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國家司法機關
所屬欄目:初中政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下冊第六課我國國家機構《國家司法機關》貴州省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下冊第六課我國國家機構《國家司法機關》貴州省優課
部編人教版2017《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下冊) 課題 第三單元第六課第三框 《國家司法機關》
教 學 目 標
知識目標 知道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的性質、分類、職權和要求
能力目標 具體了解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的職權,學會依靠司法機關維護自
己的合法權益 情感目標 正確認識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獨立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的重要意義,自覺尊重國家司法機關,從而在社會生活中敬畏法律、信仰法
律。
教學重點 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的性質和職權
教學難點
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都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教 學 準 備
教學內容分析
本次課程所教的是2017部編《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下學期第三單元第六課《我國國家機構》第三框《國家司法機關》的內容。部編版八年級下冊教材以公民基本法律知識為專題,以憲法精神貫穿始終,引導學生了解各種國家機構和制度,穿插對公民權利與義務、自由與平等、公平與正義等關系的解讀。
與七年級全冊、八年級上冊不同,八下內容注重培養學生的法治思維和理性思維,很多內容與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存在一定的脫節,如何讓學生對“枯燥”的法律知識產生興趣、如何讓書面知識與現實生活產生聯系,成為我在教學中最具有挑戰性的問題。 同時,還要注意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這就要求在教材的處理上,要合理的組織現有的教學資源,大膽取舍,補充新材料。使教學過程更加流暢,銜接更加自然。
教學對象分析
八年級學生好奇心強,在教學中要注重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從而使學生對學習內容產生興趣,如果一開始就能抓住學生的求知心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注意利用現有資源,挖掘教學潛力,給學生更多的社會背景資料,通過圖片、視頻等多媒體制造意境,營造濃厚的法治教育氛圍,使學生產生親臨其境之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印象更加深刻。
教學策略
1.充分開發課程資源的教學策略:由于該學段學生整體屬于感性思維占主導的心智階段,而本框題內容與其日常生活有一定距離,所以需要在教學過程中注意開發既符合課題需要,又滿足學生心理特點的課程資源;
2.知識生活化策略:通過生活化的例證來引導學生,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才能最終轉化為學生的實踐活動;
3.教學內容結構化策略:本框題需要同時掌握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
院這兩個國家機構,因此必須將兩者的區別與聯系進行結構化的組合,幫助學生建立知識體系;
4.法制教育與道德教育融合的策略:雖然本課主題為司法機關,但也要使道德教育貫穿其中,尤其在“司法機關享有依法獨立行駛職權的職權”這個問題上,引導學生形成以公平正義為前提的法治思維。
教 學 實 施
教學 環節 教 師 導 學 生 學
活 動 目 標
情景 導入
情景漫畫欣賞: 《小方的煩惱》 《職務犯罪誰來辦》
提問:
1.漫畫《小方的煩惱》 中,小方應該怎么辦? 2. 漫畫《職務犯罪誰來辦》中,誰來解決該問題?
1.小方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① 向消費者協會、工商管理等部門尋求幫助; ②向媒體曝光; ③到人民法院起訴 2.誰來代表國家查辦貪官污吏?
人民檢察院。
情景漫畫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素材源自日常生活,設置問題情
境,讓學生帶著問題進入新課。 考察學生是否了解解決日常生活糾紛的途徑,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引入課題
探究活動一: 我國有哪些司法機關?他們的職權分別是?
(一) 、 人民法院
《國家司法機關》
展示人民法院(法庭)圖片 提問:
這是什么地方? “這是干什么的地方?”
回答:
“這是人民法院” 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是國家的播放視頻《三分鐘讀懂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 提問:
在短短三分鐘的視頻里,你發現了什么?
總結:
人民法院是我國的審判機關,其基本職權是審理各類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通過刑事國家審判權,懲辦犯罪分子,解決民事和行政爭議,維護社會秩序,引導公民自覺遵守憲法和法律。
3.在日常生活中,個人利益受到損害時,你會優先選擇哪些方法?
※ 點撥: 一般情況下,優先選擇解決效率高、成本低的解決途徑,最后才選擇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4. 作為一名合格的安順市小公民,你知道我市內都有哪些法院嗎?他們分別屬于什么級別?
播放安順地區人民法院實拍圖和其他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圖片。 提問:
你曾經路過這里嗎?你是否留意過這里? 審判機關。”
自由發言
①年辦案量巨大,并呈逐年增加趨勢;
②貪污受賄等職務犯罪,“打虎拍蠅”行動; ③冤假錯案;
④維護市場經濟秩序各類商業案件;
⑤打擊家庭暴力等民事訴訟請求;
⑥嚴懲污染環境衛生、破壞資源等案件。
各抒己見,得出結論。 ① 向有關行政部門尋求幫助;
②向媒體曝光; ③到人民法院起訴
暢所欲言,適當引導。 總結:
我國依法設立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專門人民法院。
各抒己見,得出結論。
通過視頻,幫助學生對人民法院產生最直觀的感受,感受人民法院的神圣職責。
幫助學生了解向人民法院起訴是解決民事糾紛的最后途徑。
檢驗學生的親社會行為能力,是否了解本地都有哪些級別的法院,有利于學以致用。
檢驗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社會生活經驗。
探究活動一總結(一) 、 人民法院 (二) 、 人民檢察院
※ 點撥:
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分為基層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
專門人民法院有軍事法院、海事法院等。
5. 設置情景,提問: 你能幫助西秀區人民法院的吳法官將最近需要審理的案件進行分類嗎?
※ 點撥: 刑事案件、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的特點: ①刑事案件特點:對被害人形成侵害;存在明顯的案發現場 ②民事案件特點: 案件雙方身份平等,以權利與義務為爭議 ③行政案件特點:國家行政機關實施不恰當執法行為
我國司法機關首先包括 人民法院,人民法院的基本職權是審理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依法行使審判權,維護社會秩序,引導公民自覺遵守法律。 1. 展示人民檢查院(公訴人)圖片 提問: 他們是誰? 他們是干什么的? 播放視頻《公訴人專訪》
各抒己見,得出結論。
結合所學在預先準備的答題板上的《知識點梳理結構圖》按要求填空、完善。
踴躍發言。
(對持肯定答案的學生作進一步提問)
幫助學生識別不同級別、不同職能的人民法院。
檢驗學生的思維能力,并及時做出指正和反饋。引導學生從具體案例中感受不同類型案件的特點,學會辨別區分。
通過不同性質的具體案件的對比,幫助學生理解民事案件、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的區別。
檢驗學生理性思考的能力、邏輯思維的能力、總結歸納的能力。
引導學生站在公訴人視角,去了解人民檢察院的主要職責及其神圣使命。
探究活動一總結(二) 、
人民檢察院
探究活動一總結(總)
探究活動二: 國家司法機關應該遵循什么工作原責?
提問:
在公訴人的自訴里,你獲得了什么啟示?
2. 設置情境問題: ①你知道當公安機關查獲某案件后,準備立案逮捕犯罪嫌疑人時,首先應該取得誰的同意嗎?
②你知道經法院審理的案件結束后,相關卷宗、贓物、贓款等應該由誰封存、保管嗎? ③當你了解到“老虎”“蒼蠅”的犯罪事實時,你知道應該向哪里報案嗎?
我國司法機關其次包括人民檢查院,人民檢察院的職權是代表國家依法行使檢察權(法律監督權、公訴權),維護司法公正。
《知識點梳理結構圖》
1. 多媒體展示:
“辱母殺人案”(正面案例)
提問:
①在上述案例中,人民法院行使了什么職責?
踴躍發言。
(對持肯定答案的學生作進一步提問)
踴躍發言。
(對持肯定答案的學生作進一步提問)
①公安機關立案逮捕犯罪嫌疑人,必須首先取得人民檢察院的同意。
②法院審理的案件結束后,相關卷宗、贓物、贓款等應該主動已交人民檢察院案管中心。
③當我了解到“老虎”“蒼蠅”的犯罪事實時,應該勇敢撥打12309熱線或者信訪檢舉。
結合所學在預先準備好的答題板上按要求填空,完善《知識點梳理結構圖》
做筆記
回答:
在這個案例中,人民法院行使了審理刑事案件的職權,依法對過失殺人致死的犯罪嫌疑人于歡進行嚴厲懲處。
通過設置問題情境,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人民檢察院的神圣職責,并在這種對比中掌握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之間的區別。
檢驗學生理性思考的能力、邏輯思維的能力、總結歸納的能力。
有利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鞏固已學,并一步一步逐漸將本課重難點在頭腦中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
引導學生思考:
在本案中,部分學生容易陷入“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任何個人或者團體干涉”的規定,而忽略了導致“一案兩判”的關鍵在于導致被害人最終死亡的原因。
探究活動二小結
本課知識驗收 ②該案為什么要“一案兩判”?
2.圖片資料展示“藥家鑫案”“鄧玉嬌案”(反面案例) 集思廣益:在網絡高度發達的今天,司法活動與社會輿論應該如何互動?
※ 點撥:
司法機關必須堅持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干涉。
PPT切換為預先準備好的《知識點梳理結構圖》,檢驗學生一邊學一邊完善填空的結果
回答:
在輿論壓力之下,經過檢查院調查,人民法院審理,發現導致被害人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并非于歡所為。于歡的行為屬于防衛過當,而不是過失殺人。司法機關能夠做到公平公正行使審判權,做到有錯必改。 熱烈討論,得出結論: ①司法機關:堅持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公正獨立行使職權,自覺抵御外界干擾,公開透明,與社會輿論良性互動; ②社會輿論:尊重事實,信任法律,站在公正的立場上監督法律,不為謀求大眾關注而先入為主,煽動輿論; 在這個案例中,人民法院行使了審理行政案件的職權,依法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政,切實保護公民合法權益。 結合所學在預先準備好的答題板上按要求填空,完善《知識點梳理結構圖》 學生訂正、記錄本課《知識點梳理結構圖》
檢驗學生的閱讀能力、思辨能力、閱讀能力和社會生活經驗。 有利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鞏固已學,并一步一步逐漸將本課重難點在頭腦中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
培養學生在課后學會自我驗收和總結。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