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偉大的悲劇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人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21《偉大的悲劇》重慶市省級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部編人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21偉大的悲劇-重慶市省級優課
偉大的悲劇
一、教學設想
新教材七年級語文下冊設置的這個單元,題材豐富、文體多樣、情節生動、語言精美, 有著明確的情感目標: 要使學生對“ 探險之旅”充滿興趣, 培養勇于探索的勇氣和團結合作的集體主義精神奧地利作家茨威格寫的傳記《偉大的悲劇》這確實是一篇能感人肺腑的好傳記,這傳記寫得如此生動的目的主要是讓世人去思考: 人們應該如何去正確看待成功與失敗? 生命的意義是什么? 人生的價值在哪里?他想把人心最本原的東西捧出來托到高處, 令它璀璨放光
在這次死亡之旅中, 這些探險者始終沒有向遭遇到的苦難低頭, 每一位喪身者都表現得異常英勇, 所以在茨威格眼里他們都是失敗的英雄, 是值得稱頌的英雄災難雖然毀滅了他們的生命, 但他們身上那種崇高的探索精神和大無畏的獻身精神以及種種美好的品質卻留下了, 變成了活著的世人的寶貴精神財富作為一名教師, 我想我們更應該把茨威格蘊涵在文中的那種深沉的人文關懷和美好的精神品質, 像一粒種子一樣,把它深深埋進學生幼小的心底所以教學中將“感悟文章內容,引導學生認識人類挑戰自我,實現生命價值的偉大激發學生了解探索未知世界的意義,培養團結友愛、誠實守信的精神”作為重要的教學目標
二、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理清故事情節,運用關鍵詞語
2、把握文題“悲劇”的內涵,明確“偉大”的意義
3、感悟文章內容,引導學生認識人類挑戰自我,實現生命價值的偉大激發學生了解探索未知世界的意義,培養團結友愛、誠實守信的精神 教學重點:
1.把握“悲劇”內涵,明確“偉大”意義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認識人類挑戰自身,實現生命價值的偉大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展示關于南極圖片)
師:同學們,看看這幾幅圖拍攝于哪個地方? 生:南極
師:真的是異口同聲呀!讓我們來看一下,第一幅圖是南極冰川,第二幅圖是罕見的極光,第三幅圖是可愛的企鵝,第四幅圖是以兩個科學家的名字來命名的試驗站——阿蒙森 斯科特站。
有人說過:天上最難的事是太空旅行,天下最難的事是叩問南極。幾百萬年都沒人造訪的南極在某一年戲劇性地同時迎來了兩個探險隊的到來。一隊是挪威人阿蒙森為代表,另一隊是英國人斯科特為代表,他們為爭奪第一個踏足南極的榮譽而展開了激烈地競爭,讓我們先看看相關的視頻。
(二)展示視頻,學生觀看。
師:斯科特一行人為這次探險獻出了寶貴的生命,而茨威格卻認為他們是英雄,到底是為什么呢?讓我們一起走進這篇文章。(展示PPT偉大的悲劇)
(三)、請同學們先跳讀課文,用一句話概括全文的主要內容。(展示PPT,) 學生思考后回答,根據回答情況可以抽五六個同學互相補充完善,老師可以在其中可用記敘的要素作為提示。最后展示有答案的PPT。
時間:1912年 人物:斯科特一行五人 地點:從南極點返回的途中 事件:不幸遇難(覆沒、犧牲„„)
師:斯科特一行人不幸全部遇難,這是個悲劇,但作者的題目卻在前面加了一個形容詞,請同學們大聲把題目讀出來
生:齊聲讀偉大的悲劇
(四)、巧解文題,品細節(展示PPT并板書偉大的悲劇)
師:那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品讀這篇文章,了解“悲劇”表現在哪些方面,“偉大”之處又在哪?請同學們先找出令你感動震撼的細節,回答過程中聲情并茂地把它讀出來,之后再談談你對此的感悟。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互相合作探究。
師:這篇文章能體現其偉大和悲劇的地方很多,老師也找了一處,請同學看到第二段的第三排(展示PPT并聲情并茂地朗讀)
師:老師從這段當中“一切努力成了徒勞”“這些夢想全完了”這些話當中看到了斯科特一行人當中的失敗之悲。
生:第七自然段“2月17日夜里一點鐘,這位不幸的英國海軍軍士死去了” 第十自然段“大家懷著敬畏的心情感覺到勞倫斯·奧茨這個英國皇家禁衛軍的騎兵上尉正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
第十一自然段“3月29日,他們知道再也不會有任何奇跡能拯救他們了,于是決定不再邁步向厄運走去,而是驕傲地在帳篷里等待死神的來臨不管還要忍受怎樣的痛苦,他們各期爬進睡袋,但始終沒有向世界哀嘆過一聲他們最后的遭遇”
師:這已經不再停留在斯科特講到的作為第二位到達者的悲傷,這里提到的是一種什么樣的悲劇?
生:死亡(板書:死亡之悲)
師:一個一個的戰友去世了第一位去世的戰友叫什么? 生:埃文斯
師:讓我們首先記住這個名字,他是如何去世的?
生:“他站在一邊不走了,嘴里念念有詞,„„巨大的痛苦瘋了” 師:這“巨大的痛苦”我們能夠想象應該是怎么樣的痛苦? 生:內心的角逐失敗和南極的惡劣的環境
師:埃文斯的去世是悲傷的,斯科特內心是如何的?
生:埃文斯瘋了,隊友們不能和他正常交流,帶上他會影響前進的速度,給整個集體帶來生存的威脅,拋棄他又于心不忍,斯科特不知道該怎么辦
師:這里體現出了怎樣的偉大?
生:拋下埃文斯,無疑是減少了一個沉重的負擔,他們無法作出殘忍的抉擇,難以取舍的矛盾讓我們體會到了他們莫大的精神壓力,也深深體會到這個小小集體不忍拋棄隊友的偉大
師:這樣的死亡的悲劇不僅體現在這里,還體現在奧茨這位英國皇家近衛軍的去世上,我們看看他是如何遇難的?哪里體現了偉大?
生:“然后這個不幸的人自己要求他們將他留在睡袋里„„但他們堅決拒絕了他的要求,盡管聽他們都清楚這樣做無疑會減輕他們的負擔”“堅決”表現了隊友的同志情,其實只要放棄了奧茨,他們可以減輕很多負擔,這是明擺著的事實,從“無疑”就可以看出來但他們寧愿擁有這種負擔,也要將奧茨的命運和自己的聯系在一起這是一種偉大的戰友情
生:第十小節“奧茨突然站了起來„„誰也不敢說一句阻攔他的話, 也沒有一個人敢伸出手去向他握別, 他們大家只是懷著敬畏的心情情感覺到: 勞倫斯·奧茨———這個英國皇家禁衛軍的騎兵上尉正像一個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他們的不敢,是一種“仁義”
生:奧茨的死時他在自己的生命和伙伴的生命之間的一種選擇這個時候他選擇了伙伴的生命,這種的死是一種偉大的死他選擇了友愛,選擇了無私(板書:團結 友愛)
生:奧茨凍掉了腳趾,在這樣的狀態下,戰友依然沒有拋棄他,在這無盡的寂寞中,我們深深感受到了他們同伴之間的友愛
生:“奧茨突然站起身來„„其余的人不禁戰栗起來”這個“戰栗”是對同伴的深深不舍
師:讓我們一起朗讀這一部分,用最崇敬的目光來目送這位真正的英雄 生讀“他們大家懷著敬畏的心情感覺到“到最后
師:奧茨就這樣自我犧牲,但最終這幾位都沒有逃脫遇難的結局他們是如何死的,這之中又有怎么樣的偉大?
生:他們的燃料已經耗盡,溫度直指零下40度,他們只能在兩種死法中選擇,是凍死或者餓死
生:十二自然段:“兇猛的暴風雪像狂人似的襲擊著薄薄的帳篷,死神正在悄悄地走來,就在這樣的時刻„„”“11月12日,他們到達那個帳篷,發現英雄們的尸體已凍僵在睡袋里,死去的斯科特還相親兄弟似的摟著威爾遜”從保留到最后的動作, 我理解到了他們同生死共患難的兄弟情
生:“他們知道再也不會有任何奇跡能拯救他們了,于是決定不再邁步向厄運走去,而是驕傲地在帳篷里等待死神的來臨,不管還要忍受怎樣的痛苦他們爬進各自的睡袋,卻始終沒有向世界哀嘆過一聲自己最后遭遇到的種種苦難”表現了他們的勇敢和驕傲
生:第二自然段:“斯科特接受了這項任務, 他要忠實地去履行這一最冷酷無情的職責: 在世界面前為另一個完成的業績作證, 而這一事業正是他自己所熱烈追求的”已經失去了實現夢想的機會,現在竟然還要替別人作證,這是何其悲哀的事情 (板書:作證之悲)
師:已經有了遲到的悲哀,但在這個時候,卻又被在傷口上撒了一把鹽,要去證明對方的成功如果換做是你,你會怎么做?
生:不會這么做,有些人甚至于阿蒙森的痕跡抹去,動些手腳但斯科特還要“忠實”的去履行這一職責他的偉大在于他的忠實這就是悲劇的偉大之處(板書:誠實 守信)
師:還有哪些地方讓我們看到這份悲哀,看到這份偉大?
生:十三段“斯科特海軍上校的日記一直記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記到他的手指完全凍住,筆從僵硬的手中滑下來為止”充分表現了斯科特的英雄氣概以及他對祖國、對親人、對朋友的熱愛
生:“威爾遜博士的雪橇上, 除了一切必需的載重外, 還拖著16 公斤的珍貴巖石樣品”這一舉動也給人印象很深刻在他眼里, 科學研究甚至高于生命, 失敗甚至死亡, 都不能使他放棄探險中獲得的寶貴資料
師:同學們都找得很好,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在這場悲劇中從他們身上體現出的這些優秀的品質。其實在文章中作者用議論性的語言也作了總結,同學們能找出來嗎?(PPT展示“一個人雖然在同不可戰勝的厄運的搏斗中毀滅了自己, 但他的心靈卻因此變得無比高尚所有這些在一切時代都是最偉大的悲劇”)
生:齊讀這段話
師:老師認為在這段話中“無比高尚”、“最偉大”應該重讀,我們試著再讀一遍 生:再次齊讀
師:同學們讀得很好,雖然斯科特等人在歸途中犧牲了,但他們與死亡抗爭,一個個倒下時,沒有一個孬種,都是響當當的男子漢,活得明白,死得悲壯。(展示豐碑PPT,對其品質進行歸納、升華)
師:他們是當之無愧的英雄,當然,在歷史的長河中英雄人物很多。比如同樣具有探索精神,橫越大西洋的哥倫布;為炸碉堡而自我犧牲的董存瑞以及奮不顧身,舍身救人的最美老師張麗莉,他們都是英雄(展示PPT)
(五)、深情感悟說英雄(展示PPT)
師:下面就請同學們仿照示例,說說你們心中的英雄都有哪些?(分男女生讀)
我們用英雄寫本書,一本厚厚的書。在書里:
斯科特等人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勇敢地走向南極點,他們團結協作,誠實守信,彰顯了生命的價值; 張麗莉老師在卡車沖向人群時,不顧自己生死,推開身邊的學生,詮釋了無私的偉大;( )
生1:鄧世昌在面對日軍航艦的激烈進攻時,毅然選擇與日軍同歸于盡,譜寫了生命的贊歌。
師:我以我血薦軒轅,所以他終將被歷史所銘記。
生2:林則徐在鴉片泛濫中國大地時,不顧英國軍隊的威脅,毅然銷毀了鴉片,表現了中國人民的偉大精神。
師:林則徐是維護了國家尊嚴的英雄。
生3:雷鋒同志在被人需要幫助時,不顧自己的生命安危,熱心地幫助別人,體現了無私的奉獻精神。
師:雷鋒精神就是釘子精神,永垂不朽。
生4:文天祥在面對強大蒙古兵的威逼利誘時,大義凜然,誓死不屈,始終懷著赤膽忠心,體現了偉大的愛國情。
師:我認為文天祥的精神可以用他的一首詩來作為總結,“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師:這些英雄,我們都應該記住他們的名字,讓他們成為我們心里的一個路標,一盞明燈。這里,我想再引用美國前總統里根為悼念“挑戰者”號航天飛機遇難者而發表的電視講話里的一段,來表達我們對英雄的敬仰和哀悼(展示PPT)
生:全班齊讀
師:茨威格的《偉大的悲劇》在我們的心中樹立起了五位英雄的形象,他們的名字是:斯科特 威爾遜 奧茨 埃文斯 鮑爾斯(PPT展示)請大家一起大聲地念出這些英雄的名字,讓這些英雄永遠活在我們的心里吧。
(六)、課外作業
師:讓我們為這些個偉大的人物你一段頒獎詞(要求:1.用簡潔的語言概述英雄事跡,概括英雄品質2.熱情洋溢,飽含贊美之情3.語言優美,文采飛揚)
板書設計 偉大的悲劇
死亡之悲 團結 友愛 失敗之悲 執著 勇敢 作證之悲 誠實 守信 三、教學反思 課堂優勢:
1、本課設計從優美的圖片切入,引起了學生的興趣,更好地置身于文本的學習中 2、用一句話歸納文章的設計,訓練了學生的快速瀏覽和歸納能力,老師的提點和總結讓同學們再次鞏固歸納文章內容的方向
3、課內搜尋了《天空之城》配樂、《天之痕》等音樂,給朗讀以及體悟帶來了很好的氛圍
4、緊扣文本,重視語言的品讀、揣摩師生交流的問題由文本而生,答案也由文本而出,扎扎實實地引導學生深入探究文本,訓練閱讀能力在其中關鍵處,以指導學生誦讀的方式,或調整語速、或變換語氣、或調節輕重,引領學生反復誦讀、反復品味,頗有“語文味”
課堂不足:
文章解讀時讓學生品讀了“失敗之悲”、“死亡之悲”、“作證之悲”及其中閃現出來的人類品格的偉大,但沒能更好地梳理這些偉大不只是斯科特等五人個人的偉大,這悲劇不只是個人的,也是世界的;這偉大,不僅是個人的,也是世界的無怪乎在文章的最后,“在英國國家主教堂里,國王跪下來悼念這幾位英雄” 他們的去世,是時代的悲劇;他們展現的一類人的良好品質,卻是時代之幸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