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深圳市初中語文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深圳市初中語文優質課統編版教材七年級下學期第六單元《河中石獸》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深圳市初中語文優質課統編版教材七年級下學期第六單元《河中石獸》
《河中石獸》教學設計
一、教材及學情分析:
《河中石獸》是統編版語文教材七年級下學期第六單元的一篇文言文。本單元的主題是探險、探索,激發學生探索自然世界和科學領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學習本課,要把握紀昀在故事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抓住文言文重要的實詞、虛詞進行賞析,領悟出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和不可據理
臆斷的道理。
結合本文講述了一個在河中尋找石獸的故事,體現勞動人民的純樸和智慧的同時,也提出“究物理”、不可主觀臆斷等道理。課文故事的真實性我們不去討論,而對于文中闡述的道理卻應該讓學生理解、懂得。
為了能讓學生對內容理解的更加深入,對生活中做事時不可據理臆斷,而應全面地綜合考慮的方法能有更清晰直觀的認可,故設置語文和物理學科融合。基于教學內容,借助物理實驗的演示,培養學生尊重事實,積極思考,科學探究精神。
二、教學目標:
1.借助注釋理解課文內容,分析人物形象,通過對比,抓住重點實詞及虛詞,體會作者的情感、態度。
2.通過物理原理的講、演,促進學生更清晰的理解,做事時不可據理臆斷的道理。培養學生尊重事實,積極思考,科學探究精神。
三、教學重點
掌握本文中重要實詞和虛詞,在學生淺譯文言文內容的基礎上,把握老河兵這一形象,體會勞動人民正直、純樸和智慧的品質,同時懂得做事不可據理臆斷的道理。
四、教學難點
通過物理實驗的有效鏈接,促使學生更清晰的理解課文內容中的物理原理,體悟老河兵這一人物形象,培養學生尊重事實,積極思考,科學探究精神。
五、教學過程
(一)課堂導入
好奇的目光常常可以使他看到更多的東西。生活中,我們不光要有發現美的眼睛,還需要有探究事物的大腦。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紀昀的《河中石獸》。
(二)敘故事,析人物(語文老師執教)
語文教師從《河中石獸》的內容入手,依據課文,落實重要的實詞、虛詞,把握文意,分析文中人物形象,并從中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和道理。
1.請同學敘述一下文中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2.對于這個故事,作者的評價是什么?
“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理臆斷歟?”
(翻譯:既然這樣,那么天下的事情,只了解其一,不了解其二的人太多了,怎么能只根據某個道理就主觀判斷呢?)
3.文中“但知其一”的人指誰?“知其二”的人指誰?
(僧、講學家)他怎么只知其一的?運用了什么描寫?(抓動詞)
僧:(求二石獸于水中,竟不可得,以為順流下矣。棹數小舟,曳鐵鈀,尋十余里無跡。)結果為什么沒有找到?(“以為”他沒有思考,想當然,只是憑感覺,盲目行動)
講學家:(乃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漸沉漸深耳。)
(有分析,但不全面,固執、迷信理論)你還能看出他什么特點?
應該是很有學問的人了,有理論的人。“眾服為確論。”
4.你還能看出來講學家是一個怎樣的人嗎?德高望重的人。
“笑、爾輩、豈能”他是比較驕傲自大,帶著嘲笑和譏諷的口氣說僧人們的。你能試著讀一讀嗎?
5.而知其二的老河兵呢?他是巡河、護河的士兵,你能抓住文中的哪個字來說說老河兵是個怎樣的人嗎?
(可以抓“笑、蓋、乎、”有理論,更全面,實踐出真知。老河兵是正直、純樸的勞動人民,他擁有智慧和經驗,同時也懂得做事不可據理臆斷的道理。)
6.這個故事想告訴我們什么?
(做事不可主觀臆斷,有理論,但也要在實踐中不斷檢驗,有經驗也不能盲目)
(三)做實驗,究物理(物理老師執教)
針對語文教師的分析,物理教師通過物理實驗,讓學生直觀、清晰的了解文中的物理原理,助力理解文中人物的品質,培養科學探究精神。
1.物理學科原理呈現
生活中,在河中尋找大的重物,要考慮哪些可能的因素呢?文中三個人物說的是否有一定道理呢?我們也來“究物理”。
(1) 受力分析
分析石獸掉入水中,如果被沖走,都會受到哪些力。有沖擊力、推力、壓力、摩擦力、最大靜摩擦力、支持力、重力、重心等等。
(2) 實驗演練
實驗演練1:實驗器材:燒杯,沙子半杯,一個鐵塊(模擬石像)
實驗1:把燒杯中的沙子壓實,把鐵塊放在上方,鐵塊可能陷入沙子的部分不多。
實驗2:把燒杯中的沙子弄稀松,再把鐵塊放在上方,鐵塊會陷入沙子更多。
實驗演練2:實驗器材:黑板擦,橡皮,書本
學生觀察:當我們把黑板擦放在桌子的邊緣,慢慢地將它推出桌面,只有當黑板擦的重心離開了桌面的那一刻,黑板擦才會掉落。
學生實驗:利用自己的橡皮、課本等親自體驗這個過程。
2.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精神
問題:如果用“繁華”來填空,你會填在哪個朝代之前?
的唐朝 的宋朝
借此問題培養學生逐漸形成唯物史觀,宋朝固然有靖康之恥、偏南江南,但是不能否認宋朝的繁榮,歷史車輪滾滾向前,宋朝的繁榮是建立在唐朝之上的發展,引導學生學會發展地、全面地、客觀地看待問題。
三、課堂小結
四、課后作業
學完這篇文章,你會笑著說什么,把你對此故事的看法寫出來吧!
板書設計
河中石獸
紀昀
失而復得
僧 講學家 老河兵
來看看這篇文言文中蘊藏著怎樣的物理原理,通過紀昀看待這件事的看法,讓我們懂得什么樣的道理。
誦讀課文,檢查一下同學們的預習情況,誰能敘述一下文中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物理學科原理演示、闡述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