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美術家,美術作品,藝術語言
所屬欄目:高中美術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民美術出版社美術鑒賞《美術家是如何進行表達的—美術作品的藝術語言》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民美術出版社美術鑒賞《美術家是如何進行表達的—美術作品的藝術語言》
《美術作品的藝術語言》教學設計
學科:美術 年級:高一年級 課時:1課時
所在學校
成都市經開區實驗高級中學
版本、冊數、課題名稱
人民美術出版社、美術鑒賞、《美術家是如何進行表達的?——美術作品的藝術語言》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讓學生對美術作品的語言有一個簡單而完整的了解,
學會理解藝術家對藝術語言的不同表達方法。
能力目標:通過學習,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和協作交流能力培養,進一步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等各方面的能力。
情感目標:在探究學習的過程中,體驗藝術欣賞與創作的樂趣,增強學生對藝術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難點及措施
教學重點:認識美術的語言,其中包括概念、內容及其形態分類。(措施:采用對比欣賞、自主探究、辯論賽等方式逐一突破各個
知識點。)
教學難點:美術語言既是具體的、可分類的,又包含在美術作品之中,因而學生對于美術語言的運用與表達的理解會有一定難度,容易影響學生學習積極性(措施:多結合具體作品進行講解,化難為易。)
學習者分析
高一年級,標志著學生已進入了一個新的學習階段,此年齡段的學生已有著自己的審美觀及其需求,對于美術課學習積極性較高,但大部分學生美術作品的鑒賞能力還相對較弱,對于美術作品鑒賞的表達也還有一定難度,本節課就在此基礎之上,為學生搭建了一個基本的橋梁。
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
學生: 9位同學提前準備《美術語言與個性大比拼》三方辯論賽。 教師:多媒體課件、繪畫工具材料。 教學環節
教學內容
活動設計
活動目標
媒體資源使用 一、組織教學
按常規進行
二、導入新課 欣賞世界名畫 一、《父親》羅中
立,《吶喊》蒙克,《尼金斯基》克蘭
讓學生對比欣賞同一主題而不同類型的藝術作品:有的很漂亮,有的畫的不像,有的甚至什么都看不懂„„卻都被稱為世界名畫,這是為什么呢?由此引出課題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出課題,鋪墊新知。 多媒體展示圖片,對比欣賞,更能體會作品之間的差異。 三、學習新知 (一)什么是美術作品的藝術語言? (廣義地說,美術作品中參與作品表達的一切都具有語言的屬性,而狹義則是指美術的基本語言元素和語言手段兩方面。其特征就是具體性和形象性。) ①美術的基本語言元素? (點、線、面、色) ②語言表達手段? ((1)西方:明暗、空間、透視、構圖、①通過欣賞吳冠中作品,提煉
出美術作品的基本語言元素:點、線、面、色 ②為了把語言元素組織和體現出來,美術又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語言表達手段,對比欣賞中西方油畫:語言表達手段的不同。 ③教師引導并加以總結:(藝術家的創作思想與意圖不同,所以采用了不同的藝術語言,所以形成了我們前面所看到的各式各樣的
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了解美術作品的藝術語言。
課件設計注重色彩搭配,強調關鍵詞。
肌理等(2)中國:筆墨、章法、皴法等)
藝術作品)
(二)美術作品的三大類型: 具象藝術
(真實的再現客觀事物) 意象藝術
(對客觀世界的主觀表達 ) 抽象藝術
(完全排除現實的可辨性,純粹訴諸美術語言和手段本身。)
而面對這么多種類美術作品,請同學們嘗試著分為三類,并說明分類理由,進而引出三種美術類型的概念:“具象藝術、意象藝術、抽象藝術”。
讓學生將作品進行分類,初步認知三大美術類型及其特征。
(三)美術家是如何運用藝術語言的?
了解不同的美術類型中藝術家對于美術語言的具體運用形成的不同藝術特色。
《美術語言與個性大比拼》辯論賽
①請同學選擇自己喜歡的美術類型,并坐在相應的位置。
②三方辯論賽:
在辯論的過程中,同學可以改變立場,調換位置到相應小組,支持他們并為他們拉票。也可以繼續支持你的最初選擇。
最后,根據各隊在基礎分上分數的增減來確定最終的勝利。
③教師小結,整理提煉知識點
在辯論的過程中掌握新知,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與協作交流能力。
學生對于多媒體的使用。
四、提升與拓展 嘗試用不同的美術語言來進行繪
畫創作,構成具象藝術、意象藝術和抽象藝術,傳達不同的意圖和情感。
①選擇自己喜歡的美術類型進行作品創作,
②將作品分類粘貼的同一個畫框內,進行作品
使學生學會運用美術作品的藝術語言,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學生創作過程中,加入背景音樂,營造良
的展示
③學生互評,教師點評。
好的創作氛圍。 五、課堂小結 通過本課的學生,我們了解了美術作品的藝術語言,以及藝術家們對他們的不同運用,形成了千變萬化的形式特征和審美意蘊,這節課的學生,讓我們對接下來的美術鑒賞做好了準備。
教師小結 為新課的學習做好鋪墊。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