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葉圣陶先生,二三事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第13課《葉圣陶先生二三事》內蒙古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部編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第13課《葉圣陶先生二三事》內蒙古
《葉圣陶二三事》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通讀課文,理解文意,理解文中所記述的葉圣陶先生的過人品行。 2、掌握本文以小見大的寫法。
3、學習葉圣陶先生寬人律己的品性。
4、領會本文行文平易、內涵深厚的寫作特點。 教學重點:學習葉圣陶先生寬人率己的品性
教學時間:2課時 教法指導:
1.自主學習 讓學生圍繞“自學互研”中的知識點進行自主學習。
(1)學生帶著導學目標,認真閱讀課文及相關參考資料,捕捉課文中的關鍵段落、句子、詞語,盡量獨立完成步驟二中的思考題,準備展示交流。 (2)記錄疑難問題,將自主學習沒有解決的問題記錄下來,用于合作探究時解決。 2.合作學習
第一課時
1.情景導入
他是中國文藝界、教育界的老前輩,為人敦厚,彬彬有禮。他的教育思想對中國特色現代教育理論作出了具有獨創性、系統性的重要貢獻。這一教育思想,以中國教育改革實踐為邏輯起點,形成了唯物辯證的中國教育改革之學;在探索和回答中國教育改革實際問題中,精辟、獨到地揭示了中國現代教育基本原理;在總結和提煉中國教育改革實踐經驗中,發展、創新了中國現代教育教學理論。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他。
2.作者簡介:張中行,1909年生,河北香河人。著名學者、哲學家、散文集。1931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建國后長期供職于人民教育出版社,從事中學語文教材的編輯,退休后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特約編審,直至1997年。 主要著述:人稱“雜家”。1980年開始散文創作,出版散文集《負暄瑣話》、《負暄續話》、《負暄三話》、《禪外說禪》、《說夢草》等,另著有《文言與白話》、《文言津逮》、《佛教與中國文學》等,收錄于《張中行作品選》六卷。主編及參編的著作有《文言常識》、《文言文選讀》(三冊)、《古代散文選》(三冊)及中學通用語文教材等。
3. 葉圣陶(1894年-1988年),原名葉紹鈞,字秉臣,辛亥革命后改字圣陶。漢族人,江蘇蘇州人,現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文學出版家和社會活動家,有“優秀的語言藝術家”之稱。曾當過10年的小學語文教師。解放后,葉圣陶曾擔任出版總署副署長、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長、教育部副部長。葉圣陶于1988年2月16日于北京逝世,享年94歲。 主要作品:我國第一部童話集《稻草人》(1923年),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長篇小說《倪煥之》(1929年),短篇小說集《隔膜》(1922年)、《火災》(1923年)、《線下》(1925年)等,撰寫過十
多本語文教育方面的論著,為語文教育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解決生字詞
1.生難字詞
讀課文,理解重點詞句
顛沛流離 : 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
學而不厭,誨而不倦,何有于我哉: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修潤: 商酌:
2.學生復述課文內容
再讀課文(略讀)根據課文內容,分組討論下列問題。
根據課文內容,分組討論下列問題。
1、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緣由是什么?他選材有什么特點? 這是什么寫法? • 明確:
緣由:葉圣陶先生去世了,作者寫文章紀念他。
選材:與作者相關的,葉圣陶日常生活與工作中的小事。 寫法:以小見大的寫法
2、本文記述了葉圣陶先生哪些品德?分別用了哪些事例來進行說明。 明確:待人厚,律己嚴。 待人厚:(1)修改文章 (2)恭送客人 (3)真誠復信 律己嚴:(1)作文“如話” (2)文風“簡潔”
(3)重視語文,力求完美,以身作則,鞠躬盡瘁 。
總結課文
作者通過一些典型事例讓我們看到了一個躬行君子、堪為師表的忠厚長者獨具而可貴的精神風貌,寬以待人,嚴以律己,葉圣陶先生做到了,我們能做到嗎?通過本文的學習,希望同學們在學習和生活中學習葉先生的品格,寬厚做人,嚴格要求。 板書: 待人厚:(1)修改文章 (2)恭送客人 (3)真誠復信 律己嚴:(1)作文“如話” (2)文風“簡潔”
(3)重視語文,力求完美,以身作則,鞠躬盡瘁 。
寫法:以小見大
課后反思
:本單元重點學習略讀的方法,通過略讀可以陶冶學生情
操,凈化心靈,使人追求道德修養的更高境界。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讓全體學生都參與到學習中來。還要注意在閱讀文章的基礎之上,對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授課時努力做到了這一點,學生很有收獲。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