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地球的圈層結構
所屬欄目:高中地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地理中圖版必修1第一章第四節地球的圈層結構_陜西省 - 渭南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地球內部圈層結構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 1、了解地震波的傳播特征。
2、理解地球內部圈層的劃分依據和劃分方法
3、了解地球內部圈層的基本特征,學會繪制地球內部圈層結構示意圖。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1. 利用《地球內部地震波與地球內部圈層構造圖》,能準確說明地震波傳播特點以及
地震波在地球內部傳播速度的變化過程
2. 利用“地震波的傳播速度與地球內部圈層的劃分”示意圖,小組討論合作,初步掌
握讀圖繪圖技能。
3. 能夠結合地球各圈層結構特點,分析實際生活中的地理現象。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鼓勵學生發揮想象,用科學精神認識地球的圈層構造。
二、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地震波的組成及地球內部劃分依據,說出地殼地幔地核的界線及主要特點
教學難點:明確軟流層的位置和巖石圈的范圍,繪制簡單的內部圈層結構示意圖 三、教學方法:讀圖分析法,學案法,小組討論法,自主探究法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利用科幻電影《地心歷險記》作為話題,提出入地是人類面臨的最大難題,人類通過鉆井技術能到達地球的深度只是地球半徑的5000分之一,再深就沒辦法到達了。那么我們如何認識地球內部呢?通過設問引起學生對探索地心奧秘的興趣,引出《地球圈層結構》這一章節的學習
(二)講授新課
一、展示學習目標,學生通過目標解讀能夠明確本節課的重難點內容,對所學知識的難易做到有效把握。
二、展示自主學習部分內容,對出現的共性問題及時解決,為學生在課堂討論中提供有效的基礎理論知識。這里特別注意的是關于橫波縱波的波速快慢比較,學生并沒有什么切身感知,通過學案對比橫波縱波圖,引導學生得出橫波慢,縱波慢的結論。
三、針對本節課的重難點問題:地球內部圈層的劃分依據、地球內部圈層的劃分及不連
續面的分布,軟流層的位置,地殼巖石圈之間的相互關系等容易出現混淆的知識點我設計了如下的探究活動:
1.地球內部圈層的劃分依據——地震波 (1)A,B分別代表哪種地震波?說明理由。 2.地球內部圈層的分界面---不連續面 (1)小知識:
在地震波的傳播過程中,如果在一定深度發生明顯變化,就可以斷定該處物質的結構和組成有了明顯的不同,人們把地震波的波速突然發生變化的面叫做不連續面,又稱界面。
(2)地面到M,M到N,N到地心,波速如何變化?變化的位置叫什么名稱? (3)不連續面將地球內部劃分為幾部分,由外到內分別是?地球內部圈層的劃分:請同學們動手在下圖用黑色筆畫出地球內部結構示意圖,并在適當的位置標出兩個界面及內部圈層名稱
3.巖石圈、軟流層、地殼的位置及關系,根據教材在上圖圖動手畫一畫,用斜線陰影代表巖石圈,紅色代表軟流層
【活動的目的】:1問.讓學生真正學會讀懂地球內部地震波與地球內部圈層構造圖,讀懂縱波和橫波傳播速度曲線, 培養學生讀圖分析能力,讓學生通過讀圖分析,結合縱波傳播速度快,橫波傳播速度慢的結論,自主得出圖中縱波和橫波的表示曲線,學生準確地讀出
橫波和縱波在地表以下不同深度傳播速度的變化過程。得出地球內部物質性質不均一,可分成不同圈層以及稍后學生能自主找到地震波發生突然變化的不連續面作技巧的鋪墊。2.3問學生通過小組討論,上黑板演示小組討論結果,繪制地球內部圈層結構示意圖,明確軟流層,地殼,巖石圈之間的相互關系,突破本節的難點。展示的過程也是對學生信心和繪圖能力的一次鍛煉。
小組展示結束后,教師做出點評,這樣,通過帶領學生讀圖、分析、拓展思考,讓學生循序漸進地掌握到地球內部圈層的知識和基本的讀圖
(三)當堂檢測 通過本節課學習總結知識點,進行習題當堂測試 五、板書小結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