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曹劌論戰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第六單元閱讀21曹劌論戰-重慶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第六單元閱讀21曹劌論戰-重慶市廣益中學校
教學目標
1.分析曹劌、魯莊公的人物形象,理解曹劌卓越的政治遠見和杰出的軍事才能;
2.分析魯國以弱勝強的原因,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啟示。
3.學習曹劌以天下為己任的愛國精神。
2學情分析
在學習本課之前,學生已經在初一初二時積累了較多的文言字詞,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文言文閱讀能力。在記敘文閱讀的學習中,他們對人物形象的分析方法也十分熟悉。因此,在知識結構方面,學生已經有了較好的基礎,具備自主思考、分析的能力。在學習態度方面,學生對語文學習有很大的熱情。同時,他們思維活躍,敢于討論和表達自己的觀點。但由于《曹劌論戰》一課中,需要學生對曹劌的政治遠見和軍事才能有較深的了解,這對部分學生仍有一定的難度。為此,老師上課的任務主要是為學生搭橋建路,為學生創建充分的討論、交流、表達的機會和平臺。
3重點難點
分析曹劌、魯莊公的人物形象,理解曹劌卓越的政治遠見和杰出的軍事才能。
4教學過程
4.1第二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激趣導入
同學們,在中國歷史上發生過無數戰爭。其中有許多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輝煌戰例。你們能舉幾個例子嗎?
(學生自由發言)
官渡之戰、赤壁之戰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例子,它們也的確帶給人們很多思考。而發生在春秋時期齊國和魯國之間的長勺之戰尤其受到了毛澤東同志的高度稱贊。他在《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一文中指出,長勺之戰是“中國戰史中弱軍戰勝強軍的有名的戰例”。今天我們學習的《曹劌論戰》就是談論長勺之戰的。這到底是一場怎樣的戰役呢?現在讓我們穿越到春秋時期,根據當時的史料了解當時雙方大戰的背景。
(ppt展示背景資料,用新聞的形式呈現,以吸引學生興趣)
人民日報 魯莊公十年(前684年)電 齊襄公在位時,昏庸無道,濫殺無辜。為了避難,其弟公子小白逃到莒(jŭ)國,公子糾逃到魯國。 前686年,齊襄公被殺。公子小白搶先回到齊國即位,是為齊桓公。繼而魯國送公子糾回齊國爭奪王位,卻被齊桓公打敗。 今年春,齊桓公因不滿魯國曾經幫助公子糾與自己奪位,再次舉兵攻魯,兩軍戰于魯國長勺。
本則新聞為我們講述了齊魯兩國交戰的背景,那兩軍交戰結果誰勝誰負呢?讓我們來看看人民日報持續跟進的報道。
(ppt以新聞圖片的形式呈現課文)
活動2【講授】知情節
1.這則新聞正好選入了我們的課本,請同學們打開書,翻到21課,大聲自由朗讀課文。讀完之后,告訴老師這篇文章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后回答)
2.如果從時間順序來看,你能用上“戰”字概括每段的主要內容嗎?
3.同學們認為魯國能夠取得勝利,誰是最大的功臣?
活動3【講授】析人物——曹劌
1.曹劌是誰?他是個怎樣的人?請同學們自讀課文,用鉛筆在文中勾畫批注。
(學生默讀課文,并在文中勾畫批注)
(學生自由發言,老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關鍵詞)
學生可能找到的句子如下:
(1)“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寫出了曹劌直言不諱,有強烈的批判精神,也寫出了他的自信。對比他與鄉人的不同態度,還可以看出他以天下為己任的愛國情懷。
(2)“何以戰?”
——曹劌看問題一針見血,直切要害,面見莊公時沒有多余的寒暄。從側面可見當時軍情緊急。
(3)“小惠未徧,民弗從也”、“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忠之屬也,可以一戰”。
——曹劌知道憑借小恩小惠不能真正贏得民心。寄望于近臣,寄望于神靈,百姓都不可能為君王出生入死,只有君王盡職盡責,體察民情,才是取信于民的不二法門。由此可見曹劌在政治上的深謀遠慮,重視民心。
(4)兩次“未可”、“可矣”。“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戰爭剛開始時,齊桓公就想擊鼓進軍,但被曹劌阻止;魯國初步取得勝利之后,齊桓公又想馬上追擊齊軍,又被曹劌阻止。曹劌在齊人三鼓之后進軍,在觀察敵軍后才決定追擊,可見其在軍事上善于把握戰機、謀略過人,小心謹慎,從“懼”字可見其雖然自信但不盲目自大,有勇有謀。
2.總結:同學們集思廣益,把曹劌的人物形象歸納得十分完整。因為他重視民心在戰爭中的作用,所以他被后人稱為?——偉大的政治家;因為他在指揮作戰時從容鎮定,善于把握時機,小心謹慎,謀略過人,所以他又被后人稱為?——偉大的軍事家。
3.同學們已經很好地理解了曹劌在政治上、軍事上的遠見和才能。那我們來看看古人是如何評價曹劌的。
(出示PPT)
“步步詳審持重處,皆成兵機妙用。所謂‘遠謀’者,此也。肉食者豈能無汗浹! ——[清]林云銘
如果說這里的“遠謀者”指的是曹劌,那么“肉食者”就是指的本文中的?——魯莊公。
活動4【講授】析人物——魯莊公
1.請你用文中的一個詞來形容魯莊公。
明確:鄙。
2.你從文中哪些地方看出了莊公之“鄙”?
明確:戰前:把希望寄托于近臣和神靈;戰中:急躁冒進;戰后:不知原因。
3.你認為莊公只是一個目光短淺的人嗎?
明確:不是。莊公在戰前的緊急關頭接見前來進言的平民曹劌,聽取建議,可見其善于聽取別人的意見。在和曹劌交流的過程中,兩次遭到曹劌的否定,卻毫不動怒,可見其心胸寬廣,禮賢下士。在作戰過程中,兩次遭到曹劌的阻止,完全聽從曹劌的安排,可見其用人不疑。在戰爭勝利后,莊公不知勝利原因,并沒有不懂裝懂,而是不恥下問,虛心求教。
可見莊公是個善于聽取別人意見、心胸寬廣、禮賢下士、不恥下問、虛心求教之人。
因此,文中不僅曹劌的政治遠見和軍事謀略讓我們折服,莊公的積極納諫、胸懷寬廣也讓我們肅然起敬。
活動5【活動】談啟示
請同學們聯系本文,結合古今中外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戰例,談談影響戰爭勝利的因素有哪些?你從中受到什么啟發?
(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歸納總結:
1.從統治者的角度來說,我們要重視人才、積極納諫,同時還要取信于民。
2.從人才自身的角度來說,我們要勇于自薦,積極地為集體的發展貢獻智慧。
3.從魯國戰前認真準備的角度來說,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面對難題時也應未雨綢繆,做好積極的應對工作。
4.曹劌在作戰過程中從容不迫,善于把握時機,因此我們要學會在面對事情時隨機應變,抓住機會,冷靜沉著地應對。
5.魯莊公在戰后主動向曹劌請教,因此我們在生活中也應該主動地反思、總結。
活動6【作業】作業
分角色朗讀課文,可適當加上動作、道具,之后在課堂上小組合作表演。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