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人民法院,國家司法機關
所屬欄目:初中政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六課國家司法機關第一課時《人民法院》湖北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六課國家司法機關第一課時《人民法院》湖北省 - 宜昌
第六課 國家司法機關 第一課時 人民法院
【教材分析】
1.課標要求:本框是青少年法治教育內容中初中階段的教學內容與要求。具體對應的是“了解重要國家機構的職權,及我國司法制度的基本原則,建立尊重司法的意識”。人民法院作為國家司法機關,學生應該了解人民法院的性質、職權、體系及工作要求。
2.本框在這一課或單元中的地位、作用:為人民當家做主不僅需要完善的國家制度予以保證,而且需要通過國家機構行使國家權力來實現。本單元的內在邏輯是國家機構是人民意志的執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衛者,而國家機構包括國家權力機關、國家行政機關與國家司法機關,《人民法院》這一目是國家司法機關的重要內容。
3.本框內在結構:本框從人民法院的性質、基本職權、組織體系以及工作要求四個方面進行展開,內容簡潔清晰,力爭達到學生能理解運用的效果。
【學情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學生會路過或者在電視上看到過人民法院,形成對法院的感性認識,但很少有機會真正進入法院進行深入了解。他們會開始琢磨法院是干什么的,有哪些職權等等。基于以上學情,特設計了本課內容,幫助學生對人民法院的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培養法治思維,增強法治意識。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模擬法庭演練,增強學生對司法嚴肅性、司法致力于公平正義性的認識,從而在社會生活中敬畏法律、信仰法律。
能力目標:把學習到的有關法院的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培養和增進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
知識目標:了解人民法院的性質、組織體系和基本職權;理解人民法院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人民法院的性質、職權及要求。
教學難點:對“人民法院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的理解。
【教學方法】
情景創設法、合作探究法。
【教學準備】:
模擬法庭視頻及相關道具;多媒體課件;小組合作學習積分牌。
【教學過程】
本節課通過“合作探究 一展到底”的競賽活動來學習“人民法院”的知識。具體規則是:全班分成三個大組,以小組形式來參與比賽,回答正確或提出有意義的問題可以為本組贏得一枚“法徽”,新課結束時獲得“法徽”最多的小組勝利。
活動一:交流互動 話說法徽
1. 出示“法徽”,互動交流。教師出示“法徽”圖片,學生說出其組成及象征意義。
2.小結:“法徽”中稻穗、齒輪、華表分別象征農民、工人、中華民族。這些元素象征著法院維護社會公平與正義。導入課題。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了解法徽的象征意義,從而形成對人民法院的感性認識。
活動二:實景體驗 走進法院
1.實景直播,深入法院探究竟。法官一邊介紹區人民法院的大廳、電子信息系統、安檢臺、審判庭等內部結構,一邊回答學生的提問。
2小組合作,課堂搶答。小結人民法院的性質、組織體系、基本職權、工作要求等知識。
設計意圖:以實景直播的現代信息技術形式,給學生直接與法官對話的機會,
深入法院內部,幫助學生真體驗與真思考,實現對本節課知識內容的了解。
活動三:模擬法庭 認識法院
1.播放學生模擬法庭審判視頻的第一、二階段“法庭準備”、“法庭調查”節選。
2. 現場進行第三階段“法庭辯論”:如果你是原告、被告、審判長,你將會在法庭上如何表達自己的觀點?(各組挑選角色:原告、被告、審判長;分組討論;課堂辯論。)
3. 互動探究,解答疑惑。針對一、二審結果,同學們有什么疑問可以提出來,共同探討解答。
4.師:參與分享剛才進行的法庭辯論,也是保障司法“公正與高效”的前提。人民法院對案件事實真相的判斷必須充分考慮當事人辯論的結果。為了公正判決,人民法官和法院工作者辛勤付出,他們始終以自己對法律的忠誠,對審判事業的熱愛,手持天平,頭頂國徽,維護正義,評判是非!
5.共同小結:梳理人民法院的工作要求。
設計意圖:通過體驗模擬法庭,法庭辯論是法院維護公平與正義的必要程序,了解法院審判程序;同時結合案情通過對二審改判的思考,幫助學生深刻理解人民法院的工作要求,同時理解法院工作者的辛勤付出。
活動四:拓展空間 感悟法院
1.學生談本課學習感悟。
2.邊唱邊學師生自創的《法院修煉手冊》,傳遞今天學習的知識,進一步感悟“司法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
3. 實踐活動:
①登錄中國庭審公開網站http://tingshen.court.gov.cn/live,觀看一場法庭審判直播。
②由班委會組織全班同學走進當地西陵區人民法院進行一次研學旅活動。 4. 課堂總結,出示思維導圖。
結束語:今天的我們坐在教室里,學習人民法院的知識;未來的我們也可以坐在審判席上,為正義與公平而戰,對法律和人民負責,讓天平永不傾斜,讓國徽永遠閃光!
設計意圖:以歌曲的形式對本課內容進行串聯,幫助學生形成深刻印象;思維導結合形象思維,總結知識的同時也起到精神深化的效果。引導、鼓勵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想,通過勤奮學習不懈奮斗,為社會公平正義助力。
附件:第三階段 辯論學案 【案情回顧】
2017年5月2日,鄭州醫生楊歡因在電梯內勸阻段肖禮抽煙,兩人發生爭執。監控視頻顯示,段肖禮比較激動,而楊歡比較冷靜。物業工作人員從辦公室內出來進行調解,楊歡被勸離,段肖禮則被勸至物業辦公室。沒多久,段肖禮突然倒地。搶救病情無變化,宣布臨床死亡。
段肖禮的妻子田九蘭隨后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楊歡賠償40余萬元。 【相關鏈接】
1、《鄭州市公共場所禁止吸煙條例》規定:公民有對違反社會公德及法律法規的行為進行勸阻的權利。
2、《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六條第一款規定:“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侵權責任法》相關規定,受害人和行為人對損害的發生都沒有過錯的,可根據實際情況由雙方分擔損失。 【我的觀點】
我的角色是(原告/被告/審判長),我的觀點是: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