的表格,上傳提交。 教師:引導分析在物質濃度運輸方向、是否需載體蛋白和能量上的區別。發送圖表,指導學 生平板作答。學生全部提交后展示部分學生答案,對比展示。 學生:評價他人答案。與其他學生答案對比,自評與互評。
教師:總結歸納,指導學生自讀課本找出相關案例,引導分析主動運輸對于活細胞的重要 意義。
學生:回歸課本,舉手表述,理解主動運輸的意義
學海探尋——初試鋒芒 二、嘗試應用:自主分辨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 教師:發送不同物質跨膜運輸的模型圖
學生:辨析細胞膜的成分、方向、5種物質分別對應的跨膜運輸方式方向,平板作答,上傳
教師:批量閱覽,展示部分學生答案,對比展示,激勵性獎懲。
學生:個人舉手評價他人答案,說明判斷依據。將自己答案與他人答案對比,發現問題。
學海探尋——風暴來襲 三、探討:影響這3種物質跨膜方式的因素
教師:提示從所需條件的不同,可分內因外因這兩方面因素分析,發起小組討論,傳送討論 主題。
學生:分組討論,在白紙上書寫,組長拍照上傳。
教師:實時匯報進度,展示各組討論結果,引導小組間互評。
學生:小組代表對本組結果進行分析說明,其它小組進行評價。評價其他小組討論結果,形 成共識
教師:總結歸納,補充完善。
學海探尋——并肩作戰
四、建立數學模型:繪制物質運輸速率隨相關因素影響的曲線圖
教師 :發起小組討論,一半組討論隨物質濃度升高相應3種運輸方式對應的變化趨勢,另 一半組則討論隨O2濃度升高3種運輸方式對應的變化趨勢。分別傳送不同坐標圖。 學生:分組討論,在白紙上書寫,組長拍照上傳。
教師:實時匯報進度,展示各組討論結果,引導小組間互評。 學生:小組間相互評價,小組代表表述觀點。 教師:適時點播補充。
學海探尋——遨游觀賞
五、觀賞微課:顆粒狀物質大分子進出細胞膜方式——胞吞與胞吐
學生:對比與3種跨膜運輸方式的區別,分析是否需載體蛋白和能量,體現出的細胞膜特點。
學海探尋——縱觀全局 六、全課總結:構建知識網絡圖 教師:搭建組織框架
學生:將物質進出細胞膜的方式對號入座
學海探尋——大顯身手 七、當堂自測:5個選擇題 教師:發送測試題
學生:在平板閱覽試題答題卡上作答,上傳
教師:適時匯報答題進度,展示同學們的最終分數以及各題的正確率。講評正確率較低的幾 題,展示該題選項分布情況,針對錯誤較多的選項進行講評。 學生:能及時看到全班和自己的質量分析,傾聽教師針對性的講解。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