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甲烷
所屬欄目:高中化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高一化學(必修2)第三章第一節《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甲烷》重慶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高一化學(必修2)第三章第一節《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甲烷》重慶
《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甲烷》教學設計
課題:選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化學》
必修2第三章第一節
教學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本課時教材主要介紹甲烷分子結構,主要的化學性質(氧化反應、取代反應)。教材從最簡單的有機物入手,便于學生建立有機物的立體結構模型,抓住結構與性質的關系,最終建立從結構角度學習有機物性質的有機化學學習模式。 學情分析:
1、知識基礎:學生已經了解甲烷的基本存在、物理性質,知道它是一種燃料,能從分子組成上認識甲烷燃燒反應的產物。但因本節課授課對象為高一上期學生,所以電子式、結構式、化學鍵相關版塊知識欠缺。未知信息處理要簡、準、快,在不充斥本節課重難點的基礎上,還要體現認知的漸進性發展。
2、認知特點:學生正處于形式運算階段,具有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需要培養和強化其思維邏輯及對自我思維過程的思考。
3、需求特點:高一學生的需求層次是尊重需求占主導地位,同時情感需求與自我實現需求共存,在教學中要著重考慮學生的需求,設置情境予以滿足,增強學生的自主能動性。
4、教學條件支持:利用視頻素材、信息卡片、結構模型、、手工卡紙、模擬動畫、探究實驗、生活實例等教學資源豐富課堂,將學生吸引到教學活動中,在活動中自發生成教學內容。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能說出甲烷的物理性質,知道甲烷的存在形式及用途,能建立甲烷的空間結構模型,并從結構的角度認識甲烷的化學性質。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搭建分子結構、手工制作正四面體實體,建立有機物的立體結構模型。
借助實驗探究提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步形成科學的探究方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對國家可燃冰開發歷程、重慶涪陵頁巖氣開采的了解,樹立低碳理念,增強社會責任感。
教學重點:甲烷的結構特點和甲烷的取代反應。
教學難點:有機物立體模型結構的建立,從共價鍵層面認識甲烷的結構和取代
反應。
教法:逐層設問,引導點評,討論歸納,科普資訊 學法:自主學習,實踐交流,合作探究,模擬推理
教育技術應用:用“希沃授課助手”代替實物展臺,及時將學習內容反饋、評
價,采集課堂照片素材,增強探究效果,激發學習興趣,生成教學內容。
教學程序設計:
1、教學設計思路:
本課題基于認知心理學和需求層次理論,根據學生知識現狀和教學邏輯,重新分布教學環節,將未知信息以資料卡片形式出現,自主學習。通過實踐交流、科學探究、動畫模擬、延伸討論、科普資訊等方式在突破重難點的同時,拓寬視野,逐步建立科學的研究思維。 2、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視頻引入 播放視頻,引入課題 觀看視頻,積累甲烷的存在
形式,聯系舊知
認識到甲烷與生活、科
技息息相關,激發求知
欲
自主學習
采集學案樣本
分小組點評“甲烷物理性質、存在形式、電子式、結構式”學案內容完善情況
回憶舊知,
增強對未知版塊資料卡片信息提取、模仿、應用的能
力,快速解決知識基礎欠缺問題
實踐交流 設問:四個氫原子在空間如何分布? 聚焦電子式、結構式,認識到碳原子位于甲烷結構的中心 活動一:合作組裝模型 教師將碳原子巧妙打孔
(7孔),提供多種選擇
性,拓寬思維
指導組裝 多種模型展示 產生思維沖突,自問:哪一種才是甲烷的結構模型,增強探究意識 播放化學湯姆貓信息提示
分析組裝模型, 認可 “正四面體”結構, 總結四個C-H鍵特點 卡通語音提示,增強對
晦澀陌生信息知識的應用處理興趣
介紹球棍模型、比例模型 剪紙體會正四面體結構 完善實踐交流總結 通過剪紙折疊,再次建
立有機物結構模型,加
深印象,彌補立體幾何
知識內容缺失
問題設疑
展示交流總結學案, 引入化學性質 聯想到可燃性, 回憶書寫甲烷燃燒方程式
初步建立結構決定性質
的關系
介紹有機化學方程式書寫用
“箭頭”連接。
設問1:此性質決定甲烷什么用途? 設問2:為何天然氣泄漏,會聞到一股濃臭味? 設問3:甲烷在什么情況下易爆炸? 設問3:發現家中天然氣泄漏,如何做應急處理避免爆炸事故發生?
想到燃料,聯想到天然氣
加入特殊氣味的物質,以示氣體泄漏 學習資料卡片,了解爆炸極限 聯想加油加氣站禁煙火
建立性質決定用途的關
系
聯系生活,解決實際問
題,樹立化學源于生活,
服務于生活的意識
規范安全使用謹記心 設問4:從氧化還原角度分
析甲烷發生什么反應,體現
什么性質?
追問:高錳酸鉀作為比氧氣
更強的氧化劑,是否常溫時
就能氧化甲烷? 設問5:西氣東輸說明甲烷可以通過管道長途運輸,啟示常溫下化學性質?
追問:常溫下遇到強酸、強
堿是否還保持穩定不反應?
氧化反應,還原性 展開猜想
比較穩定 展開猜想
逐層設問,引發思考,
增強探究意識,激發解
決問題的能動性
科學探究
指導探究,
采集現場實驗照片
引導實驗分享
實驗探究一:常溫下,甲烷與強氧化劑、強酸、強堿的
反應探究
分享現象
完善常態下,甲烷性質總結
自發生成教學內容,在
合作探究中解決問題,
設問:甲烷在常態下穩定,點燃條件下可以與氧氣反應,是否在一定條件下,也可以與其他物質反應,比如氯氣
實驗探究二:光照條件下,甲烷與氯氣的反應探究 分享現象
得出結論:能反應
在實驗中解決問題,同
時生成問題,養成良好
的科學探究素養
追問:甲烷與氯氣在光照條件下究竟是怎么反應的?
觀看動畫模擬 總結反應本質
將生澀的取代原理用動畫演繹,便于理解
設問1: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甲烷與氯氣在光照條件下的反應原理或本質?
氯氣上的氯原子逐步替換甲烷上的氫原子過程 用自己的語言闡述取代過程,利于將知識內化 從結構角度引導分析第一
步,書寫第一步方程式
總結取代反應
再次深化結構決定性質
的關系
設問2:一氯甲烷上還有三
個氫原子,是否與氯氣在光
照條件下繼續發生取代?
聯想動畫,確定繼續反應
增強模仿分析的能力,
在練習與互評中鞏固取
代反應,為下一步能力
拓展奠定基礎
再次深化性質決定用途的關系 強調連鎖反應
采集學案樣本 介紹四種取代產物狀態、用途 練習:完善一氯甲烷與氯氣
繼續反應的方程式
彼此互評
認識到化工原料的用途
拓展提升 拓展1: 一氯甲烷還是正四面體結構嗎? 取代產物中有和甲烷相同結構的嗎? 拓展2:二氯甲烷結構種類探究? 拓展3:等物質的量的甲烷與氯氣在光照條件下充分反應,哪一種產物物質的量最多?
聯想C-Cl 與C-H 的不同,
得出四面體結構
模擬替換,側面證實甲烷為
正四面體結構,而非平面正
方形結構
應用連鎖反應
將基礎知識進行綜合利用,引導思維延續性發
展,提升解決問題的能
力
課題建議
信息:氯氣與氨氣反應也能產生白煙 課題:如何控制實驗因素,使得探究二實驗產生的白煙主要是氯化氫的作用 提示:甲烷與氯氣的取代受多方面因素影響,比如溫度、光照強度、反應物用量比例等。 思考自己探究二實驗看到的白煙有幾方面原因?主要原因是什么? 明確探究二實驗產生的白煙現象因有殘氯的作用不能直接證明有HCl。 思考如何控制因素,提高取代反應的產率或效果? 遺留問題,激發課外探究意識,習得科研精神
科普資訊 視頻介紹頁巖氣,宣傳重慶涪陵頁巖氣田的開發利用現狀
呼吁:節能減排,低碳生活
觀看視頻, 了解頁巖氣
關注能源科技,增強作
為重慶人民的自豪感,
激發在世界能源革命里
貢獻自我智慧與力量的民族責任感。
板書設計:
§3-1 甲烷
一、 結構:正四面體
二、 化學性質:
1、可燃性
2、穩定性:常態穩定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