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花臉,新媒體新技術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花臉》2016年新媒體新技術教學應用暨第九屆全國中小學創新課堂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花臉》2016年新媒體新技術教學應用暨第九屆全國中小學創新課堂教學研討會觀摩課
附件3:
2016年新媒體新技術教學應用研討會教學設計表
一、基本信息 | ||||||||
學校 | 上海市龍柏中學 | |||||||
課名 | 花臉 | 教師姓名 | 井玉梅 | |||||
學科(版本)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章節 | 六年級第一學期第二單元第六課 | |||||
學時 | 一課時 | 年級 | 六年級 | |||||
二、教學目標 1、能夠概括事件,理順文章思路。 2、抓關鍵語句理解人物的心理活動,揣摩運用各種描寫方法去描摹人或物。 3、感受少年仰慕英雄、渴望成為英雄的心態。 |
||||||||
三、學習者分析 六年級的學生對于童年時的心愛之物還是充滿興趣的,但對“花臉”這種民間傳統文化又有些陌生。因此,作好充分的預習是學習課文的基礎,如,字詞的掌握,是最基本的要求。 在此基礎之上,圍繞“花臉”,學生概括文章的事件,從而引領學生更深入文本,體會“我”對花臉的感情變化。在理清文章的脈絡時候,可能會有不同的見解。這剛好是思維火花碰撞的時刻,加深對于文本的認識。 抓住描寫花臉的語句,通過朗讀,體會花臉的“特別”之處,讓學生在觀察、想象朗讀中,不斷增強學習興趣,體會作者在買花臉、戴花臉時的心理變化過程。這里是學習的關鍵所在,通過品讀加以強化。 因為對于“花臉”中的英雄情結,學生們可能還不太能意識到,這里需要老師加以點撥和明晰。 |
||||||||
四、教學重難點分析及解決措施 1、抓關鍵語句理解人物的心理活動。 這里主要通過學生的朗讀來加以體現,在讀中感悟,然后提取有效信息。同時進行圈劃。 2、感知作者內心對英雄的崇拜。 學生會感到喜歡花臉的原因是因為它漂亮,戴上去神氣,可能并沒有感受到因為有英雄主義的情結,這里需要老師加以引導說明。 |
||||||||
五、教學設計 | ||||||||
教學環節 | 起止時間(’”- ’”) | 環節目標 | 教學內容 | 學生活動 | 媒體作用及分析 | |||
激情導入, 激發興趣 |
1分——3分 | 以實物出發,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 展示臉譜 | 聆聽 | ||||
自主學習,預習反饋 | 4分——8分 | 京劇作為中國的國粹,韻味醇厚,耐人尋味。從推送資料中檢測學生預習情況。 | 推送資料 | 預習內容反饋 | 推送的資料中,學生選取自己喜歡的京劇常識進行交流,通過生生互動,比較全面地理解京劇中的臉譜。 | |||
合作探究,整體感知 | 9分——22分 | 疏通文章脈絡,明確事情發展順序。 |
1、關于花臉,文章怎樣描寫的? 2、疏通文章脈絡。 |
1、朗讀關于描寫花臉內容。 2、小組合作,理清文章思路,統一組內答案,上傳思維導圖。 |
思維導圖直觀地展現了學生的合作成果,一目了然,便于學生分析和討論。 | |||
激情互動,研讀課文 | 23分——33分 | 深入理解課文,感受作者的情感。 | 圍繞花臉,“我”的情感如何。 | 先自己思考,再組內交流,然后大組交流。 | 朗讀過程中,運用圈劃功能,可以醒目提示。 | |||
魅力精講,感受主旨 | 34分——38分 | 真正理解英雄的含義。 | 文中的“我”為何這樣喜歡花臉,尤其是關羽的花臉呢? | 交流討論。 | ||||
課后作業,學習反饋 | 39分——40分 | 學以致用,把文章中的描寫用到寫作中。 |
1、 用300字描寫一個你所喜歡的物品,并拍照上傳。 2、 選擇你喜歡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讀并錄音上傳。 |
作業是開放性的,學生課下可以根據自己 的喜好進行音頻錄制,在相對輕松的環境下,學生也便于發揮;隨筆上傳,可以在平臺上供學生們交流。 | ||||
學校 | 上海市龍柏中學 | ||
課名 | 花臉 | 教師 | 井玉梅 |
學科 | 語文 | 年級 | 六年級 |
1.應用了哪種新媒體和新技術的哪些功能,效果如何? | |||
1、 運用了電子書包中的推送資料功能。 學生會比較直觀地看到老師需要他了解的擴展內容,省去了紙質文件帶來的繁瑣拖沓,效果顯著,一目了然。 2、 下載語文課本。 學生可以在上面閱讀教材內容,并進行圈劃。隨時修正,做批注,事先做好預習工作。 3、 用作業發送功能發送相關練習。 及時,明晰,針對性強。 4、 運用拍照上傳功能。 明白,清楚,直觀地顯示所做的內容。 5、 課下教師批閱學生作業。 省去了攜帶作業的麻煩,只要有網絡,隨時隨地及時批改作業,見縫插針地進行工作。網絡上也可以進行交流,實時有效。 |
|||
2.在教學活動應用新媒體新技術的關鍵事件(起止時間(如:5'20''-10'40''),時間3-8分鐘左右,每節課2-3段),引起了那些反思(如教學策略與方法的實施、教學重難點的解決、師生深層次互動,生成性的問題解決等)。 | |||
1、(2’20——5’50)推送資料 在預習階段,我給學生推送了一些關于臉譜的資料,應該說,對于臉譜,他們有了一些大致的了解,在預習反饋的時候,我發現學生大部分比較注重于臉譜的顏色所代表的含義,這樣,對于緊接著的教學,我就可以有一些因勢利導,更好地帶著學生們深入文本。 2、(10’20——12’50)文本的圈劃 對于語文來說,精讀文本是理解文章的重要組成部分,那么在精讀的過程中,為了及時記錄自己的心得體會,圈劃就成了我對他們的要求,在平時無電子書包的圈劃中,我必須把作業全部收上來,一一批閱,而現在我可以直觀地看到他們各自圈劃的內容。有目的地進行針對性的指導,而不是像原來一樣以偏概全。 而上課時候,老師用電子書包中的熒光筆功能及時的圈劃,可以讓學生直觀地發現重點,注意力更加集中,有目的性和針對性。 3、(12’50——20’33)思維導圖的運用 思維導圖是我這堂課中,在梳理文章脈絡時候,需要用到的一個環節。《花臉》中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也就是順敘進行敘述文章,我嘗試著把文章按照自然段分成“做花臉——買花臉——配花臉——說花臉——秀花臉”這樣的結構,學生在寫這樣的事件時候,可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會把我想要大家說的動詞寫成情感方面的詞語,這些并不特別重要,重要的是,在概括的實踐中,他們能夠理解課文,深入和沉浸文本。 這個環節中,我采取小組合作探究的形式來進行,眾人拾柴火焰高,學生在思維火花的碰撞中,集思廣益,并協調小組內同學的意見,統一成一個大家比較認同的答案,小組間的合作得以完成。 4、(25’20——30’21)拍照上傳 拍照上傳,比較形象和直觀,我在實踐過程中,發現,如果用畫筆和漢字輸入法,都有些和我們的語文中倡導的“寫”略有背道而馳,更何況,編輯文字和用畫筆都不能達到很好地展示的效果,因此,我運用了拍照功能,學生們在寫之后,把自己寫的內容拍照上傳,也便于老師進行小組間展示。 |
|||
3.新技術應用于教學的創新點及效果思考(教學組織創新、教學設計創新等)。 | |||
我個人認為電子書包運用到本課堂中有以下幾點創新: 1、 教學設計的創新 提前推送給學生資料,學生可以帶著一些對于“花臉”的認識進入課文。對于“花臉”就會有比較形象的認識。如果按照平時的預習作業,網上搜索關于臉譜的認識,學生的信息量確實很大,但是可能會浪費很多時間進行資料的篩選,從而時間難以達到最佳分配。 2、 教學組織的創新 小組間可以進行合作,同時用pad進行交流,通過直播可以讓所有人看到自己所顯示出來的畫面,更好地利于學習。小組間不僅課上可以進行實時交流,課下也可以上傳資料,同學間進行點評,老師也可以根據他們的點評再點評,有效地進行了生生互動和師生互動。 |
|||
4.對新技術的教學適用性的思考及對其有關功能改進的建議或意見。 | |||
對于我們學校里其它一些比較年輕的老師來說,我接觸電子書包的新技術應用應該算是比較晚的,但是,我還是很積極地進行了實踐。從一開始的手足無措,狀況百出,到現在的略有心得,可以說經歷了一段艱辛的過程。 一開始,由于對于操作系統不熟悉,我可以說是走了不少的彎路,不是界面突然返回,就是界面驟然停止,不聽使喚,對于其中的功能更是云里霧里,甚至覺得用起來比不用還要麻煩。漸漸地對于其中的功能了解之后,才真正感受到它的實用性。 1、 課前 推送資料,提供導學單,以供課堂深入。 2、 課中 可以根據學生的類別發送不同類型的內容,小組間也可以進行合作探究。隨堂練習,客觀題,學生可以第一時間看到答題解析,教師在學生答完題后馬上看到數據分析,針對學生的答題情況,確定重點和難點。 3、 課后 老師在課后可以向學生繼續推送資料,課外閱讀以及練習題等,與之前的預習類似。在提交之后,可以供老師查缺補漏,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電子書包給教學和學習帶來了革新是不容置疑的,真正改變的學習和教學的方式。我個人覺得在語文的學習中,電子書包帶來了很多便利性,因為語文中有很多要閱讀和寫作的內容,閱讀可以通過新技術做到隨時隨地的閱讀,寫作更是可以隨時記錄,如果碰到難以用語言表達的畫面,甚至可以拍攝,然后再去語言斟酌。 我在逐漸熟悉新技術的過程中,也有一些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制作簡單版本供更多人使用。 現在電子書包的系統在升級,無疑在增加了一些功能的同時也細化了一些功能,比如,升級系統中,設置了課堂課后等一系列的流程,那么,在我們剛實踐的過程中,會有一些超前,因為,有一些老師還只是停留在摸索階段,還遠未達到能熟練運用,可否制定一個簡單版本供老師入門使用,如果,有老師需要有更深入的了解,可以再用更高級版本的,可能我的建議比較外行,但是,有時候,確實,功能太多,會讓一些老師望而卻步,先降低要求,制作簡單版本,可能更符合目前現狀。 2、電子書包不是萬能的,更揚長避短的利用更靠譜。 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讀寫很重要,有些人可能存在一些誤區,認為一切都是用電子書包解決問題,電子書包用在教學上是無所不能的,沒有一種技術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只有和傳統的內容相得益彰,也許,電子書包可以發揮更大的功能,如,我們未必用電子書包的手寫功能,我們可以紙上手寫,拍照后上傳讓更多的人了解到傳統文化。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