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偉大的悲劇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人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21偉大的悲劇》荊州市實驗中學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部編人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21偉大的悲劇-荊州市實驗中學
《偉大的悲劇》教學設計
湖北省荊州市實驗中學 陳年蓮
教學目標:
1.學習瀏覽的閱讀方式,提高自己的閱讀速度。
2.把握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體會“偉大的悲劇”的含義。
3.理解課文所表現的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質,以及人類探求未知的科學精神。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理解“偉大”“悲劇”的含義。 教學難點:
解課文所表現的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質。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屏顯南極圖片)
師導入課題。(師板書課題和作者后,生大聲讀課題和題目) 二.作者簡介 三.整體感知
師:課前大家已經預習了課文。誰能給大家概括一下這個“英雄故事”呢?(生交流) 師:(屏顯提示內容)概括故事,要抓住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來概括。根據屏幕上的提示,誰還愿意再試一試?(生再交流) 四.重點研讀
(一)瀏覽課文找“日記”
師:請同學們瀏覽課文,找出文中直接引摘自斯科特日記的句子,用橫線畫出來。 (二)結合“日記”讀文本 1.理情節——讀悲劇。
(1)師:下面,老師會將文本中的日記一一展示出來。(屏顯第一處日記)誰來給大家讀一讀第一處“日記”?(生讀,分析)
師:是啊,凝聚著他們數年心血、一生夢想的南極探險,卻因角逐失敗而成了悲劇。(師板書“悲劇”)
(2)師:1月18日,他們到達南極極點。你從日記中能讀出本該有的歡喜嗎?(屏顯第二處“日記”)(生讀)
師:一切景語皆情語,我們看到的日記中描寫的單調的景色,其實表達的是作者失望、沮喪、
痛苦的心情。
(3)師:正因為如此,(屏顯第三處“日記”)“回去的路使我感到非?膳”。品析句子要注意聯系上下文,請大家瀏覽4——8自然段,看一看回去的路可怕在哪里,他們面臨什么樣的困難。(師生交流:路線必須固定,缺乏來時的動力,天氣惡劣,食物不足,燃料太少) 2.析人物——品偉大。
師:同學們一起來看下一處“日記”。(屏顯第四處“日記”)第四處“日記”之所以表達的感情這么直接這么強烈,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同伴的離去。請同學們精讀課文第8——10段,找一找關于奧茨的細節描寫,說一說表現了人物的什么品質。請大家關注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外貌等細節。(師生品讀交流,共四處)
師:這就是奧茨。我們都被這高尚的心靈深深感動了。這就是人格的偉大。(師板書“偉大”) 同學們,其他人物身上同樣也閃耀著人性的光輝。還有哪些細節讓你感動呢?結合一個人物、一處細節、一種品質說一說。
師:請帶著感動、敬佩再讀一遍題目,特別要注意重讀一下修飾語。(生讀題目) 3.讀中品——品中悟。
師:隨著“日記”一頁一頁地翻過,斯科特一行走向了死亡。這個“偉大的悲劇”也即將落幕。誰來讀一讀他最后的“日記”?(屏顯第五處“日記”)(生讀)
師:大家能不能在這則“日記”中找出關鍵詞說說斯科特當時的心情呢?(“悲傷地”“堅決地”)請大家嘗試著有感情地讀一讀這則“日記”。(生讀)
師:同學們,你覺得這些英雄在生命結束的時候后悔過嗎?仇恨過嗎?這是為什么呢?(關鍵詞:堅毅執著,為國家為科學獻身的英雄氣概) 五.拓展升華
師:(屏顯)“死亡不是生命的終止,而是生命的升華”。課文第14自然段有這樣一句話:“在堆滿白雪的墓頂上豎著一個簡陋的黑色十字架。”“偉大的悲劇”就是上面最好的碑文。 六.課堂小結
師:同學們,我們應銘記為人類的進步作出貢獻的所有英雄,讓英雄為我們指路,讓英雄伴我們成長。希望大家課后去讀《人類的群星閃耀時》,從偉人的經歷中去汲取豐富的營養,尋找做人的智慧!
專家點評
(湖北省荊州市實驗中學語文教科員、高級教師 楊柳)
這是一節簡約高效、內涵豐厚的語文課。 一.以點帶面,長文短教
《偉大的悲劇》是一篇四千多字的人物傳記,是一篇篇幅很長、內涵較深的文章。要想讓學生在短時間內獲得深刻的認識,必須突出重點,大膽取舍,克服面面俱到的毛病,找到一個極佳的切入點。這不僅能長文短教,提高課堂效率,而且能使學生學有所得。本節課的教學,以引摘“斯科特日記”為切入點,牽一發而動全篇,進而探討文章內容,品味文章語言,分析人物形象。教學中,對五則“日記”的處理各有側重,猶如將一粒石子投入一汪池水中,很快,一圈圈的漣漪開始浮滿池塘。前三則“日記”,教學緊扣文題“偉大的悲劇”,目的在于引導學生理解“悲”之所在。后兩則“日記”重在培養學生思考、質疑的品析能力,目的在于引導學生感受“偉大”的內涵。隨著“日記”的漸進閱讀,層層推進,不但巧妙地體現了課堂的梯度,而且高效實現了長文短教,真正起到了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二.情景教學,充分運用教育資源
語文課中如何體現語文課堂的“人文性”,要點就在于牢牢地把握和促進學生發展的動因——情感。這是展開和推進教與學的雙邊活動,使教學收到最優化效果的根源。本篇課文是適宜情景教學的好文章,通過情景教學,能使學生感受到濃郁的情感熏陶,進而真切地感受、體驗、理解,為此,本課設計了以下幾個情境教學環節。
1.上課伊始,用南極風光圖片,配合一段充滿詩意的導語,將學生帶到那片冰雪覆蓋下的絕世無雙的美麗圣地。優美的語言,豐富的圖片,使學生在上課之初就獲得了美的體驗。
2.課堂上,通過聽讀課文、示范朗讀和引讀等形式設置教學情境,蕩起學生情感的漣漪。用多種形式的讀引導學生進入課文情境,激起了學生的情感共鳴,學生在讀中感悟。讀得精彩,自然能悟得透徹。
3.問題情境的巧妙創設,引導學生在與作者對話過程中,領悟文章的主題。用問題情境的創設,以“思”啟迪學生的智慧,讓學生在表達、展示、創造中享受著語文學習的幸福。 三.品味語言,創造出真正有“語文味”的課堂
“語文課是美的,這種美潛伏在語言的深處。”語文課就是引導學生對文本語言反復咀嚼,深入品味,從而感悟語言豐富的表現力,咀嚼出“語文的味兒”來。比如,最后一則“日記”,不僅有直接摘自斯科特日記的內容,而且還有作者茨威格對斯科特日記的描述和想象。此環節的教學重視向語言深處挖掘,朗讀指導更是形式多變,梯度分明。在“動情誦讀,靜心默讀”的朗讀指導中,在“品詞品句,咬文嚼字”的賞析揣摩中,學生抓住語言學習不放手,文本深處的各種情感通過朗讀被展現得淋漓盡致。
總之,本文的教學以“悲劇”為起點,以“偉大”為歸宿,以五則“日記”的教學貫穿始終,看似只講了五則“日記”,卻將探討文章內容、品味文章語言、分析人物形象包羅其中,達到了以少勝多、長文短教的目的。同時,陳老師嘗試著在營造情感氛圍和審美空間的同時,將本文中的每一個情感因素都傳遞給學生,幫助學生將情感因素與理智因素結合起來,使學生在短短的40分鐘的課堂上獲得真實的生命體驗,讓他們在閱讀中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語文素養和生命品位。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