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美麗的顏色
1.了解居里夫人工作的環境和提取鐳的過程,感受居里夫人的艱辛與快樂。感受科學工作者在艱苦條件下表現出的堅忍、忘我的人格魅力。
2.體會文中多處引用居里夫人的話的作用,把握本文作為傳記的主要特點。
3.感受本文的語言風格,品味語言中的情味。
一、導入新課
在《首屆諾貝爾獎頒發》一文中我們得知,諾貝爾獎是科學界的最高榮譽。許多科學家窮盡一生也未必與該獎有緣,但有一位偉大的女性,卻在一生中兩次獲此殊榮。她是誰?對,她就是著名的居里夫人。這節課,我們來學習《美麗的顏色》,從中了解居里夫人提煉出鐳的過程,感受這位偉大的科學家的人格魅力。
二、教學新課
目標導學一:默讀課文,整體感知內容
1.文中哪幾段描寫了居里夫婦的工作環境,請概括他們工作環境的特點。
明確:第1-6段記述了居里夫婦的工作環境。居里夫婦是在婁蒙路的棚屋工作,這里夏天燥熱,冬天寒冷,下雨漏水,下霜可以把人凍僵,他們大部分的工作都要在院子的露天地里進行。由此可以看出,居里夫婦工作環境簡陋、艱苦。
2.詳細記述居里夫婦工作狀態的是哪幾段?請你說說他們提煉鐳的過程是怎樣的。
明確:第8-19段;第一年里,他們共同從事鐳和釙的化學離析工作,當發現分工工作效率更高之后,居里夫人做“男子的職務”,丈夫在棚屋里專心做細致的實驗,她“一個人就是一家工廠”,日復一日地做著提煉工作。
3.當居里夫人提煉出鐳之后,居里夫婦有著怎樣的表現?
明確:當鐳被提煉出來后,這對為之付出無數心血的工作者卻十分平靜,他們只是靜靜地欣賞他們的科研產物,觀賞它美麗的顏色。
目標導學二:細讀課文,把握人物形象
作為一個科研工作者,尤其是在極度艱苦的工作環境下,想要獲得成功不僅需要技術上的努力,更需要這位偉大的科研工作者集一切美好的品質于一身,居里夫人無疑就是這樣的一個典型。請你細讀文章,找到表現居里夫人人格魅力的句段,探究居里夫人的精神品格。
明確:(1)對科學事業誠摯的熱愛。“工作日變成了工作月,工作月變成了工作年,比埃爾和瑪麗并沒有失掉勇氣。這種抵抗他們的材料迷住了他們。”其中的“迷住”一詞突出表現了居里夫人對科學的癡迷和摯愛。
(2)無懼一切困難,敢于將想法付諸實踐。“最困難的,或者說幾乎不可能的,乃是離析這極小含量的物質,使它從與它密切混合著的雜質中分離出來。”居里夫人選擇最困難的工作,付出艱苦的勞動。
(3)持之以恒、不輕言放棄。“工作日變成了工作月,工作月變成了工作年。”在這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工作中,居里夫人終于提煉出了鐳。
目標導學三:探究本文寫作藝術,了解傳記文學基本特征
1.文中作者引用了不少居里夫人的話,請你說說這些引用的話有怎樣的作用,它體現出傳記文學的什么基本特點。
明確:這樣寫補充了歷史細節,展示出傳主的心理感受,增強了文章的真實性,使文章的敘述節奏有所變化,使行文更加生動。這種寫法,表現了傳記文學的真實性特征。
2.這篇文章只是客觀地記錄居里夫婦發現鐳的過程嗎?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如何體現的?
明確:不僅僅是客觀地記錄鐳的發現過程。作者艾芙·居里是居里夫人的小女兒,她寫居里夫人,既是寫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也是寫自己的母親。這就使得文章的字里行間除了蘊含著崇拜、敬仰的感情,也能令人感受到一份濃濃的愛意和柔情。比如,她對居里夫人研究工作中的一些細節了解得非常清楚,因此運用富有詩意的語言進行描繪,顯得極為真切動人。在描述棚屋的簡陋、條件的惡劣時,作者都是用一種富有幽默感的語言,寫下雨“令人厭煩的輕柔聲音”,寫“極特殊的治療結核癥的方法”,令人感受到夫婦倆在研究工作中的相互支持,精神上的愉悅超越了客觀條件的艱辛。“她獨自一個人就是一家工廠”一句,盡顯敬仰、愛戴之情,也隱含著女兒對母親的心疼和體貼。在寫對鐳的期盼時,作者描述居里夫人此時的神情,“像期盼別人已經答應給的玩具的小孩一樣,懷著熱切的好奇心”;寫到居里夫婦的散步,就像慢鏡頭般漸漸拉長……這些細節中流露出溫柔的愛意,也只有關系極為密切的人,方能在筆端自然表現出來。
三、板書設計
美麗的顏色
可取之處 |
本文從把握人物形象、分析事件入手,對全文有較深入的把握,同時引導學生對傳記文進行了一定的了解。此外,對居里夫人品質的研究,有利于學生健康價值觀的形成。 |
不足之處 |
即便閱讀課文,學生依舊不能切實感受到科學研究的艱辛以及科學工作者所具備的高貴品質,宜在課外引導學生多加關注此類資料,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
第三單元
(這是邊文,請據需要手工刪加)
,第三單元 )
歌詠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