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理想與現實的凝結,外國雕塑擷英
所屬欄目:高中美術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美術人美版美術鑒賞第十二課理想與現實的凝結-外國雕塑擷英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高中美術人美版美術鑒賞第十二課理想與現實的凝結-外國雕塑擷英
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美術鑒賞》
第12課 外國雕塑擷英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的教學,使學生對外國雕塑的主要類別、發展概況、突出成就以及不同民族雕塑的主要特點有所了解;領會不同地域雕塑在表現形式及審美觀念上的差異;能夠比較、分析,進而識別外國重要雕塑作品的風格、特點及時代特征,使學生開闊藝術視野,增長見識,陶冶情操。
1、知識與技能:了解不同領域、不同民族、不同時期的重要雕塑作品及藝術特色。培養學生感受、體驗、分析、探究雕塑藝術美的能力,提高對作品的鑒賞與評述能力,提高審美文化素養。
2、過程與方法:通過小組PK賽的形式,以問題為導線把所學的內容串起來,運用多種教學方法(講述、提問、討論、探究)等形式互動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參與的積極性。以開放性、多元化的角度,遵循高中階段學生的認識規律,增強學生對美的感受力、判斷力、想象力和理解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不同地域、不同時期的雕塑形態與其特定的地理環境、宗教、社會生活等密切相關,它是人類精神生活的具體反映,使學生開闊藝術視野,增長見識,陶冶情操。通過欣賞不同地域雕塑作品,加深對世界藝術多樣性的理解,尊重多元文化。 二、教學重點:
使學生對外國雕塑的代表作品及其特點有所了解,能夠識別不同地域、不同風格的雕塑代表作品,加深對世界藝術多樣性的理解。
教學難點:領會不同民族雕塑與特定的宗教、審美觀念、生活習俗的聯系。 三、教學方法及教具準備: 激發啟發──引導分析——觀賞觀察——實踐——討論歸納;本課使用多媒體教學 四、教材分析:
本課內容為外國雕塑的五個時期,以古埃及、古代兩河流域及古印度、古希臘、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17—19世紀歐洲雕塑為主線,講授了外國雕塑作品的重要特征及藝術特色。教學內容較多,知識面較廣,若按照教材內容照本宣科,則易形成填鴨式教學,無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所以根據教材特點及學生的實際,在教學中我采取了以小組PK賽制,把講述的內容變成問題,讓學生思考探索,又以問題來小結,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把部分雕塑作品進行橫向與縱向的對比,加深學生對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雕塑作品的了解,開闊他們的視野。教學過程中,采取了穿越時空的方式,帶學生感受不同時期的重要雕塑作品及藝術特色。每個時期的雕塑用圖片或視頻的形式導入,以講述、提問、討論、探究等形式的互動式教學,帶領學生直扣主題并展開教學。 五、學情分析
學生已具備一定的美術基本知識,以及簡單的欣賞探究分析方法。通過以前所學,學生已初步掌握了作品分析的方法。但不同層面的學生學能有差異,在具體操作中調整設問難度,做到因材施教。
2
六、本課學習任務:
(1)領會不同地域雕塑的審美觀念和表現形式的差異。
(2)能分析比較、識別外國雕塑作品的風格、主要特點和時代特征。如橫向對比:外國雕塑與中國雕塑的對比;縱向對比:舊石器時期與古希臘時期的雕塑進行對比。 (3)總結概括外國雕塑發展的歷程。 七、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導入
展示一件雕塑作品
提問:你們知道這個雕塑是什么材料?雕刻的是什么形象? 今天老師帶著大家一起穿越不同的時代,來感受不同時期的重要雕塑作品及藝術特色。
學生認真觀看 思考、回答
激發學生對本課的興趣,使課堂氣氛更活躍
二、講授新課 1、根據課件中的雕塑作品分析這些雕塑作品的形態以及藝術特色。 2、介紹階段 古埃及雕塑研究小組 要求:分成5個組,分別是古埃及雕塑研究小組、兩河流域和古印度雕塑研究小組、古希臘雕塑研究小組、文藝復興雕塑研究小組、17—19世紀雕塑研究小組。 第一站:古埃及 視頻 《獅身人面像》 請古埃及雕塑研究小組代表發言 教師傾聽學生的分析并進行補充 答題一:古埃及的雕塑體現了以下那種時代特征 ____? A. 人文精神 B.靈魂不滅 C.唯美主義 五個時期:古埃及、兩河流域和古印度、古希臘、文藝復興、17—19世紀歐洲 古埃及雕塑研究小組介紹《薩夫拉獅身人面像》、《拉霍特普王子與王妃像》 總結古埃及雕塑的特點: 古埃及的雕塑體現了古埃及人對來世的企盼 思考并回答問題 以小組形式進行闡述,使每個人都參與、每個人都行動,讓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 通過比賽的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增強對知識的了解。
3
兩河流域和古印度雕塑研究小組
希臘雕塑研究小組
第二站:兩河流域和古印度 播放圖片 老師加入圖片對比:《受傷的獅子》與霍去病墓石刻《伏虎》 說說兩件雕塑作品的異同點? 答題二:以下哪些是古印度的作品 ____? 請古希臘雕塑研究小組發言 播放圖片 教師講解: 古希臘的社會風俗對雕塑藝術的影響,藝術表現注重塑造既有健美體魄,又有高尚心靈的理想化的人。 古希臘第一件全裸雕塑《克尼多斯的維納斯》與舊石器時期的 《維倫多夫的維納斯》對比,時代、地域的不一樣引起的審美觀念不一樣。 答題三:古希臘時期的雕塑題材 大部分取自 ____? A.諸神、法老 B.狩獵或動物 C.神話或 體育競技 兩河流域、古印度雕塑研究小組介紹《受傷的獅子》 總結兩河流域雕塑的表現手法: 寫實與裝飾相結合 學生回答問題 學生介紹《舞王濕婆》、 《哈達佛陀頭像》 總結古印度雕塑的特點: 富有宗教色彩,東方唯美主義 古希臘雕塑研究小組介紹《擲鐵餅者》、《拉奧孔》總結古希臘雕塑的特點: 理想美、和諧美、運動美 學生傾聽、觀看、思考 學生回答問題 把兩河流域的浮雕與中國的雕塑作橫向對比,加深學生對不同地域的雕塑作品認識。
直觀的圖片讓學生理解古希臘雕塑的藝術特色 通過舊石器時期的雕塑與古希臘時期的雕塑的縱向對比,讓學生展開探索活動,拓展學生的視野
4
文藝復興雕塑研究小組
17—19世紀雕塑研究小組
3、 師生互動
答題四:維納斯斷了的兩只胳膊 原來是什么姿勢?請發揮想象。 請文藝復興雕塑研究小組發言 播放圖片 想一想: 這些雕塑能否融入到我們的現代 生活中來體現他們的藝術魅力? 請17—19興雕塑研究小組發言 播放圖片 請把屬于不同時期的雕塑作品找出來, 并放到相應的位置上。 把此刻我們心目中的形象用油泥塑造出來。 誰來挑戰一下? 講述油泥的制作過程 學生展開豐富的想像并上臺表演 文藝復興雕塑研究小組介紹《大衛》 總結文藝復興雕塑的特點: 雄健有力、弘揚人文主義 學生思考
17—19興雕塑研究小組 介紹《阿波羅與達芙妮》、《馬賽曲》 學生參與活動,并體驗油泥的制作。
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以及提高學生的自主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團隊意識 貼近學生的生活,讓他們感受到屹立上千年的雕塑原來是那么有魅力的
5
4、頒獎 每個研究小組陳述完畢,由學生評出最好的一組,老師計算得分:給最佳團隊與最佳答題員頒獎
學生投票
三、課堂總結
今天我們系統的了解不同時期、不同藝術特點的外國雕塑作品,還有大量優秀的雕塑作品沒有在這里具體展開, 下節課我們進一步探究。
四、課后作業:
請利用互聯網、圖書館等資源,了解外國19世紀的雕塑作品,并認真記錄相關資料,下節課與大家分享一下吧!
板書設計
外國雕塑擷英 一、古埃及雕塑
二、兩河流域和古印度雕塑 三、古希臘雕塑 四、文藝復興雕塑 五、17—19世紀雕塑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