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守護生命
所屬欄目:初中政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版初中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九課第一框 守護生命-天津市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部編版初中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九課第一框 守護生命-天津市優課
第九課 珍視生命 第1課時 守護生命
1 教學分析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了解愛護身體和養護精神的一些基本常識,傳承優秀文化,發揚民族精神。
能力目標:學會珍視生命的一些具體做法,掌握基本的自救自護方法;學會面對復雜的社會生活,以真善美為標準,做出正確的道德判斷和選擇;會分辨優秀文化和民族精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健康生活意識,樹立珍視生命、維護健康的積極情感;追求真、善、美,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發揚民族精神的愛國情懷。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一些自救自護的常識和方法,提高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難點:守護精神更需要關注精神的養護 學情分析:對于處在初中階段的未成年人來說,他們正處在青春期發育關鍵期,也是形成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時期,如何看待生命,生命的意義何在,這些都是極為重要的問題。七年級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情感體驗能力和發散思維能力,對生命世界并不陌生。一方面他們意識到生命的存在,但另一方面,他們又比較缺乏對生命領域的探索與思考。所以圍繞“生命”話題,開展活動,能有效地喚醒學生內心深處對生命的心理體驗,從而很好地達到師生參與、感知、互動的教學效果,同時能進一步幫助他們正確認識生命,形成正確的生命觀。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如果你生病了會怎么辦? 生:吃藥。
師:吃什么藥?比如感冒 生:康泰克、板藍根…… 師:有沒有同學因為體重過高或者吃一種感冒藥不見效又吃另一種,造成短時間內吃了多種感冒藥呢?
生:…… 師:如果多吃或混吃感冒藥會造成什么后果?大家一起來看個視頻《這樣吃感冒藥會要命》
師:你看了之后有什么啟示?
生:不能混吃感冒藥,否則會傷害身體甚至失去生命。
師:對,因為生命對于每個人都是寶貴的,我們應該珍視生命,守護好我們的生命。今天,咱們就一起學習第九課第一框題《守護生命》。
二、新課講授
對于守護生命有四個同學發表了看法,看教材P99“運用你的經驗”回答:1.上面同學的討論涉及生命的哪些方面?2.結合你的經歷,說說守護生命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總結:守護生命需要注意愛護身體和養護精神兩個方面。
目標導學一:愛護身體
(一)守護生命首先要關注自己的身體 活動一:健康小調查
1、你每天早晨都吃早點嗎?
2、你是否有過熬夜打游戲或者追劇的經歷?
3、你是否食用過“三無”產品(三無產品一般是指無生產日期、無質量合格證以及無生產廠家,來路不明的產品)?
4、你的體重是否過輕或過重呢?
上面的這些生活方式都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那么你知道哪些健康的生活方式呢?
教師總結:守護生命首先要關注自己的身體。關心身體的狀況,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種對生命負責任的態度。
(二)守護生命要關注自己的內在感受 活動二:無腿蛙王的故事
隨著年齡的增長、心智的發育,我們更加關注自己的內在感受。當某些內心需要得不到滿足時,有的人經不起一時的挫折,容易做出過激的行為,甚至傷害自己的身體。下面的視頻中這個人是否也這樣做呢?
觀看視頻《無腿蛙王代國宏》 提問:
1.代國宏遭遇了什么挫折?
2.他為什么能活下來?活下來之后他是怎么成為了無腿蛙王,然后又拿起課本準備圓自己的大學夢?
教師總結:成長中的我們不能不珍視自己的肉體生命,無論什么時候都不能傷
害自己的身體,更不能放棄生的希望,而且我們還要讓自己的生命更有價值。
(三)守護生命要提高安全意識 活動三:討論與分享
在生活中,像剛才的視頻中那樣,我們會面對一些客觀存在的、非人力可抗拒的自然災害,或人為災難。比如有哪些?火災、地震、交通事故、擁擠踩踏事故等。閱讀以下材料:
全國每年約有1.6萬名中小學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有44名學生死于食物中毒、溺水、交通或安全事故。這其中,除去那些不可預見的自然災害和人力不可抗拒的重大事故以外,約有80%的非正常死亡,通過預防措施和應急處理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思考:看到這些數據,你有什么啟發?
教師總結:我們需要增強安全意識、自我保護意識,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護方法。
活動四:討論與分享
學生討論交流發生火災、地震、交通事故、擁擠踩踏事故等時的自救自護方法。
目標導學二:養護精神
(一)守護生命需要關注并養護我們的精神 活動五:探究與分享 (教材P102-103) 思考:
1.在集中營里,女畫家費利德為什么要教孩子們畫花卉、人物和窗外的風
景?
2.人們為什么將這些兒童的繪畫作品稱為“人類文化皇冠上的鉆石”? 提示:
1.因為在她看來,保護人類內心純真、善良和美好的世界,保存人的創造欲望和想象力是最自然和最重要的事情。她想引導孩子們的心靈走出集中營,追尋外面美好的世界。
2.因為在集中營惡劣的現實條件下,她堅持讓這些孩子們的精神生活在一個正常的世界里,雖然身體被囚禁,但精神還是健康和自由的,因而人們將這些兒童的繪畫作品稱為“人類文化皇冠上的鉆石”。
教師總結:我們每個人活著,除了要關注生理需要和身體健康,還要過精神生活,滿足精神需求。
(二)精神養護與物質生活條件和外部環境的關系 活動六:討論思考 提問:剛才的閱讀材料中納粹集中營的條件和環境與孩子們的畫成鮮明對比,那么同學們思考精神養護與物質生活條件和外部環境是什么關系/
教師總結:我們的精神發育,需要物質的支持,但不完全受物質生活條件和外部環境的制約。
即使在物質貧乏、外部環境艱苦的情況下,只要我們守住自己的心靈,仍然可以看到真、善、美。相反,過度的物質追求、物質攀比,容易使我們喪失對真、善、美的體驗,丟失精神世界的財富。
提問:我國有哪些這樣的即使在艱苦的環境下仍然能夠養護精神的事例呢? 劉禹錫的《陋室銘》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陶淵明的《飲酒》中“采菊東籬下,悠然現南山”等句。 (三)在個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發揚民族精神 活動七:討論思考
人類在發展過程中產生了不同的文化,比如剛才講的詩詞屬于我國的文學方面的文化,你還知道我國有哪些傳統文化?
生:節日、飲食、建筑、四大發明、手工藝術……
教師總結:我國文化包括文化典籍,科技工藝,文學藝術,中國哲學,道德倫理等,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我們有參與學習嗎?看圖片:學生的“經典誦讀”和“為烈士掃墓”活動。 提問:參加這些活動,你有什么感受?
生:弘揚傳統文化,繼承革命先烈的遺志等。 提問:繼承革命先烈的遺志包括繼承什么精神呢? 生:不怕犧牲、愛國主義等。
教師總結:守護精神家園,我們不能丟失優秀的民族文化,需要在個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發揚民族精神。
三、課堂總結
聽一段錄音《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 提問:聽了習總書記的話,你有什么感想?
教師總結:作為中國人,我們中學生也要不斷學習優秀的文化,發揚民族精神,為實現中國夢做出自己的貢獻。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