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大自然的語言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語文人教版(部編)八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5課《大自然的語言》廣西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初中語文人教版(部編)八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5課《大自然的語言》廣西省優課
《大自然的語言》教學設計
教學重點:
1. 速度課文,篩選、概括、整理出本課介紹的物候知識。
2. 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探究事理說明文的寫作技巧,引導學生有條理地說明事理。 3. 激發學生熱愛科學探索科學奧秘的志趣,培養他們注重觀察,講究實證的科學態度。 教學難點:
1. 文章的說明順序,探究事理說明文的寫作技巧,引導學生有條理地說明事理。 2. 激發學生熱愛科學探索科學奧秘的志趣,培養他們注重觀察,講究實證的科學態度。 教學方法:
朗讀法、閱讀法、講授法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新課導入
語音是人類的溝通的橋梁,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通工具。我們通過語言輸出信號,獲取信息,服務于學習、工作、生活,人類社會才得以生存和發展。大自然也有他們自己的語言,它告訴我們人類什么?有什么意義? 多媒體展示春夏秋冬四幅美麗的圖畫。
春天的桃花,夏天的荷花,秋天的楓葉,冬天的傲梅,各具風韻,這就是物候現象,也是大自然的語言。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大自然的語言》。 二:自學指導—預習與交流 1. 朗讀課文,圈點文中生字詞.
可楨.( ) 載.途( ) 簌簌.( ) 銷聲匿.跡( ) 候.鳥( ) 經.
度( ) 維.度( ) 草長鶯.飛( ) 草木榮枯.( ) 2. 理解課文中重點詞語。 (1) 解釋下面的詞語。
翩然:動作輕快的樣子.
孕育:懷胎生育,用來比喻醞釀著新事物。文中指生長
銷聲匿跡:愿意是不公開講話,不公開露面。文中指昆蟲都無聲無息、無影無蹤了。 載途:滿露,有遍地的意思。 衰草連天:遍地是草地。 三.自學指導—合作與探究 (一)整體感知
1.“大自然的語言”在文中指什么?
交流點撥:花香鳥語,草長鶯飛,都是大自然的語言。 (二)速度課文,思考: 1.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學?
交流點撥:草木枯榮、候鳥去來等自然現象,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稱它為物候。利用物候知識來研究農業生產的這一門科學,就是物候學。 2、物候觀測對農業生產有什么重要意義?
物候反映氣候條件對生物的影響,比較簡便,容易掌握,可以廣泛應用在農業生產上。 3、決定物候現象的因素有哪些? 緯度、經度、高下的差異和古今的差異。 4、研究物候學有什么意義? (1)預報農時,安排播種日期;
(2)安排農作物區劃,確定造林和采集種子 (3)引種植物到氣候條件相同的地區; (4)避免或減輕害蟲的侵害; 5、便利山區的農業發展。
(1)讀1到3段哪些事物屬于“大自然的語言”?
冰雪融化 草木萌發 花開放 候鳥歸來 植物孕育果實 果實成熟 葉子變黃 北雁南飛 昆蟲銷聲匿跡 衰草連天 風雪載途 (三) 選讀一大段,理一理說明順序請讀6~10段 (1)決定物候來臨的四個因素能否調換順序? 不能,因為這四個因素是由:
由主到次 由空間到時間 邏輯順序
(2)緯度對物候的影響
兩幅圖對比,三月的內蒙古草原和三月的海南 兩幅圖對比,四月的內蒙古草原和四月的大連 (四) 分析這首詩包含著怎樣的物候知識: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 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 不知轉入此中來。
詩人是在初夏時節游覽位于廬山香爐峰頂的大林寺,四月平地上正是春歸芳菲落盡的時候,但詩人卻意味的發現在這高山古寺中,竟有始盛德桃花。 四.展延伸
(一)展示課下收集的農諺或有關物候的詩文。 (1) 麻雀囤食要落雪。 (2) 螞蟻壘窩要落雨。 (3) 燕子低飛要落雨。 (4) 癩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穩。 (5) 龜背潮,下雨兆。 (6) 蚯蚓爬上路,雨水亂如麻。 (7) 泥鰍靜,天氣睛。
(8) 雞遲宿,鴨歡叫,風雨不久到。 (二)二十四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谷天, 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露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五.作業
本文是一篇事理說明文,作者用秒筆把一門科學——物候學介紹得淺顯易懂,條理清晰,語言生動.
同學們,用你們的慧眼、靈心去發現、傾聽大自然,用你們的妙筆去記錄身邊的物候現象吧!請用準確生動富有科學性的語言寫一篇觀察日記。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