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嘗試創作詩歌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部編版初中語文九年級上冊《嘗試創作詩歌》重慶市 - 渝中區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部編版初中語文九年級上冊《《嘗試創作詩歌》》重慶市 - 渝中區
《嘗試創作詩歌》教案
一、教材分析:
《嘗試創作(現代詩)》出自統編教材九上一單元。
本單元是“活動·探究”單元,嘗試進行詩歌創作是任務三,要求在完成“任務一”的“自主欣賞”和 “任務二”的“自由朗誦”之后,以寫作的方式反饋和訓練學生對詩歌藝術的領悟和運用。
在本單元教學時,在“任務一”的“自主欣賞”時,打破慣常的單篇閱讀組織形式,將單元內容進行重組。以群文閱讀方式,聚焦于“意象的凝練”與“語言的陌生化”兩個方向,我以“我們的土地”組織前三課,以“語言的陌生化”組織后兩課,獲得詩歌寫作時“凝練意象”和“語言陌生化”這兩個核心技能的程序性寫作知識。
二、教學目標
1.感受渝中系列影像,選擇恰當物象表達情感,根據情感凝練意象。(重點) 2.學習詩歌語言的陌生化技巧,訓練有詩味的陌生化表達。(難點)
三、教法學法 1.情景共鳴法
詩歌是表達情感的藝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播放自制的,具有濃郁渝中特色的“音·像·言”影像,沖擊學生感覺系統以產生強烈的主觀感受。
2.經典示范法
精心研究課本中“凝練意象”和“語言陌生化”的寫作程序性知識,并以經典文本示范學生模仿“凝練意象”和“語言陌生化”。
3.下水共生法
以教師下水的“主觀感受”“意象凝練”“語言陌生化”系列文本作為學生過程寫作的示范,與學生寫作形成共生。
四、教學過程
(一) 真實語境明確目的
展示“渝中詩歌征集活動”創設真實的情境,設定具體問題和目標讓孩子有創作動機。 (二)美景共鳴情動辭發
1.具有濃郁渝中特色的“音·像·言”影像沖擊學生的感官
2.用一個詞聚焦感受,再用一句話充實自己的感受,
3.用開火車的方式分享初寫后,以教師下水文引導學生修改并聚焦感受。
(三)初寫凝練意象
1.回顧課文,理解“意象”讓學生用意象表達情感,形成一段詩歌。 2. 提煉凝練意象第一招:
(1)投影經典文本《我愛這土地》聚焦“嘶啞的,打擊著的,悲憤的,激怒的,無比溫柔的”等意象前面的修飾語,學生提煉凝練意象第一招:添加修飾語 (2)請學生用第一招改寫自己的感受 (3)老師再以自己的下水示范共生 (4)學生修改
3. 凝練意象第二招:
(1)投影經典文本《我看》,讓學生聚焦,在意象后進行補充描繪性的語句,提煉出凝練意象第二招:補寫描述句 (2)請學生初寫,展示點評 (3)教師下水詩作進行示范 (4)學生進行修改
(四)經典共生陌生語言
1.要營造更濃烈的詩味還需要語言陌生化 2.投影經典文本《你是人間的四月天》《我看》的經典詩句
笑響(聽覺)點亮(視覺)了四面風(觸覺)——各種感覺的混搭
輕靈(抽象概念)在春的光艷中交舞著變(具體動作)——抽象與具體的混搭 飛鳥平展著翅翼,靜靜吸入(被動變主動)深遠的晴空里——主動與被動的混搭 讓歡笑和哀愁灑向我心里,像季節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
如今卻只見他生命的靜流,隨著季節的起伏而飄逸。——矛盾詞語的混搭 3.學生用混搭的方法進行初寫作,分享點評 4.老師展示下水,引導孩子對自己的詩作再修改 (五)布置作業
請學生完成課下作業:運用本節課學習的寫詩方法,參照本單元學過的詩歌,為渝中寫一首詩。展現渝中的獨特風采,讓世界了解渝中,讓詩意渝中走向世界。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