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活出生命精彩
所屬欄目:初中政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版初中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活出生命精彩》河南省 - 鄭州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部編版初中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活出生命精彩》河南省 - 鄭州
《活出生命的精彩》教學設計
教材來源: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教科書/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
內容來源:第四單元第十課第二框 主題:活出生命的精彩 課時:1課時
授課對象:七年級學生
目標確定的依據
1.課程標準相關要求:《活出生命的精彩》依據的課程標準是“成長中的我”中的“自尊自強”。具體對應的內容標準是:“認識自己生命的獨特性,珍愛生命,能夠進行基本的自救自護”“體會生命的價值,認識到實現人生意義應該從日常生活的點滴做起”。“我與國家和社會”中的“積極適應社會的發展”。具體對應的內容標準是:“感受個人成長與民族文化和國家命運之間的聯系,提高文化認同感、民族自豪感,以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責任意識。
2.教材分析:本課通過了解他人的生命故事,激勵學生努力活出自己生命的精彩。然后,引導學生思考生命的三個重要議題:“貧乏與充盈”“冷漠與關切”“ 平凡與偉大”。分別從對自己、對他人和社會、對國家和人類三個層次探討如何活出生命的精彩,鼓勵學生豐富自己的生命,關心他人,親近社會,讓生命從平凡中閃耀出偉大。
3.學情分析:中學階段是形成人生觀、價值觀確立的重要時期。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人生的意義何在,這些都是極為重要的人生問題。青春期中的青少年正處于一個半幼稚、半成熟的時期,由于知識、閱歷、辨別理解能力和自控能力都還較弱,因而對于發生在自己身上以及所看到的社會現象不能進行全面的分析,容易陷入迷茫和彷徨,容易被誤導。非常需要對學生進行自我認識、自我意識方面的引導,引導他們在正確看待自我的基礎上,活出生命的精彩。 目標:
1.榜樣引領,反思自己,知道拒絕貧乏,充盈生命要從現在做起。 2.通過分析社會現象,學習道德模范事跡,爭做拒絕冷漠,傳遞溫暖的中學生。
3.通過暢所欲言辯論環節和教師點撥,懂得偉大在于創造和貢獻。
設計思路:
本框題引導學生思考生命的三個重要議題:“貧乏與充盈”“冷漠與關切”“ 平凡與偉大”。分別從對自己、對他人和社會、對國家和人類三個層次探討如何活出生命的精彩。圍繞這三組關鍵詞,結合最新的時事政治,同時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總結出拒絕貧乏充盈生命,拒絕冷漠,關切生命,以及從平凡中創造偉大。最后各組用自己的方式表達本節課的感受。 學習重點與難點
學習重點:激發熱愛生命的熱情,活出生命的精彩;冷漠與關切 學習難點:認識生命的平凡與偉大 教法與學法
教法:創設情景法、感悟升華法、辯論賽 學法:查閱資料法、小組合作法、展示法 評價任務
1.榜樣引領,反思自己,知道拒絕貧乏,充盈生命要從現在做起。 2.通過分析社會現象,學習道德模范事跡,爭做拒絕冷漠,傳遞溫暖的中學生。
3.通過暢所欲言辯論環節和教師點撥,懂得偉大在于創造和貢獻。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多媒體展示《最美志愿者廖智》的視頻,思考她的故事帶給我們怎樣的感受?
教師總結:一名舞蹈老師,因為08年的汶川地震失去了雙腿,但她沒有被挫折打垮,而是笑對人生,她說自己的淚都流干了,剩下的只有笑對人生。同時把自己的經歷寫成一本書《感謝生命的美意》,參加馬拉松比賽,還學會了用假肢游泳和登山,不斷充盈自己,參加志愿者活動,拒絕冷漠,關切生命。活出了生命的精彩。
設計意圖:導入視頻創設情境,非常切題,營造了好的課堂氣氛。為下面的教學活動做好了鋪墊。 (二)互動探究,交流分享 評價任務一:榜樣引領,反思自己,知道拒絕貧乏,充盈生命要從現在做起。
學生活動:出示兩幅圖片讓學生思考他們對待的生活態度是怎樣的呢?結合自身實際怎樣才能讓我們的生命更加豐富和充盈呢? 教師總結:封閉自己、消極、墮落、不求上進、缺乏生活目標。這樣的態度會讓他們的生命變得怎樣呢?貧乏、單調、枯燥 ,還容易走上違法犯罪道路。閱讀好書、培養興趣愛好、或者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去領略不同的風土人情、鍛煉身體、參加公益活動、去遠足、去采風。
設計意圖:通過貧乏與充盈的鮮明對比,結合自身實際,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掌握讓生命充盈的具體方法。 讓生命更加豐富和充盈。
評價任務二:通過分析社會現象,學習道德模范事跡,爭做拒絕冷漠,傳遞溫暖的中學生。
學生活動:展示老人跌倒扶不扶的圖片和《新修訂的民法總則》第184
條則規定:“因自愿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播放2017年全國道德助人為樂道德模范劉玉潔視頻
以及我校團委正開展“做拒絕冷漠,傳遞溫暖的中學生”活動 ,邀請你參加。(溫馨提示:可以從家庭、學校、社會等方面去努力)如何做拒絕冷漠的中學生呢?小組開展討論。
教師總結:家庭方面:拒絕和父母冷戰,有問題及時和父母心平氣和溝通,主動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活,給父母捶背等;學校方面:積極
給同學講題,幫助又困難的同學;不頂撞老師,體諒老師的良苦用心,上課認真聽講按時完成作業;給災區捐款,積極參加志愿者活動,到敬老院照顧孤寡老人,幫他們做力所能及的勞動,有人問路熱情指路。 設計意圖:親身體驗,在感悟中思考,我們要設身處地的為他人著想,用真誠和熱情去消融冷漠,傳遞溫暖,共同營造和諧友善的社會氛圍。 評價任務三:通過暢所欲言辯論環節,懂得偉大在于創造和貢獻。 學生活動:正方:偉人、名人對社會貢獻大
反方:平凡崗位的普通人對社會的貢獻大
規則:1.先由組長闡述觀點,雙方陳述完畢后自由辯論;
2.辯論時要有理有據;3.語言文明,聲音洪亮。
教師總結:名人們用自身的品德、才智和勞動,創造出比自己有限的生命更長久的、不平凡的社會價值,為我們留下寶貴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人。我們說到了許多偉人,他們無疑是偉大的。但生活中偉人是少數,多數的人是默默無聞的,我們不知道他的姓名,年復一日年,日復一日在工作崗位上堅守著,我們會發現他們這些人都將自己的生命和他人、民族、國家甚至人類的命運聯系在一起。
設計意圖:在小結中概括活出生命的精彩要從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三方面著手,并在小結中再次點題; 最后各組用自己的方式暢談本節課的收獲。
結束語:同學們,生命就像一棵樹,平凡而又偉大,平凡而又獨特。為了長成參天大樹,我們努力的汲取營養,充盈自己,拒絕冷漠,傳
遞溫暖,在平凡中創造偉大。愿同學們平凡而不平庸,活出生命的精彩,綻放生命之花。
教學反思:本節課通過對生命的價值的探討,讓學生明白生命有貧乏與充盈之分;熱愛豐盈的生命;生命需要在于創造和奉獻,平凡的人也能書寫生命的價值。運用創設情境、交流共享、感悟提升等方法,讓學生認識生命的平凡與偉大,讓生命從平凡中閃耀出光彩;通過展示圖片,講故事等方式激發學生興趣,幫助學生理解本文知識點、收到較好的效果。辯論環節感覺應優化,對立沖突性不強。課堂氛圍應該更加活躍些。 專家點評
課時目標準確、全面,符合課程標準要求和學生實際,同時能結合最新時事政治,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教師教態自然親切,語言精煉富有感染力,注重了各教學環節之間的銜接與過渡,能熟練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注重學生情感教育;板書體現課堂知識結構;教師評價及時,課堂氣氛和諧,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