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心靈的慰藉和寄托,宗教建筑
所屬欄目:高中美術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美術人教版美術鑒賞《心靈的慰藉和寄托—宗教建筑》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高中美術人教版美術鑒賞《心靈的慰藉和寄托—宗教建筑》
教 學 設 計
學 科 美術 年 級 高一 授課人 陳媛媛 所在學校 寧夏吳忠市高級中學 課程名稱 心靈的慰藉和寄托——宗教建筑 版 本 人民教育出版
社
教材分析
宗教建筑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同時它也是社會歷史條件的產物。在人類的歷史上宗教曾占據重要地位,本節教材圍繞世界三大宗教先后產生的順序,對它們的建筑特征加以總結歸納。課程中從美術作品的欣賞入手,在用美術語言理解作品的基礎上,了解宗教美術的特點。本課還是以美術的角度提高學生的欣賞能力和審美判斷能力。在增加學生認知宗教建筑層面的同時,教材對學生在宗教信仰的感受層面也加以影響。把宗教建筑作為人類文化來學習,其中包含著人類的追求和信仰,也滲透著人類的智慧與創造。宗教建筑也是勞動人民創作的,其藝術珍品是人類文化的寶藏。我們尊重宗教,尤其尊重宗教文化,為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在本課的學習中,了解世界文化,確立多元文化的觀念。
學情分析 學生學習美術鑒賞的積極性高,對欣賞宗教建筑充滿著好奇,興趣很濃厚,但學生對宗教建筑比較陌生,不懂如何去欣賞這些建筑藝術,對宗教建筑的歷史文藝意義和如何正確對待宗教藝術相對薄弱。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引導學生了解并感受宗教建筑的歷史文化價值,正確對待宗教藝術。
能力目標:進一步學習欣賞宗教建筑藝術的方法和特點。
情感目標:讓學生對宗教的性質有一些感性認識及理性對待
教學重 難點
1、進一步學習欣賞建筑藝術的方法,著重了解建筑是如何體現一定的思想觀念的,同時理解三大宗教建筑的特征。
2、幫助學生樹立正確對待宗教藝術的態度和價值觀。 3、解決對宗教的認識,了解與宗教建筑相關的歷史文化知識。
教 學 環 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設計意圖 媒體
資源
運用 引 課
1.親愛的同學們歡迎大家跟隨老師開啟一段心靈之旅,通過視頻說說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2.教師播放視頻
3.這些都是什么建筑?板書——宗教建筑
學生認真觀看視頻
學生回答:寺廟、塔、布達拉宮、比薩斜塔、泰姬瑪哈陵等
激發學生興
趣,引導學生觀察,想到自己見過宗教建筑。
運用PPT展示 拓 展
4.教師提問:這些宗教建筑給你怎樣的感覺?
對于信奉者來說是一種(板書心靈的慰藉和寄托)
學生回答:看到這些宗教建筑物讓我感到:神秘、莊嚴、肅穆、氣勢龐大。 引導學生直觀
感受宗教建筑帶給他們的視覺沖擊,達到心靈的震撼!
運用白板講解
點 題
5.點題:那好今天我們旅行的第三站就是心靈的慰藉和寄托——宗教建筑。 通過旅行的方
式點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吸引學生
的注意力。
板 書
6.板書:心靈的慰藉和寄托——宗教建筑。
教師提問:世界三大宗教是什么?
教師講解宗教建筑的歷史文化價值。
學生回答:佛教、
基督教、伊斯蘭
教
引導學生正確對待宗教藝
術,并對宗教
的性質有一些
感性的認識。
白板板書 活動二:講授新課
教 學 環 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設計意圖
媒體資源運用
一 .
①首先開啟我們旅行的第一站:基督教建筑,哪位同學給我們介紹一下基督教建筑知學生介紹佛教建筑的相關知識。
通過讓學生課下搜集資料,閱讀和分析,引導學運
用PPT
占 庭 式 建 筑
西羅馬帝國。而東羅馬帝國隨著東進,與東方文明的交融、碰撞,所以形成了與羅馬式大同小異的建筑風格——拜占庭式建筑。 a.作品欣賞:《華西里。柏拉仁諾大教堂》這是一座有紀念碑性質的著名俄羅斯風格建筑,是沙皇伊凡四世為紀念1552年最后戰勝外族侵略者而建。屬于拜占庭式與俄羅斯建筑風格的結合。
教師提問:同學們數一數一共有幾個頂?這些頂有什么不同?哪個是主塔?主塔的頂 和其他頂的有什么不一樣。你還觀察到這些頂有哪些不同?這座建筑物讓你感受到了什么?
教師總結:主塔采用俄羅斯民 間建筑特有的帳篷頂,主塔高:47米。這些大大小小高低錯落的穹頂,活像一團熊熊大火,騰空而起,表現戰爭勝利后俄羅斯人民無比歡樂和激動的情感。從而使這一建筑所形成的藝術形象,具有濃厚的節日氣氛和紀念碑的意義。
堂》一共有九個頂,最高的是主塔。主塔是一個下面是三角形,上面是一個小的洋蔥頂。大小,高低,裝飾、形狀都不同
學生聽講知道拜占庭建筑的由來
學生想象這大大小小,高低不同的頂像什么?像巧克力、像冰激凌、像奶糖„„給學生想象的空間
生仔細觀察《華西里.柏拉仁諾大教堂》學會如何欣賞建筑藝術的方法,通過說說這座教堂的頂像什么進一步拓展學生豐富的想象,加深對建筑物的印象。理解建筑物造型的意義和歷史價值。
用像什么的方法引導學生欣賞建筑藝術,并理解建筑藝術的美。
圖欣賞 2. 羅 馬 式 建 筑
⑤.羅馬式建筑
羅馬人發明了混泥土,從此大拱門、大圓頂、大拱頂就都能獨立,而無需像古希臘建筑那樣靠許多柱子來支撐了,從而成為世界建筑史上的劃時代的創舉。
羅馬式建筑墻體巨大而厚實,墻面連列小券,門宇洞口采用同心多層小圓券已減輕建筑的沉重感。 教師提問:那么羅馬式建筑頂
學生想象力接龍 學生通過動圖認識《萬神廟》
、《圣彼得大教堂》
、《君士坦丁凱旋門》
、《古羅馬斗獸場》
學生運用白板邊畫邊給學生講解運用想象力接龍
游戲讓更多的學生對羅馬式建筑的頂的造型展開想象。
讓學生對《比薩教堂建筑群》的三座建筑物形態進行講解分析,調動學生積極性,提高學習興
白板板書
像什么? b.作品賞析:《比薩斜塔建筑群》是歐洲中世紀著名的建筑之一,它位于意大利的古城比薩,這座羅馬式建筑包括教堂、洗禮堂和鐘塔(及著名的比薩斜塔)
教師提問:1.這三座建筑物形態一樣嗎?
教師總結:形態各異,對比強烈)
2.大家仔細觀察它們有一樣的地方嗎?
教師總結:雖然形態各異但都統一在連續券空廊和古典柱式為特征的共同建筑風格上。
《比薩斜塔建筑群》三座建筑物的形態。
學生認真觀察三座建筑物一樣的地方并回答。
趣。
引導學生對建筑物相同處和不同處進行觀察,更加深入的了解建筑物的特點。
3. 哥 特 式 建 筑
6.哥特式建筑 哥特式把西方古代建筑藝術推向了高峰。我們先來欣賞一下哥特式建筑:哥特式建筑《巴黎圣母院》《夏特爾主教堂》《蘭斯主教堂》《米蘭主教堂》大家注意觀察越到晚期的哥特式建筑在造型上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 大家覺得夜幕下的《米蘭主教堂》漂亮嗎? 它像什么哪?(學生回答) C.作品欣賞:《米蘭主教堂》是世界上最大和最華麗的教堂,屬于“晚期哥特式”教堂,長約168米,寬約59米,大廳頂部最高處距地面45米,
相當于15層樓房高,教堂可容
納4萬人,整個教堂給人印象
最深的是教堂上135個直刺蒼
穹的尖塔,每個尖塔上都有與
學生觀察哥特式建筑的特點,比較晚期哥特式建筑在造型上和早期建筑的區別,回答:晚期哥特式建筑更加的高聳峻拔,更加的尖。 學生對《米蘭主教堂》頂部雕塑之大之多感到震撼,充滿著向往。 再次對哥特式建
筑進行想象力接龍,并回答出哥
特式建筑的特
點。學生回答:
引導學生對哥特式建筑整個時期建筑風格的觀察,讓學生自己總結哥特式建筑在造型上發生的變化。
通過數字讓學生對《米蘭主教堂》的壯觀感到震撼,對晚期哥特式建筑的氣勢磅礴由衷的贊嘆。 再次讓學生發揮想象,說出自己對哥特式建筑造型的想象,并總結哥
運用PPT展示
真人般大小的雕像,它的總數竟達3615個之多,它那華麗,纖巧的貌,使每個欣賞到它的人,無不為之贊嘆。 • 教師提問:哥特式建像什么? • 哥特式建筑特點是什么? • 哥特式建筑為什么要建那么高?
• 教師講解哥特式建筑特點
• 建筑結構:飛扶壁、尖券、肋架券。
• 欣賞玫瑰花窗的魅力
A。哥特式建筑建那么高他們希望死后與耶穌、瑪利亞、圣人在天堂相聚。B.為了表現神權的偉大,人類的渺小。
學生觀看視頻
特式建筑的特點,理解哥特式建筑建那么高的原因。 3. 伊 斯 蘭 教 建 筑 伊斯蘭建筑 教師請學生介紹伊斯蘭教建筑并介紹《泰姬.馬哈爾陵》 教師補充伊斯蘭教建筑的特點
學生運用課前查閱到的知識介紹 伊斯蘭教建筑的特點。 學生介紹自己知道的《泰姬.馬哈爾陵》 讓學生課前查
閱資料充當小導游的角色,讓課堂生動、有趣, 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大大增強。
運用白板講解
活動三、學生活動
下面我們進入到小組PK環節,各小組請一位記錄員寫出本小組宗教建筑在造型,結構,細節方面的特點,其他組員根據特點畫出這些宗教建筑.看看哪個小組是寫畫高手.
活動四、小組展示
采用教師評價學生互評方式選出寫畫高手。 活動五、本課小結
宗教建筑包含著人類的追求和信仰,也滲透著人類的智慧與創造,希望同學們運用手中的畫筆把人類文化的寶藏傳承下去并發揚光大。
六、課后反思
本課教學能夠按教學目標完成任務,通過視頻讓學生感受到宗教建筑雖然陌生但生活中我們也曾經見過、聽過,讓學生對宗教建筑更加深入的感知。學習鑒賞宗教建筑的方法,從宗教建筑的歷史意義、造型特點、細節方面賞析,讓學生發揮想象比較各種宗教建筑物的造型特點,用像什么的方法引導學生想象區別各種宗教建筑物的特點。
小組合作寫出并畫出宗教建筑物特點,學生積極性很高,總結歸納各組宗教建筑的特點,畫出的作品特征突出、構圖合理、色彩豐富。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