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海氣,相互作用及其
所屬欄目:高中地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高中地理選修二第四章第1節《海—氣相互作用及其影響》安徽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第四章 海-氣作用
第一節 海—氣相互作用及其影響
教學目標:
一、 知識與技能
1.理解海-氣之間水、熱交換過程。
2.理解海-氣相互作用、洋流、大氣環流對全球水熱平衡所起的作用
二、 過程與方法
運用圖表,分析海—氣相互作用及其對全球水、熱平衡的影響。 三、 情感態度價值觀
認識到自然界自身具有很強的平衡能力。
學情分析:
外力作用對地貌的影響學生很容易理解,巖石圈的物質循環相對難度稍大。并且這一部分在高考中往往以地質構造圖、地貌圖為載體,結合人類活動來考查,反映出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準確描述事物的現象和解讀事物的特征上能力不足。
教學重點難點:
海—氣相互作用及其對全球水、熱平衡的影響。
教學用具: 智慧課堂
教學方法: 討論探究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學環節
設計意圖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課堂導入 播放視頻
觀看并思考
導入新課
課堂教學
探究1:海—氣之間的水分交換 (1) 海—氣間如何進行水分交換的? (圖解) (2)赤道地區多形成多雨帶,極地地區形成少雨帶,試分析原因。
(3)瓦倫西亞和伯明翰降水量的差異并分析原因。
(4)海—氣間水分交換受哪些因素的影響?
探究2:海—氣之間的熱量交換 (1)海水的熱量來源主要來自哪里? (2)海水熱量支出主要通過什么途徑? (3)對流層中的大氣的熱量來源是什么? (4)海—氣間如何進行熱量交換的?(圖解) (5) 根據課本活動題總結海—氣間熱量交換受哪些因素的影響?
為什么熱帶是海洋和大氣相互作用最活躍的地區?
20°—40°N、40°—60°°N,太平洋東西岸海區輸入大氣的熱量差異,主要受什么因素的影響?
探究3:海洋對大氣溫度的調節作用
(1)瓦倫西亞、伯明翰、漢堡最高溫出現在幾月?試分析原因
(2)瓦倫西亞、伯明翰、漢堡氣溫年較差的差異并分析原因
(3)海洋對大氣溫度的調節作用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探究4:海—氣相互作用與水平衡 (1) 據圖完成表格
(2)計算海洋降水量與陸地降水量之和,海洋蒸發量與陸地蒸發量之和。這兩個數據的比較,說明了什么問題?
(3)計算海洋蒸發量占全球降水量的百分比。
討論探究 新課推進
板書:
第一節 海—氣相互作用及其影響
這個數據說明了什么問題? (4)為什么幾百萬年來,地球上的總水量幾乎保持不變?
探究5:海—氣相互作用與熱量收支平衡 (1)北半球海洋熱量收入、支出隨緯度如何變化?
(2)赤道地區,常年太陽輻射強度大,但赤道地區的氣溫并沒有持續升高,為什么? (3)北半球低緯度、高緯度海區熱量盈余或虧損狀況有什么不同?如何調節?
經典例題
展示練習題 學生選擇、教師統計答題情
況
鞏固 提高
全球水熱平衡
大洋環流 大氣環流
水循環
海洋
大氣
水分交換
熱量交換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