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美國1787年憲法
所屬欄目:高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歷史人民版必修一專題七第二課美國1787年憲法-河北定州中學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高中歷史人民版必修一 專題七 第二課 美國1787年憲法-河北定州中學
“美國1787年憲法”教學設計
——民主體制下的自由
【課標要求】 說出美國1787年憲法的主要內容和聯邦制的權力結構,比較美國總統制與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異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了解美國1787年憲法的主要內容,了解聯邦政府權力的分配結構,理解1787年憲法的分權制衡原則,評價1787年憲法,比較英國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和美國總統制民主共和制的異同,培養學生綜合歸納和比較分析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問題情境的創設,引導學生分析美國1787年憲法制定的目的和內容。 (2).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探討聯邦政府的權力分配和構建相應的結構示意圖。 (3).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探究美國憲法的特點并對美國1787年憲法進行評價。 (4).通過情境的創設和圖表的設計,探究美國共和制和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異同。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美國1787年憲法是美國人結合本國實際,自我創新的結果,是人類政治智慧的精華。
(2).要辨證全面地分析1787年憲法,結合時代背景用歷史主義的態度評價具體的事物,對事物的評價不可苛求。
(3).英國的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和美國的總統制民主共和制均代表人類文明發展的方向,均對本國的發展產生廣泛而深刻的影響。要認識到民主政治的多樣性和各自的獨特性,能學會為我們的民主政治建設汲取精華,去其糟粕。 【學情分析】
本課涉及1787年憲法的內容、原則、作用,還涉及總統制、邦聯制、聯邦制等政治概念,由于學生缺乏系統的世界近現代史的知識體系和相關的政治學科知識,給本課教學帶來了一定的難度。但是,由于美國在當今世界的特殊的政治、經濟地位,學生對美國的歷史及現狀都是挺感興趣的,經過一段時間對高中歷史的學習,對事物的理解、分析、概括以及比較能力等都有所提高,這為本節的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本課的重點和難點】
重點: 1.對美國1787年憲法中“分權與制衡”的理解與掌握
2.對美國1787年憲法的評價
難點: 1. 對美國1787年憲法中“分權與制衡”的理解與掌握
2
2.英國的君主立憲制和美國的民主共和制的比較
3.感悟美國1787年憲法所體現的人類的政治智慧
【教學過程】
[導入]新聞導入采用師生讀報形式—大家一起來讀報
“當地時間10月1日是美國聯邦政府新財年的開始,但新財年聯邦政府經費尚無著落。由于美國民主、共和兩黨互不相讓,美國聯邦政府很可能重蹈17年前暫時關門的覆轍。
--新聞網 教師:新聞中提到了一個奇怪的現象,一國的政府竟然也會被迫“關門”, 怪事背后到底隱藏著怎樣的秘密,希望學完這節課后同學們能找到答案。
【設計意圖】良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精彩而鮮活的導入能使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進入課堂學習的最佳狀態。利用時政導入,通過創設情景,激發學習興趣,突出課文主題。通過設問,讓學生帶著問題進入本節課的學習。
一、初期的“絕對自由” [設計示例]
美國最初是由英國的 13 塊殖民地組成,當初英國人遠渡重洋來到北美就是要追求平等、自由。(展示材料)
材料一 “我們認為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他們都被他們的造物主賦予某些不可轉讓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為了獲得這些權利…… ”
——《獨立宣言》
教師:當他們終于取得獨立戰爭勝利時,他們認為,總算告別了英王的統治,各州可以平等的、自由地過下去了。至于政府嘛,最好不要,即使非要不可,也要個小的、弱的。這就是建國初期美國人理解的自由。所以他們建立了一個什么體制的國家?(松散的邦聯),那他們得到了夢寐以求的自由了嗎?
【設計意圖】:通過《獨立宣言》內容的節選,明確美國人把自由與幸福作為一直以來的人生追求,從而為本節課的教學立意的確立奠定基礎。
教師:我們來看美國人對邦聯體制的感受。請同學們根據下面所展示材料來歸納一下“年輕美國面臨的窘境”
材料二 1787年的某一天,兩個美國退伍老兵之間的對話 甲:聽說各地爆發了反抗斗爭?
乙:是的,都怪邦聯政府沒有改善我們的生活!
甲:各國商品大量涌進美國市場,政府又債臺高筑,自身都難保呀! 乙: 是的,英國和西班牙軍隊還駐扎在邊境,正虎視眈眈呢! : 甲:哎!總以為國家獨立了就好了,為什么還會這樣呢?
教師:(1)根據對話內容,分角度概括年輕美國面臨的窘境。
3
學生:(閱讀、概括、小組展示)經濟上中央無錢+軍事上是無力,歸結為政治上無權 教師:那出路又在何方呢?(展示材料三)
材料三 根據下列漫畫思考美國窘境出現的根源是什么?出路又在何方?
學生:(閱讀、概括、小組合作)加強中央集權 教師:為此一場長達116天的制憲會議在費城召開。
PPT展示:1787 年制憲會議在費城召開,這次會議是美國歷史上最長的一次會議,共計 116 天。在這 3 個多月里,參加會議的人幾乎每天都在爭吵, 華盛頓作為會議的主持者,默默地坐著,不做任何表態。 他們都在爭論什么呢?
【設計意圖】為什么要選擇一種新的政體,雖然不是課堂中要重點解決的問題,但卻是解開本節課重點知識的必要一環。所以在設計中通過兩個美國人的對話和一組漫畫,讓學生以相對通俗的方式理解“邦聯制”缺陷以及找到擺脫困境的出路,從而引出本節課的重難點知識。
二、制衡下的相對自由
材料四 在大多數代表的心目中,大家在此開會討論的“正題”是,只要將現行邦聯的制度修改一番就可以了。……可是,倫道夫……提議成立 “一個國家級政府,分別由最高立法、行政和司法三部分組成”。政府由三個部
分組成,沒有問題。有六個州新立的州憲已經這么規定了。但是一個國家級的最高政府?這些字眼如何界定?擁有何等權力?小州代表瞠目結舌,不知所對……充滿了坐立不安的氣氛。
教師:根據材料,會議達成了怎樣的共識?----三權分立。會議又存在怎樣的分歧? 學生:(思考、回答)
【設計意圖】呈現制憲會議的開會畫面,讓學生體會大會討論的主題,為后
喬治·華盛頓在制憲會議上(1787年)
4
面對憲法內容的分析確立主線,也讓學生明確學習思路。
(一)權力的分配
焦點1:縱向權力分配——州權讓渡
材料五
一、未經國會同意,各州不得在和平時期保持軍隊和軍艦,除非實際遭受入侵。
二、未經國會同意,各州不得和另外一州或任何外國締結任何協議或契約。 三、各州不得鑄造貨幣;不得發行紙幣;
四、未經國會同意,各州不得對進口貨物或出口貨物征收任何稅款; ——《邦聯條例》
材料六
凡憲法未明確授予聯邦政府或沒有禁止州政府行使的權力,皆由州政府保留之如調控州內貿易 、制定地方性法規、 管理婚姻、 公共教育體制、公共設施建設等。
——《聯邦憲法》
教師:通過《邦聯條例》和《聯邦憲法》的對比,同學們發現中央政府增加了什么權力嗎?
學生:聯邦憲法規定了中央政府擁有---國防、外交、發行貨幣和稅收的權力。 教師:中央政府的權力比邦聯體制下增大了很多,那是不是地方政府就無權了呢? 學生:(結合材料二思考、回答)地方擁有自治權。
教師:《聯邦憲法》是如何做到既保證聯邦政府強有力,又不會侵害各州的權力的? 州與聯邦是在不同范圍內分別行使統治權。在屬于州的權力范圍內,聯邦政府不能干涉。這樣做的好處在于既可以避免中央集權弊端,又可以發揮地方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恰到好處地協調了中央和地方的關系
【設計意圖】運用比較法,通過邦聯和聯邦憲法的內容的比較,讓學生體會中央集權的加強;通過出示州政府的權力,讓學生體會地方自治;通過教師的引導啟發學生理解“憲法是如何做到既保障聯邦政府強有力,又不會侵害各州的權力的。”從而對聯邦制的科學性以及合理性有深刻的認識。
焦點2:橫向權力分割——三權分立
教師:美國人為了實現真正的民主自由,既希望聯邦政府的權威得以加強來保護自己的自由,又要防止不同利益集團對政府權力的壟斷而沖擊到自己的自由,所以他們對政府權力進行了橫向分割。
材料七 “如果同一個人或機關行使這三種權力,即制定法律權、執行法律權和裁決私人爭訟權,則自由和民主便不存在了。”
5
——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
教師:孟德斯鳩主張什么? 學生:三權分立。
教師:美國是世界上最早踐行孟德斯鳩三權分立的國家。
【設計意圖】用孟德斯鳩的話導入三權分立,讓學生明白美國分權體制的理論來源。
1、總統權威·確立
材料八 美國總統是全世界最有權力的職位之一,他的權力由憲法賦予,歸結起來為:"保衛美國聯邦憲法及執行國會制定的法律。"總統有權處理國家事務和聯邦政府的各種行政工作……總統可以否決國會通過的任何法案,除非兩院中各有2/3多數票推翻他的否決,否則該法案就不能成為法律……總統有權任命聯邦最高司法官員……總統是負責處理對外關系的主要官員。
教師:依據材料概括美國總統有哪些方面的權利? 學生:行政權、立法否決權、任命權、外交權等 2、國會·議員分配·爭論
材料九 大會足足花去了半個夏天,來討論國家級的立法機關到底應該如何產生。弗吉尼亞州(當時最大的州)埃德蒙·倫道夫提出立法機構由兩院組成,兩院議員的名額均按人口比例分配于各州。
以新澤西州(當時較小的州)為首威廉·佩特森的代表提出新的方案,主張設立一個一院制的立法機關,各州在立法機關中擁有相等的名額。
----美國憲法之父麥迪遜回憶
材料十 第一條:
第一款 “本憲法所授予的各項立法權,均屬于由參議院和眾議院組成的合眾國國會。”
第三款 參議院獨自享有審理一切彈劾案的權力。合眾國總統受審時,應由最高法院首席
大法官主持審判,無論何人,非經出席參議員三分之二的同意,不得被定罪。 第七款 所有征稅議案應首先由眾議院提出,但參議院可以如同對待其他議案一樣,提出修正案或同意修正案。 ———《美利堅合眾國憲法》1787 年
教師:結合教材知識,說明“這一國家級立法機關”的代表是怎樣產生的?國會有什么權力?
學生:美國國會實行兩院制。
參議院議員每州兩名,由各州議會間接選舉產生;
6
眾議院議員按各州人口比例由各州選民直接選舉產生 權力:立法權、彈劾權„„
教師:這樣,大州的人口優勢在眾議院得到保證,小州的權益在參議院得到平衡。 同時告訴學生,政治生活中,妥協不是軟弱,不是放棄原則,是一種追求共贏的大智慧。
材料十一 【新聞解讀】當地時間10月1日是美國聯邦政府新財年的開始,但新財年聯邦政府經費尚無著落。由于國會中民主、共和兩黨互不相讓,新一年的政府財政預算分歧始終未解決,美國聯邦政府很可能重蹈17年前暫時關門的覆轍。
教師:從新聞材料來看分權制衡在美國政治生活中的現實意義? 學生:思考回答 3、大法官 ·確立
材料十二 美國聯邦法院對法律擁有最高司法解釋權,聯邦法院的法官必須由總統提名,經過參議院的審議和認可,再由總統正式任命。被總統提名的大法官人選往往要面對議員們尖酸刁刻的提問,應付新聞界雞蛋挑骨頭般的追根刨底。就任大法官會面臨家底和個人私生活被翻個底朝天的危險。但是美國憲法保證他們一朝為官,終身任職,俸祿優厚。
教師:依據材料說明最高法院大法官如何產生,又怎樣保證司法部門不被其他部門影響或控制,從而維護本部門的權力呢? 學生:總統提名,國會審核
材料十三 司法部門既無軍權、又無財權,不能支配社會力量與財富,不能采取任何主動的行動,是三權中危險最小的部門,也是最弱的部門。
- ----漢密爾頓
教師:那又如何保證司法獨立,保證司法部門不被其他部門影響或控制,從而維護本部門的權力呢?
學生:終身任職。
教師:為什么要實行高薪制度 (展示圖片材料)教師:在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的薪水不能被裁減,原因在于? 學生:為了保證憲法解釋的公正性和中立性。
【設計意圖】美國1787年憲法最重要的原則即為分權制衡原則,在憲法中是如何對權力進行分化的,總統、國會、法官三方各有什么權力是學生體會制衡原則的基礎,所以花費了大量的時間進行相關解讀。設計中主要采用學案呈現原始法律條文的形式,意在讓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憲法的魅力,同時培養學生分析材料的能力和養成“論叢史出”的學習習慣,而且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歸納憲法的主要內容,更加有利于記憶。但是由于這部分知識離學生的生活很遙遠而且也比較枯燥所以其中穿插新聞解讀、猜詞游戲和補充大法官的薪金制度既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以不同的形式檢查了學生的預習以及聽課效果。
(二)權力的制約
教師:孟德斯鳩在其《論法的精神》當中說到“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要防止濫用權力,就必須以權力約束權力”,美國又是如何實現將權力關進籠子里的呢?
材料十四 總統與國會
據統計,從1789年到1988年,美國歷屆總統共行使立法否決權2469次,其中正式否決1419次,否決被國會推翻103次。克林頓執政時期共行使37次否決權,兩次被推翻(國會復議后,超過2/3的多數票再次通過,即為有效)。
材料十五 總統與最高法院
1935年5月,首席大法官休斯做出如下判定:《國家工業復興法》侵犯了憲法保留給州的管理州內貿易的權利領域,國會授予羅斯福總統批準行業法規的權利屬于違憲。此后,最高法院一路“追繳”新政,陸續判定羅斯福的措施中有13項全部或部分違憲。
材料十六 最高法院與國會
對聯邦法官的彈劾權屬于國會。眾議院彈劾一名法官,必須是由于他犯有或涉嫌犯有叛國、賄賂或其他重罪,在美國 200 年的歷史上,有 13 位聯邦法官
美總統年薪為40萬美金 首席大法官年薪為22.35萬美元
8
因為收受賄賂或其他嚴重的司法不當行為而被彈劾、定罪并撤銷職務。法官只有在從事了“叛國、受賄、嚴重的犯罪或錯誤行為”時才會被撤職。
———以上材料摘編自任東來《美國憲政歷程:影響美國的 25 個司法大案》
教師:根據上述材料思考1787年憲法是怎樣解決“中央政府既要集權,又要防止專制”難題的呢?請大家完成此圖
學生:完成此圖
教師:(總結)在這三項大權中,任何一項法定權力都要受到另外兩項的制約,在權力的天平上,任何一項權力都不允許大于另外兩項權力。從而避免了絕對權力的出現,既防止了專制,又保護了民主與自由 [學生活動]---黃金100秒 (“黃金100秒”學生搶答環節)
1、有人說,美國總統是“無冕之王”,你同意這種說法嗎?為什么? 2、請問,如果《貧民救濟法》被總統否決了,就沒有辦法可想了嗎? 3、請問:最高法院大法官這個職務是“鐵飯碗”嗎?
【設計意圖】用孟德斯鳩的話引入權力的制約,讓學生根據課前學案展示的材料畫出美國三權分立制衡圖,從中體會制衡之下的民主自由,并設計“黃金100秒”環節,讓學生進行搶答,既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又加深了學生對分權制衡理念的理解。
三、“自由”中前行的美國
材料十七 “我們的憲法之所以恒久,就在于它簡潔。它是一塊奠基石,而不是
一座完整的大廈。或者用句老話比喻:它是根,而不是完美的藤。” —美國前總統威爾遜
教師:我們如何理解威爾遜話中的憲法是奠基石?結合材料和大國崛起的視頻片段,用一個詞概括 1787年憲法在美國崛起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播放大國崛起---新國新夢]片段
不在憲法的確認和保障下,國家主權由州政府轉移到聯邦政府;同時,憲法規定由各州保留的自治權利,聯邦政府不得干涉。1789年4月,華盛頓正式就
總 統
聯邦法院
國 會
9
任美國第一任總統。
聯邦憲法的制定和實施,使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美國誕生了。也有人將這部憲法稱為經濟憲法,因為在憲法中界定了個人、州政府和聯邦政府在經濟運行中的分工,為美國的經濟發展提供了法律的保障。
美國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巴羅·溫格斯特:憲法對美國的經濟發展非常重要,它把美國從一個殖民地,從受制于英國商業限制的經濟體制,轉變成一個可以保持經濟長期發展的體制。在(原來的)《邦聯條例》之下,州與州之間會產生貿易壁壘。這意味著,貨物在州與州之間的流動會受到限制,從而影響公共市場的形成。而國家政府的一個重要特征是,它提供了一個公共市場。從此,這個新國家不僅有了統一的政府,還有了統一的市場,統一的貨幣,統一的稅收。
【設計意圖】截取了《大國崛起》中的視頻片段,讓學生以直觀的方式獲取歷史信息,既緩解了視覺疲勞,又調動了積極性。同時要求學生用一個詞來概括1787年憲法的影響,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
教師:總統威爾遜還說憲法是根不是完美的藤,那憲法的不完美體現在哪里呢? 學生:未真正解決人權問題---種族歧視 教師:美國通過什么方式來解決這個缺憾?
材料十八
①1789年:憲法的前10條修正案:規定了公民的若干自由權 (如言論、集會、出版、宗教信仰自由)
②南北戰爭結束:第13和14條修正案廢除奴隸制、肯定聯邦法律的至上性 ③1920年通過第19條修正案,給予婦女選舉權。
④20世紀60年代,黑人民權運動興起,國會制定了關于保障黑人選舉權的第23、24條修正案。
教師:雖然憲法修正案很早就廢除了黑人奴隸制,但是現實生活中卻是這樣的。
材料十九 1957年,阿肯色州的小石城剛剛宣布解除種族隔離,黑人女學生多羅茜·考茨和其他八名同學考入當地中學,但是遇到種種阻撓,結果,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派1000名空降兵到該地護送這九名黑人學生入學。但是,軍隊能壓服暴徒,卻壓服不了根深蒂固的腐朽觀念。這幅照片中,一群男生在黑人學生后面出洋相,校方的兩個護送人,神態也截然不同.
教師:從中我們看到美國的民主自由之路還很長,很長。
【設計意圖】讓學生能夠全面的、客觀的看待1787年憲法,認識自由民主進程的曲折性、復雜性,學會辯證地評價歷史問題的基本方法。讓學生體會1787年憲法在保護人權方面的局限性,從而體會美國的自由之路還有很長的歷程。
10
[史學延伸]——領導人的煩惱
教師:巴黎遭受恐怖襲擊后,歐美各國接收難民的計劃遭到本國民眾不同程度的抵制。 美國、英國兩國領導人會晤,假如你是領導人,完成對話:
奧巴馬:小卡啊,聽說你還是決定在未來5年內接收2萬名敘利亞難民? 卡梅倫:是的,小馬哥。 奧巴馬:女王大人她同意嗎?
卡梅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奧巴馬:那你怎么辦?
卡梅倫:我不擔心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我會按計劃接收難民的。讓我擔心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還準備投我的不信任案,讓我很別扭。你怎么樣,我聽說你也決定明年接收1萬名敘利亞難民
奧巴馬:恩,是,不過我也是很心煩啊,截止目前已有31位州長表示強烈反對,他們認為難民可能威脅國家安全。
卡梅倫:哎,你的州長們很霸氣啊!他們有什么資格反對?
奧巴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且我在國會比你麻煩也不小。 卡梅倫:怎么說?
奧巴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將來沒事還好,一旦有事,我將面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亞歷山大啊。 卡梅倫:這真是太難辦了。
奧巴馬:還不止這些啊,這不明年又要大選了嗎?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反對的31個州當中,30個州的州長為共和黨人。我能不考慮我們民主黨以后的出路啊 ?
卡梅倫:還真是棘手啊 ,不過我終于明白你為什么老的這么快了。哈哈 奧巴馬:哈哈,沒事兒,誰讓我是人民的總統呢,要為了人民的自由而戰呢。
學生:思考并完成對話
教師:雖然英美兩國的政體是不一樣的,一個是君主立憲制一個是民主共和制,但在民主化的道路上卻體現出了一種普世的價值體系即—權力應該受到制約,也只有這樣人民的自由與幸福才有所保障。
【設計意圖】領導人的煩惱主要涉及的是英美兩國的政體比較,讓學生先在學案中進行大膽的設想預測,之后播放學生課前錄制的微視頻,教師從中引導:雖然兩國的民主政體是不一樣的,但是卻蘊含著一種普世價值體系----權力制衡。
[課堂小結]
教師:國家主席習近平曾在 說過“要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那么同學們學習了美國1787年憲法,從美國的制度設計給我們今天的體制改革帶來了怎樣的借鑒意義?
11
學生: [板書設計]
美 國
1787
年 憲 法
初期的絕對自由
制衡中的相對自由
自由中前行的美國
縱向權力分割---聯邦制
橫向權力分割---三權分立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