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新的探索,現代繪畫
所屬欄目:高中美術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美術人教版美術鑒賞第《新的探索--現代繪畫》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高中美術人教版美術鑒賞第《新的探索--現代繪畫》
課程說明(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內容結合方面的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新課程改革關注學生可持續發展,提倡“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教育新理念。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開展現代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探究是時代的需要,是課改中一項極具現實意義的重要任務。利用信息技術,可以改進更新教學方法,利用信息技術,創造了以生為本的學科教學模式。利用信息技術,可以豐富教學資源,改變學習環境,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主動、樂意、充滿活力地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學習活動中去。 信息技術環境軟硬件要求及搭建環境情況
多媒體結合IPAD以及網絡平臺。 教學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本課涉及的內容較多且教學難度較大,西方現代美術是一種非常復雜的藝術現象,大部分學生對到底如何正確理解這部分美術感到困惑,但又有求知欲,教師很難在有限的時間里面面俱到地向學生加以介紹,使學生得以理解。但通過現代多媒體網絡等使用,來從多方位展現不同風格流派的藝術表現形式,突出藝術家對于客觀世界的主觀表達的特性這種方式會很大的幫助學生理解美術作品。通過欣賞、分析、討論等教學環節,引發學生對現代繪畫藝術作品的思考,學生們能夠了解藝術家的創作觀點、創作意圖和作品的形式。在探究討論環節,借助IPAD技術支持,學生利用教師存儲到IPAD里的資源包,通過自學其中豐富的圖片資料與文字資料,結合老師設計的問題,完成學習任務,以達到本節課制定的學習目標。
學生分析:高一年級的學生精力充沛,思想活躍,接受新鮮事物快,對于IPAD技術的使
用并不陌生。有很好的學習自覺性,勇于探究,敢于否定,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理解與聯想能力,但對美術作品的判斷標準仍單一、稚嫩,本課將進一步豐富他們的審美知識結構, IPAD的運用改變了美術傳統課堂結構,學生學習的方式隨著學習環境、資源的改變而轉變,學生的學習興趣會被激發出來,并且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并且會更好的理解美術作品。 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了解并感受西方現代繪畫的新變化和新特點,使學生對現代繪畫有初步認識,并能夠對現代繪畫美術作品進行初步的賞析,獨立分析并能與同學分享,能做出比較正確的判斷與分析。
(2)過程與方法:通過欣賞、分析、討論等教學環節,引發學生對現代繪畫作品思考,學生們能夠了解、分析繪畫流派的創作觀點、創作意圖和作品的形式。鼓勵學生能夠應用多種方法來表達自己的觀點、認識等。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欣賞西方現代繪畫藝術作品,感悟,增長知識,培養學生對抽象藝術、意象藝術的鑒賞能力,能夠體會抽象藝術、意象藝術的美感。 教學重點:
使學生理解什么是現代主義美術,以及其主要特征,及藝術家的創作意圖。 教學難點:
理解畫家是如何通過藝術作品表達思想情感的,如何理解藝術與非藝術之間的界定。
教學過程
教學階段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置意圖
技術應用 時間
安排
導
入 播放利用Imovie制作的
關于印象派、新印象派、后印象派的視頻。 利用視頻中插入的魏鑫
的歌詞“執著什么?領悟了什么?”
學生介紹學習印象派、新印象派、后印象派的藝術特征。以及自己的領悟。
回顧后印象派,明白其從根本上改變了西方美術的再現性傳統繪畫方式。
IPAD Imovie
5:42
新
授 1、利用波洛克《薰衣草之霧》這幅繪畫作品,引出課題:新的探索--現代繪畫
2、現代繪畫產生的背景 學生回答問題 初步了解現代繪
畫的產生是繪畫發展的必然。
00:0
5:43
——00:013:18
一、布置探究內容
IPAD
3
分析與討
論 (一)出示問題 課件出示現代繪畫流派的代表畫家畫作,提出的問題
1、請同學們仔細觀察、
比較這些作品與我們學過的傳統美術作品有什么不同?
2、這些作品是以表現客觀形象為主,還是以表現主觀形象為主?
(二)提供資源包內容 (在moodle上的資料) 學生活動分組任務:
7幅作品分7組,分別利用老師在moodle上提供的資料包,以及網絡進行查詢7幅作品所代表的繪畫流派。 問題:
1、繪畫流派的來源 2、繪畫流派藝術特點或主張
呈現形式:小組以ppt形式匯報,代表發言。 巡視輔導 參與學生討論
(三)提出要求 1.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分析與討論,結果用PPT的形式完成并做展示。 2.選擇其中的關鍵詞,深入分析一件美術作品 ,或者運用比較的方
思考問題
1、了解教師提供的資源包內容:
圖片資料、文字資料 關鍵詞、PPT模板
2、并且利用現代網絡平臺進行相關內容的查詢。
每組學生代表進行匯報本組探究的繪畫流派。
提出遞進式的問題,引發學生思考
提供學生學習資源,擴大信息量
提出關鍵詞,幫助學生有針對性地分析評價作品
00:013:20——00:14:20 00:14:20-00:25:35 00:25:35——00:37:45
4
法分析說明藝術家是如何表達情感的。
(四)總結 (五)課后拓展 利用moodle網絡平臺的討論區,課后學生進行討論。
1、看了這些五花八門的西方現代派和后現代派繪畫,你有何感想? 2、藝術與非藝術真的像某些人主張的那樣沒有界限嗎?藝術與非藝術的界限到底應當怎樣界定? 利用關鍵詞和相關的繪畫流派相連。
關鍵詞: 繪畫派別: 野獸派 立體派 表現派 抽象派 達達派 超現實主義 波普藝術 虛無主義 藝術特征:
藝術貧民化-大眾藝術 分解組合 主觀情緒 感官色彩 符號情感 潛意識夢幻
認真聽教師要求。
在網絡上按照老師要求探究討論,并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
了解現代繪畫多種表現形式和風格,了解藝術家創作的意圖,以解決本課的重難點 運用IPAD技術支持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利用網絡平臺,使每個學生都參與其中。
鼓勵學生發表自己觀點。 通過運用IPAD技術支持,進行討論和展示,讓學生較全面地了解現代繪畫作品的表現形式,突出重點,解決難點,完成學習目標。
小
結 幾個組的同學代表做了
展示。分析的都很透切,認真聽老師點評與小結
總結學生學習任
務完成情況,鼓勵
很有自己的見解和認識,在不同程度上表達了自己的觀點,說明你們認真思考了。從中看到你們已經具有了一定的美術鑒賞能力。這讓我非常的高興。
從你們對于作品的分析中我們看到,不同風格的現代繪畫作品是采用強調色彩、造型夸張變形,重組等手法創作的,其最終目標不是再現客觀現實而是來自內心情感的宣泄,是藝術家主觀的表達。內心的情感越強烈,作品中的形象變化就越大。我們就不難理解現代繪畫藝術是從兩個角度創作出來的:“我想”、“我感覺”。 藝術的偉大意義,基本上在于它能顯示人的真正感情、內心生活的奧秘和熱情的世界。——羅曼·羅蘭
學生,肯定學生。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