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愛在家人間
所屬欄目:初中政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版初中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愛在家人間》山東省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部編版初中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愛在家人間》山東省優課
《愛在家人間》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通過“旅途一:體味親情“,體會父母撫養我們付出的辛勞,珍惜與父母間的親情。
2.通過“旅途二:愛的沖突”,知道親子沖突是不可避免的,理解親子沖突的原因。
3.通過“旅途三:溝通傳遞愛”,正確對待親子間的“碰撞”,學會運用溝通的技能和智慧與父母有效溝通,學會用行動表達對父母的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體味親情 難點:溝通傳遞愛 教學方法
故事感悟、合作探究、分享交流等 教學準備
教師研讀教材,搜集典型案例、制作教學課件;學生預習教材,回憶與父母相處的點滴瞬間。 教學過程:
(一) 視頻導入:溫馨公益廣告——family(家)
欣賞溫馨公益廣告——family(家),短片中的關鍵詞是“家”,家在親情就在,責任也就在。家是我們溫暖的港灣,就讓我們走入今天的課堂“愛在家人間”。 (二) 活動探究
旅途一:體味親情
【幸福分享】 小雪的親情故事
十二年來,小雪一直生活在一個幸福的家庭中,有爺爺奶奶的疼愛,爸爸媽媽的百般呵護。
家是小雪最溫暖的的港灣。小雪在日記中寫道:“親情到底是什么?親情對于有情有意的人來說,就是一份單純的情感,不摻有任何世俗的成分,平淡中相處融洽,危難中方顯真情。親情對于大多數人來說,仍然是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每一個人或許對親情都有著自己的詮釋。”
1.看了小雪的日記,你對親情有什么感悟?
2.回憶自己的成長經歷,在家庭生活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什么?父母當時是怎樣做的
學生談感受、全班交流。
【總結】 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份,對家人割舍不斷的情感——親情之愛。每個
2
家庭的親情表現不同,有的溫馨和睦,有的磕磕絆絆……有時我們可能因為它的平常而忽略它,有時我們似乎感受不到自己渴望的親情,甚至因此否認親情的存在。
【矛盾突襲】 小雪的親情危機
可是,隨著計劃生育“全面放開二孩”政策的實施,前不久,媽媽給她生了一個可愛的小弟弟。由于小弟弟太小了,家里的大人們忙于照顧小弟弟。從此,小雪認為家人們都不愛她了,整天悶悶不樂,郁郁寡歡。 更不幸的是,就在前幾天,家里最疼愛她的爺爺也因病去世了。小雪的心情更是遭到了極點······
請問:
小雪的家人真的不愛小雪了嗎?
善良的同學們,你能開導開導小雪同學嗎? 學生自主分享,全班交流。
【總結】 現實生活中,由于親人的離開、新成員的出現,我們的家庭結構也會因之改變。但是,只要我們用心感悟就會發現,家中的親情仍在,盡管它的表現形式可能會發生變化。
旅途二:愛的沖突 小雪的成長困惑
【成長的體驗】小雪的煩惱
【現場采訪】在與父母相處中,你是否也有過與小雪類似的煩惱呢?能向我們傾訴嗎?
活動實施:
1. 兩位小記者
3
2. 隨機采訪班內同學 3. 通過相互交流、傾訴煩惱。 【我的心里話】小雪篇
你們真的愛我嗎?如果我沒有按照你們的要求考上名校,成為社會精英,你們還會愛我嗎?
跟大部分人,每天我要在不同的興趣班趕來趕去,我感覺我就像一個貨物,這里打包一下,那里打包一下,我小時候真傻,為什么要告訴你們我喜歡小提琴和畫畫呢,我現在一點也不喜歡了。
其實,你們愛我,我知道,但我搞不懂,為什么很累很累,一點也不幸福。每次我想到離開你們一陣子,就感到很舒服。
回答:
1.小雪為什么會懷疑父母不愛他? 2.你有過類似的經歷嗎,你的感受是什么? 【我的心里話】父親篇
我一直拼盡全力地做一個好父親,為什么我的孩子會懷疑,我是不是真的愛他,為什么想要逃離。
從十五年前第一次抱起你,我就下定決心,要好好培養他,我要把我的人生經驗傳給他,讓他少走彎路,成為一個更成功的人。
學琴的孩子的確很辛苦,是選擇現在辛苦,還是將來辛苦,所以,逼,也要學下去。我一直覺得,孩子長大了,應該會理解我們,可他現在卻對彈鋼琴,深惡痛絕。他說我們是愛的法西斯,獨裁。
回答:
1.父親為什么要逼女兒學琴?
2.看過父親的獨白后,你的感受是什么? 【我來說一說】
結合小雪和你自身的日常經歷,你認為與父母產生碰撞的原因是什么? 【總結】親子沖突的原因:我們渴望獨立與期望關注的心理矛盾,審視父母給予我們的愛,質疑父母,挑戰父母的權威和經驗,我們與父母存在代溝等等。
旅途三:溝通傳遞愛 【情景AB劇】
小雪覺得媽媽很嘮叨。一天,突然降溫,媽媽一定要她穿上厚外套。 接下來,小雪和媽媽發生了什么呢?
1.如果你是小雪,你會怎么做?以小組為單位,分別扮演小雪和媽媽進行情境表
2.反思同學們的表演,看看哪些結果是自己所期望的。 3.討論:自己怎樣表達才能讓親子溝通更順暢。 【走進生活】出謀劃策 與父母發生矛盾,我們怎么辦?
情景一 周末放假回家,本想好好享受一下悠閑舒適的家庭生活,可父母老是叫你學習。你該怎么辦?
情景二 父母不喜歡那么多同學打電話給你或到你家玩,但拒絕別人又好像很沒面子,你該怎么辦?
情景三 面對嘮叨型的父母,你怎樣應對?
【總結】 化解沖突,既需要父母做出榜樣,也需要我們自己努力。認真感受和體會與父母相處的那些瞬間。親子沖突需要雙方通過良好的互動溝通來解決。試著接納父母的做法,理解父母行為中蘊含的愛。
(三)反思與提升
學習了本課后,你有哪些收獲和感想?學生自主總結知識體系,可以采取多種形式,全班展示。 (四)教師寄語
讓我們帶著愛和希望,和家人共筑溫暖小家!付出大愛,共建和諧社會! (五)課外拓展
我在行動:尋找最美孝心少年
【調查訪談】 采訪搜集身邊孝敬父母的感人事跡。
【建言獻策】我們怎樣向身邊的“孝心少年”學習,用實際行動感恩父母? 【我在行動】 請根據自己的實際,制訂一份親情計劃表,并在實際生活中加以落實。
教學反思
在本堂課的教學實施過程中,我積極采取“一案到底”的思路,用情境貫穿整節課,調動學生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但在一些細節處理上略顯生硬,仍需進一步完善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